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故事之沉魚

2020-04-08     冷先生講

沉魚,講的是西施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吳越相爭,吳國兵強馬壯,很快打敗越國,把越王勾踐和宰相范蠡押作人質。


越王為報滅國之仇,暫棲於吳王膝下,裝得十分老實忠誠。一次吳王肚子疼,請來郎中也沒有看出啥病。

越王勾踐得知後就當著吳王夫差的面,親口嘗了他的糞便,說:「大王沒什麼病,是著了涼喝點熱酒暖暖就會好的。」

吳王照勾踐說的,喝了點熱酒,果然好了。

吳王看到勾踐這樣忠心,就將他放回越國。

勾踐回國後接受了范蠡獻的復國三計;一是屯兵,加緊練武,二是屯田,發展農業,三是選美女送給吳王,作為內線。

當時,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

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

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西施被選送到吳國後,吳王一看西施長得如此漂亮,對西施百依百順,終日沉溺於遊樂,不理國事,國力耗費殆盡。

越王勾踐乘虛而入,出兵攻打吳國,達到了復國報仇的目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3hWXHEBnkjnB-0zd62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