看點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門發布《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上海市教委發布2023招生入學工作意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參觀廣州新僑學校;上海新增一所「世外系」學校;2027屆美本申請落幕。更多資訊,詳見下文。
教育政策
1. 教育部:將逐步擴大專業學位研究生占比
教育部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記者從發布會獲悉,教育部將加大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培養力度,擴大高層次人才培養規模,擴大專業學位研究生占比,使高等教育進一步契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來源:微言教育
2. 教育部等八部門,發布《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
近日,教育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遊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科協等八部門印發通知,發布《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其中明確通過3到5年的努力,使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廣泛深入開展,廣大青少年學生閱讀量明顯增長,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持續提升,為養成終身閱讀習慣打好根基。
來源:教育部網站
3. 北京4所高校將搬遷至雄安新區,2025年招生
近日,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成為首批疏解到雄安新區的四所「雙一流」高校。四所高校預計2025年完成一期工程,並於當年秋季對外招生,到2035年全部搬遷完畢。不同於一般大學的封閉式辦學,這四所進駐雄安新區的高校將通過建立協同創新聯盟,推動學生相互選課、教師跨校任教、多校聯合培養研究生,促進圖書館、體育館等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組建校際社團,開展多種活動。
來源:介面新聞
4. 上海市教委發布招生入學工作意見
3月30日,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發布《關於2023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稱《意見》),以下為《意見》的主要內容:
小學階段招生
( 1)適齡兒童家長可憑「一網通辦」或「隨申辦」實名帳號登錄「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查詢入學信息,進行在線報名。
(2)2023年小學階段招生入學對象為: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出生,年滿6周歲的兒童。
(3)4月13日-4月28日,在園適齡兒童家長通過幼兒園登記兒童入學信息,未入園適齡兒童家長通過各區指定方式登記兒童入學信息,獲取《上海市小學入學信息登記表》和「入學報名告知書」,作為入學報名的重要依據。
初中階段招生
(1)4月13日-4月24日,各區有序組織本市戶籍和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對「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中的戶籍地址、居住地址等入學相關信息進行核對。
(2)區教育行政部門應做好本轄區內初中學校招生入學工作。公辦初中採取小學劃片對口、居住地段對口或「電腦派位」等方式安排學生入學。
民辦學校招生
(1)嚴禁民辦中小學計劃外招生,嚴禁擅自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涉外名義招生。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不引進境外課程,不使用境外教材。
(2)學校招生簡章及公告,須向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同時通過學校網站向社會公布。民辦學校的招生簡章公開內容應包括學校辦學情況、辦學特色、招生計劃、收費情況、「三個承諾」(不提前組織學生報名或變相報名,不舉行任何測試、測評、學科練習、面試或面談,招生錄取不與任何培訓機構掛鉤)等。
來源: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5. 廣東高校公布本科綜合評價招生簡章
近日,廣東多所高校陸續公布2023年本科綜合評價招生簡章,並開放報名系統,多數報名時間於今年4月底或5月截止,包括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高校。綜合評價招生是高考招生錄取模式改革的重要探索和實踐。高校根據學生的高考成績(占60%)、高校測試成績(占30%)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占10%)進行綜合評價排名,擇優錄取。
來源:正觀新聞
行業信息
1. 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布
3月30日,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蟬聯主榜(即綜合性大學排名)前三位。
北京協和醫學院位列醫藥類大學排名第一, 上海財經大學位居財經類大學排名榜首, 北京外國語大學名列語言類大學排名第一, 中國政法大學位列政法類大學排名榜首, 中央民族大學占據民族類大學排名首位, 上海體育學院領跑體育類大學排名,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中國合作辦學大學排名中奪冠。
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主榜)的上榜高校共有590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連續9年蟬聯全國三甲,實力強勁。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位列全國前五。其他位列全國前十名的大學依次為南京大學(第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七)、華中科技大學(第八)、武漢大學(第九)、西安交通大學(第十)。
「雙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絕對優勢地位,百強高校中有90所為「雙一流」高校。第二輪「雙一流」新晉選手湘潭大學較2022年上升14名,位列全國第92名,大連海事大學上升11名,排在第99名。至此,「雙一流」高校在百強榜單中再增2所。
10所非「雙一流」高校憑藉強勁的綜合實力躋身百強,其中深圳大學(68名)、浙江工業大學(70名)、江蘇大學(78名)、揚州大學(81名)、南京工業大學(85名)位列前五。
來源:軟科
2.托福考試題型即將迎來改革
根據最新消息,托福考試即將迎來重大變化。本次改革目前包括整體考試時間縮短至2小時左右;閱讀考試由三篇減至兩篇文章(共20題題目), 並取消加試;寫作考試中的獨立寫作部分將會取消,改為學術討論寫作 (題型源自TOEFL Essentials考試);聽力部分不變,取消加試;口語部分不變;取消考試中場休息。托福改革的最終消息以 4月 11日 ETS的官方通知為準。
來源:搜狐教育
3. 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正式揭曉
3月29日,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正式揭曉。該評級於2020年推出,是唯一基於中國教育部83門學科分類標準來衡量大學表現的評級,將中國高校與全球高校——來自104個國家或地區的1,777所大學進行比較的績效評估表。根據在教學、研究、引用、國際視野和知識轉移這5個核心領域的表現,這些參與高校在每門學科中獲得介於A+和C-之間的評級。
此次評級結果顯示,中國大陸的高校在83門學科中有4門學科表現最佳,分別是教育學、天文學、口腔醫學和航空航天科學。
評級中有95所上榜高校來自中國大陸,在不同學科中獲得最多A+等級的五所高校分別是清華大學獲得了47門,緊隨其後的是上海交通大學46門,浙江大學45門,北京大學42門,南京大學31門。
在83門學科中,79門學科中至少有一所中國高校獲得了A+,中國大陸高校累計獲得517個A+。此外, 在所有83門學科中,中國大陸高校有21%的評級為A+(其餘79%為A或以下)。相比之下,在全球其他地區所有大學在83門學科中獲得的成績中,只有10%的成績為A+。
平均而言,中國大陸的高校在19門學科中獲得至少A-的成績,並且在50門學科中的整體表現比全世界其他地區更佳。
總體而言, 中國達到了B+的等級,與美國、英國和法國持平,並比韓國(B)高一個等級,比日本(B-)高出了兩個等級。
分析顯示, 德國大學在24門學科中獲得了最高的平均評級,比去年的冠軍澳大利亞高出4門學科。澳大利亞在本次評級位列第二,在20門學科中獲得了最高平均分,緊隨其後的是荷蘭(19)和英國(8)。中國與美國並列第五,各有4門學科獲得最高分。
來源:泰晤士高等教育
學校動態
1.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走訪廣州新僑學校
3月28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一行走訪廣州新僑學校。學校管理團隊及學生代表熱情接待了李顯龍總理一行,並介紹了新僑學校的創校歷程與中新基礎教育合作的成果。李顯龍總理還走進課室內,近距離與課堂中的師生交流並詢問新僑學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李顯龍總理在結束了一天的行程後,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到:「感謝學生和老師的熱情接待與介紹」並對新僑帶來的新加坡教育經驗與教學法表示認可。
來源:鳳凰網、新僑學校公眾號
2. 馬雲現身雲谷學校,與校園長探討未來教育
3月27日,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現身杭州雲谷學校。「雲谷教育」微信公眾號顯示,馬雲來到雲谷學校和校園長討論了未來教育,認為「ChatGPT已經對教育帶來挑戰,但是ChatGPT這一類技術只是AI時代的開始」。
來源:雲谷教育
3.上海新增一所「世外系」學校
3月24日,上海虹口區教育局與上海世外教育集團委託管理辦學合作協議簽約儀式舉行。經虹口區政府同意,虹口區教育局與上海世外教育集團簽訂合作協議,集結優質資源在歐陽地區打造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來源:虹口教育、上海升學
4. 北京新府學外國語學校高中部正式開設港通DSE課程班
3月27日,新府學外國語學校高中部2023-2024學年秋季學期正式開設港通DSE課程班,展現中國式國際化教育,突出外國語特色、藝術特色、體育特色。新府學DSE課程班以國家新高中課標為根基,並在此基礎上免費開設多元的學科類、技能類、競賽類、語言類、藝體類選修課程與學生社團。
來源:北京新府學外國語學校
國際資訊
1. UCAS公布英本申請預測趨勢
3月27日,UCAS公布關於英本申請最新未來趨勢預測。
根據大學申請服務機構UCAS的數據,到2030年,相對於2022年來說英國高等教育的申請人數將增加30%,達到100萬人。UCAS表示,去年近四分之三的高等教育申請者,選擇了大學或其他18歲以上課程。未來的成功率,取決於課程提供者和英國政府如何採取行動來增加供應。
英國高等教育部長Robert Halfon表示,新的招生名額可以是本科學位,也可以是繼續教育或學徒。
來源:UCAS
2. 2027屆美國本科申請落幕
近日,美國本科常規申請迎來藤校放榜日,另有部分綜合大學也已於昨日放榜,2027屆美本申請落幕。外灘君統計了2027屆 藤校申請 情況,中國境內學生共拿到了 126份錄取, 加上早申的 86份錄取,中國境內學生共收穫212份藤校錄取通知(註:因統計來源較多,數據未必準確,僅供參考)。此外,TOP10綜合院校,國內學生早申+常規共拿到463份錄取,文理學院TOP10早申+常規共有147份錄取。
雖然在常規放榜階段,部分名校如哈佛大學一改早申階段的高冷,「放送」了11枚錄取通知,但是從整體而言,一些中國學生傳統錄取大校卻並沒有表現出「慷慨」,在申請人數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或許今後的申請將越來越卷。
來源:外灘教育
3. US.NEWS發布全美實習機會最多的 TOP10 大學
U.S.News對全美超過1,500所大學進行了調查,評選出以下10所以實習見長的大學榜單,看重實習經歷的同學可以參考榜單。排名前10的學校有:
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 喬治亞理工學院、普渡大學、東北大學、辛辛那提大學、德雷塞爾大學、羅切斯特理工學院、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伍斯特理工學院。
來源:U.S.News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