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原著直打冷戰,沙和尚藏得太深,取經大業差點就毀在他的手中

2022-09-30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讀完原著直打冷戰,沙和尚藏得太深,取經大業差點就毀在他的手中

如果問取經團隊四人組中,誰的存在感最低,想必非沙和尚莫屬了。跟孫悟空和豬八戒經常鬥嘴不同,整個取經路上,沙和尚很少說話,但往往也語出驚人。

當然,這個語出驚人,倒不是像央視《西遊記》中演繹的那樣,沙和尚屈指可數的那幾句台詞:

「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
「大師兄!師父和二師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事實上,如果仔細閱讀《西遊記》原著,將時間線拉長,就會驚訝地發現。沙和尚身上藏著的秘密,可不僅僅是其脖子上掛著的九顆骷髏,我們也不要被他貌似忠厚老實的形象所蒙蔽,他才是取經團隊隱藏最深的人。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295期:讀完原著直打冷顫,沙和尚藏得太深,取經大業差點就毀在他的手中!

一、

在唐僧師徒進入到流沙河之前,曾經遇到過一位高人,叫烏巢禪師,他就提到過,再往西走會遇到水怪。

當時孫悟空還有點惱火,要揍人家烏巢禪師,但技不如人,敗下陣來,隨後豬八戒反過來勸猴哥,說了一句:

「師兄息怒,這禪師也曉得過去未來之事,但看他『水怪前頭遇』這句話,不知驗否,饒他去罷。」

也就是說,在唐僧師徒遇到沙和尚之前,已經有人提醒過了,所以見流沙河內有妖怪,倒也不稀奇。但是這個水怪的來頭實在是太大了,豬八戒跟他對戰的時候,他就自報了家門,原來他曾經在天庭當官,且是捲簾大將。

很多人不理解,豬八戒在天庭是天蓬元帥,沙和尚在天庭是捲簾大將,為什麼倆人一見面卻不認識呢?

其實很簡單,豬八戒的天蓬元帥是外派官,平時是在天河鎮守的,偶爾玉帝大宴賓客的時候,才會招他入宮。捲簾大將是侍衛,平時是跟隨在玉帝或者王母身邊,專門伺候他們出行的侍衛。

如果天蓬元帥認識捲簾大將的話,玉帝根本就不用等到他調戲嫦娥,就能以「結交近侍」為由辦他死罪。

而平時天蓬元帥到天庭參加會議,都是那種大場面,況且人嘛,眼睛都是往上長的。也就是說,天蓬元帥自然跟自己同級別的人暢快痛飲,根本就注意不到玉帝身邊跟著的小侍衛,況且他有沒有資格進會場都難說。這也導致,就算沙和尚表明了身份,氣在頭上的豬八戒也不會停手。

二、

當然,還有一方面原因是,這個沙和尚此時的相貌實在無法跟天庭上的捲簾大將相匹配:

「一頭紅艷發蓬鬆,兩隻圓睛亮似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身披一領鵝黃氅,腰束雙攢露白藤。項下骷髏懸九個,手持寶杖甚崢嶸。」

可是他為什麼變成這幅模樣了呢?

原來是因為他失手打碎了玻璃盞,可是玻璃盞這種東西,在西遊記原著中也並非是什麼稀奇物。比如唐王李世民招待取經團隊時,桌子上就擺著琥珀杯、玻璃盞、黃金盤、白玉碗。女兒國國王招待唐僧師徒時,也是用上了玻璃盞、琉璃燈,可見玻璃盞並非什麼特別貴重的寶物。

有人說,玻璃盞並不珍貴,關鍵是裡面裝的東西太珍貴了。確實,我(楊角風)一開始也開過類似的腦洞,比如裡面裝著珍貴的蟠桃汁,是給眾神仙續命的,所以被打碎了後,眾神的魂才會飛喪。

也有人說,沙和尚這是要摔杯為號,他這是要造反,不然的話,玉帝為什麼那麼恨他,還讓飛劍每七日穿他胸膛百次?

其實很簡單,沙和尚第一次出場的時候,就對觀音菩薩講過一句:

「我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捲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

鑾輿就是天子座駕,說白了,捲簾大將類似於馬夫,你什麼時候見過馬夫可以隨意出入會場的?

三、

大家可能理解不了,那麼我們再舉一個例子:

比如一些比較高級的酒店,舉辦某次重大酒會,我如果是參加宴會的賓客,不小心打翻了一個貴重的杯子,有問題嗎?

沒問題,主人若是看到還得過來安慰一下我,順便叫服務生們趕緊收拾掉,並再給客人拿一個杯子。

而如果是在會場內伺候客人的服務生打碎了一個杯子,有問題嗎?

也沒啥大問題,頂多被大堂經理訓斥一頓,並趕緊收拾掉碎玻璃,事後從工資里扣款。

但是,如果這個打碎高檔餐具的人,本應該是在門口看車的保安,或者司機,那麼結局就不一樣了。更重要的是,這個人本就不該出現在會場,偏偏就出現了,還打碎了一個杯子。那麼作為主人的玉帝,會怎麼處置這個冒冒失失進來搗亂,還嚇到了賓客的捲簾大將呢?

其實換個角度思考一下,若是國家領導人宴請國際友人,正舉杯暢飲呢,結果你一個不小心將人家杯子碰掉了,還把外賓嚇了一跳,尷尬不?

就算是領導讓你端著酒杯在旁邊伺候著,你一個沒遞過去,啪嘰一下摔地上了,領導臉上有光嗎?還掛得住面子嗎?

就算表面上尷尬一下,也沒有當場發飆跟你計較,但是事後呢?你覺得你還有機會再在領導面前遞杯子,參加重要場合的宴會嗎?

幸虧捲簾大將遇到的是玉帝,還算仁慈一點,若是遇到慈禧太后,你伺候她時將杯子打碎,還嚇了她老人家一跳,你有幾條命夠砍的?

四、

按理說,吃一塹長一智,沙和尚應該從當初被貶這件事上吸取教訓,別再那麼冒冒失失,可是面對取經團隊時,他又犯傻了。

本來是他求觀音菩薩救他一救,讓他加入取經隊伍,菩薩也確實同意了:

「當時入了沙門,送菩薩過了河,他洗心滌慮,再不傷生,專等取經人。」

人家豬八戒皈依了菩薩之後,立馬離開福陵山,跑到高老莊,就算高太公一個勁地找法師降他,人家都沒再殺過生。

可是沙和尚呢,他為啥表明了身份,豬八戒還氣不打一處來,非要干他呢?

就因為沙和尚說了這麼一句話:

「樵子逢吾命不存,漁翁見我身皆喪。來來往往吃人多,翻翻復復傷生瘴。你敢行兇到我門,今日肚皮有所望。莫言粗糙不堪嘗,拿住消停剁鮓醬!」

樵夫啊,漁翁啊,只要見到沙和尚,立馬就被送去見閻王了。而且,沙和尚不僅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當他看到唐僧出現在流沙河邊時:

「那怪一個旋風,奔上岸來,徑搶唐僧……」

你說,唐僧那麼一個大光頭在那裡擺著,就差「咻咻」地放光了,沙和尚已經皈依佛門,專門在此等候取經人,他眼瞎看不到嗎?

有人說,沙和尚其實看得到,他這樣做就是為了給孫悟空一個下馬威,讓他以後不要小瞧自己。

可是,如果真想給孫悟空一個下馬威,你倒是沖猴子下手啊,幹嘛躲在水裡不出來?

五、

事實上,沙和尚沖唐僧下手,並非另有隱情,而是他本就是打算傷害唐僧的,畢竟他脖子上還掛著九顆取經人頭顱呢。

按理說,觀音菩薩碰到這麼頑固不化的妖怪,還專門吃取經人,她為什麼還要招他加入取經團隊?甚至擔心他不肯皈依,還特意編了一通瞎話,違背戒條也要打誑語:

「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

觀音菩薩究竟在怕什麼?是怕沙和尚武藝高強,自己搞不定他嗎?

當然不是,畢竟木叉都能跟他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豬八戒也抱怨猴哥壞了自己的好事:

「哥啊,誰著你來的!那怪漸漸手慢,難架我鈀,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

難道是觀音菩薩愛惜人才,看出沙和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取經路上少不了他?

也不是,整個取經路上,沙和尚一直是在打醬油,死在他手中的妖怪,一個有名字的都沒有。最大的一個還是真假美猴王時,他去花果山,看到一隻變成他模樣的猴精,氣得他一禪杖拍死了。

以至於等到取經結束,如來佛祖絞盡腦汁也找不出沙和尚究竟有啥功勞,最後來一句:

「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

大哥,哪個徒弟不誠敬迦持、保護聖僧了,這不是當徒弟的基本職責嗎。況且,他牽的馬是小白龍,你牽不牽它,它都馱著唐僧往西走。

六、

有人說,不對啊,沙和尚不是一直挑著擔子嗎,這不是功勞?

不要被央視《西遊記》給騙了,真正挑擔子的是豬八戒,而且人家二師兄暗示了老沙好多次,這老沙就是裝傻賣楞,硬是不肯挑擔子。

當初豬八戒向孫悟空抱怨行李重的事,其實就是抱怨給沙和尚聽的,連孫悟空都納悶,你應該跟老沙說啊:

「呆子,你和誰說哩?」

豬八戒也不敢直接招惹沙和尚啊,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最後還想打白龍馬的主意,結果孫悟空提到,這可是小白龍變的,哪能馱行李。

沒想到沙和尚突然就來一句:

「哥哥,真箇是龍麼?」

所以,這傢伙蔫壞蔫壞的,明明聽到了豬八戒在抱怨什麼,卻裝聾賣啞,不肯接話。

有人說,你看每次孫悟空和豬八戒去降妖,還不是人家沙和尚留下來保護師父,保護行李,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嗎?

甭提這事還好,這事一提,連孫悟空都一肚子氣!

只要是單獨留下沙和尚照看師父,大家翻翻原著,無一例外,師父鐵定會被妖怪抓走。降妖除怪沙和尚從來不出手,保護師父,每次也保護不住,兄弟感情,也基本談不上。

比如三打白骨精時,沙和尚明明知道猴哥打死的是妖怪,但是愣是一句話沒說。後來孫悟空回歸取經隊伍後,面對沙和尚舔著個臉湊近乎,他就說了:

「你這個沙尼!師父念《緊箍兒咒》,可肯替我方便一聲?」

七、

那就奇了怪了,沙和尚既然答應加入取經隊伍,可是他心裡究竟咋想的呢?

很簡單啊,他的出現,從一開始到最後,都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破壞取經。他本想去裡面臥底,找個機會除掉唐僧的,但是見到孫悟空超級厲害之後,他又想改變主意,指著孫悟空沖木叉說:

「這個主子,是他的幫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

他自己都不想去取經,那麼觀音菩薩為啥還要讓他加入呢?

其實也很簡單,一方面沙和尚是有背景的,這個背景菩薩不想惹。另一方面,如果沙和尚不加入取經隊伍,那麼取經團隊根本就過不了流沙河。

別說唐僧師徒了,就連菩薩當年去東土尋找取經人,經過八百里流沙河的時候,沒有沙和尚帶路,她都不好過:

「當時入了沙門,送菩薩過了河……」

可是,加入取經團隊後,沙和尚就放棄坑害唐僧了嗎?

沒有啊,因為他知道天上也有一群神仙,比如在暗中的四值功曹、五方揭諦、六丁六甲、十八位護教伽藍,在時刻盯著,自然不敢下手,也不能下手。

所以,加入取經團隊後,沙和尚要想執行自己的計劃,只能利用別人之手。一方面,先不提孫悟空和豬八戒,就天上這群,他怎麼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可是,雖然任務艱難,但也不是沒有機會,比如孫悟空不在的兩次。

八、

沙和尚很聰明的,孫悟空兩次被唐僧趕走,他都沒說過一句求情的話,因為他巴不得孫悟空走呢,為啥?

大家看孫悟空走的兩次,一次是三打白骨精後,一次是真假美猴王前。而這兩次,都是豬八戒先去化緣,留下沙和尚照看師父,可是兩次無一例外,沙和尚都是半路走開去找八戒去了。

結果呢?

結果就是,第一次唐僧掉進了黃袍怪的洞穴,別跟我講唐僧天生就能看到「咻咻」發光的塔,而沙和尚眼瞎,看不到。

另一次,沙和尚離開後,半路蹦出來個六耳獼猴,差點沒揍死唐僧。別跟我說,沙和尚還不吸取教訓,明知道自己找不到二師兄,偏去找。

孫悟空在臨走的時候,囑咐過沙和尚,讓他好生照看師父。別忘了那些妖怪們,三個徒弟都在的情況下,還敢明搶呢,更何況三個徒弟都不在身邊了,而且孫悟空早就說過了,師父啊:

「步步有難,處處該災。」

而沙和尚就很巧妙地將師父送到了妖怪手上,若是妖怪們吃肉別這麼墨跡,說不定他就成功了。

當然,如果你非說這就是巧合,並非沙和尚本意,可是在七隻蜘蛛精那裡,唐僧非要去化緣,孫悟空和豬八戒都在勸,而一向沉默寡言的沙和尚竟然站出來說話了,還力挺師父:

「師兄,不必多講,師父的心性如此,不必違拗。若惱了他,就化將齋來,他也不吃。」

九、

如果這次還不夠明顯,那麼在蠍子精那裡,孫悟空被扎了頭,無法繼續戰鬥,豬八戒還在擔心師父會丟了真元,而沙和尚又蹦出來說話了:

「不須索戰。一則師兄頭痛,二來我師父是個真僧,決不以色空亂性,且就在山坡下閉風處,坐這一夜,養養精神,待天明再作理會。」

當然,有人說,沙和尚也不是沒出過力啊,在寶象國的時候,雖說他敗給黃袍怪被抓,實在詭異。但是後來他見到從天而降的孫悟空,不是也求他救自己,救師父嗎?

「哥哥,你真是從天而降也!萬乞救我一救!」

大家要是看過原著就不會這樣說了,沙和尚說這句話的時候,已經被百花羞公主放出來了。明明已經獲救了,還假裝自己在遭難,求猴哥救自己,你確實這不是在搞笑,故意轉移視線,拖延時間?

還有人說,哎,你剛才不是也提到,沙和尚在真假美猴王時打死了一隻猴精嗎。你看取經團隊就要滅亡了,他不是也跑去花果山找行李啊,怎麼能說他破壞取經呢?

那你去問問孫悟空心裡咋想的?

大家用腳指頭想想也會清楚,每隻花果山的猴子在孫悟空看來,是多麼珍貴。你沙和尚取經十四年都沒怎麼出過手,偏偏這次出手了,還搞死了一隻猴子。

你這是在化解矛盾,求美猴王給行李,然後讓自己跟著唐僧和八戒繼續取經嗎?

想必不是吧!

恐怕他是在故意擴大化唐僧跟孫悟空的矛盾,讓孫悟空被趕走之事更加深化,做成既定事實,無法挽回罷了。

所以,大家可以翻一翻原著,為啥孫悟空跟豬八戒關係那麼好,動不動就「呆子」、「呆子」的叫,而跟沙和尚卻很客氣呢,就是這個原因啊。

因為豬八戒雖然經常喊散夥,但是人家沒啥心機,都是直來直去的。倒是那麼沙和尚,平時沉默寡言,但是每次做出來的事情,卻讓人心中起疑,不易接近。

至於沙和尚破壞取經對自己有啥好處,他的幕後指使人又是誰,玉帝小題大做,從玻璃盞上做文章僅僅是針對沙和尚嗎?

關於這些疑問,等我想通了,再出一期告訴大家,敬請期待!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