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公司創新不易:少BB,多擊掌

2023-03-17     懂懂筆記

原標題:中國科技公司創新不易:少BB,多擊掌

站在文心一言發布會的演講台上,李彥宏還是需要一些勇氣的。前一天GPT-4發布,超出預期的AI能力將公眾對文心一言的預期拉高,這對百度而言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但也不能說我們完全ready了,文心一言對標ChatGPT、甚至是對標GPT-4,門檻是很高的,全球大廠還沒有一個做出來的,百度是第一個。我自己測試感覺還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李彥宏用「不完美」是謙遜,但實際上在後來的產品演示中,文心一言還是讓人頗為振奮的,能解奧數,能做詩,還能製作視頻。

文心一言的表現與GPT-4相比也各有長短,比如關於三體的一段問答中,文心一言更符合實事,解決了GPT的很多「胡編亂造」情況。

無論是ChatGPT,亦或上文心一言,都在宣誓著AI已來。此時,與其冷眼旁觀、隔岸觀火,不如趕緊上船,抓緊最先進的生產力,在下一階段的創新中先人一步。

01 」

必須干,再難的北坡也要爬

對標門檻高,但也要硬上,因為必須上。

五十年前,中國有了自己製造大飛機的夢想。這條路有多難?先後與美國、歐洲進行合作,付出巨大的時間與資金代價,無疾而終。最後下決心不再寄望于海外的技術轉移。2002年ARJ21支線飛機研製立項,到2022年12月,拿到國內適航證件的C919正式交付了第一架大飛機。這二十年的時間,我們實現了飛機組裝成功,以及大部分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這是一種頂級製造能力的體現。但大飛機的夢想還沒有實現,因為關鍵核心部件比如發動機,依然掌握在歐美幾家大公司手中。

大飛機,高鐵,汽車,液晶面板,晶片,作業系統,資料庫……中國科技產業起步晚,很多技術都落後於人,這麼多年,一批批民營企業在關鍵行業、關鍵技術上不懈地進行著自主之路的突圍。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兩個真相:第一,掌握核心技術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第二,掌握核心技術之路漫長且艱難。

借用華為爬珠峰北坡的比喻:人生總是先苦後甜的。大家都知道從珠峰北坡登頂要比從南坡艱難很多,但是從北坡登頂看到的會是不一樣的風景,積累和收穫也不同。今天,中國雖然不能算技術全面領先,但是在很多領域已經取得了話語權,這是爬北坡的成果。

毋庸置疑——AI時代正在加速到來。AI將改變社會的生產方式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這種改變的背後,高度依賴數字基礎設施,通用數據大模型就是關鍵基礎設施之一。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具備更先進的、不被卡脖子的基礎設施。正如李彥宏解釋文心一言為什麼要上:「因為市場有需求,客戶需求,合作夥伴需求。從我們承認文心一言的存在到現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有超過650家合作夥伴宣布加入文心一言生態,大家都希望能早一點用上最新最先進的大語言模型。」

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人工智慧可以將每一個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提高4倍以上。很多人的工作性質會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AI對於所有企業而言都是不容錯過的機遇,也是中國經濟升級的機遇。作為中國最早投入AI研發、在AI領域擁有最多科技成果的企業,此時百度的責任不僅是自己業務的成功,還要助力更多中國企業的升級。百度文心一言正是定位於人工智慧基座模型的賦能平台,力圖助力金融、能源、媒體、政務等千行百業的智能化變革。

「 02 」

大膽跑,剛剛衝出起跑線

蒸汽機的發明標誌著工業革命的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被稱為「蒸汽時代」,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整個歐洲以及北美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第三次工業革命以科學技術為推動力,進入信息時代,美國在這個階段全面領先。AI被認為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人類社會將逐步進入智能時代。

蒸汽機、電、信息技術,每一個基礎技術發明都會引發社會巨大的變革,是企業發展的機會,也是國力變化的契機。今天的AI,就像剛剛被發明的蒸汽機,會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1864年麥氏預言電磁波存在,1887年赫茲證實電磁波的存在,開闢了電子技術的新紀元,也標誌著從「有線電通信 」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這只是無線通信的起跑線,人類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彼時誰也無法預見到後來模擬手機的流行、數字手機的疊代,直到智慧型手機徹底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

回看通信史可以發現,一項技術可能會對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從一項技術被發明,到這項技術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演進過程。

今天的AI,還只是剛剛跑出起跑線,終點還很遠,中國企業雖不領先,但已不再落後。AI起跑時中國科技企業所處的位勢,相比當年PC、手機行業起步的時候,已不可同日而語,這是中國企業多年持續爬北坡積累下的成果。

GTP-4確實很驚艷,其代表了AI技術發展的一個關鍵里程碑,標誌著人工智慧的「技術奇點」正在逐漸臨近。但這只是剛剛跑出了起跑線,距離技術的成熟、商業模式的成熟,還很遙遠,GTP-4也依然有很多不足。比如依舊會有編造事實的情況,由於系統不知道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它可能會生成完全錯誤的文本。再比如,GPT-4也與GPT-3一樣,模型會產生「幻覺」並犯下基本的推理錯誤。

比賽剛剛開始。在這樣的壓力下,百度敢於站上擂台,是勇氣也是擔當。

AI的發展,核心技術很重要,生態夥伴更重要。以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來看,在蘋果2007年發布iOS之前,市場上有微軟的Windows、諾基亞的塞班、黑莓的BlackBerry OS。安卓晚於iOS一年落地,當時看上去並不算太成熟的系統,但是安卓今天擁有了全球最多的支持者。iOS和安卓最終雙雙成為市場贏家,既是生態的勝利,也是諸多生態夥伴的勝利。

今天, AI要想在實際應用中真正替代90%的律師,還需要更多的夥伴通過各種應用將之落地,這中間還有非常長的路。

「我們相信,人工智慧會徹底改變我們今天的每一個行業。AI的長期價值,對各行各業的顛覆性改變,才剛剛開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殺手級應用、現象級產品出現,將會有更多的里程碑事件發生。」李彥宏說道。

技術創新需要在實踐中被打磨,也需要應用落地被證明。穿越產業周期,不是一家企業的事,更需要夥伴的理解、支持、包容,攜手共創。

通過文心一言的發布,李彥宏希望讓每一個受眾都擁有最先進的生產力工具,並指出三大產業機會:新型雲計算公司、行業模型精調以及應用開發。截至當前,百度「文心一言」申請服務測試企業達7.6萬申請產品測試網頁多次被擠爆,這也足以見得中國企業、創業者對AI的熱情。

「 03 」

有擔當、有信心,也有未來

雖然李彥宏說「不完美」,但文心一言背後是百度十餘年在AI領域的持續投入。百度是中國最早也是最全面投身於AI之中的企業,在技術領域十年研發投入超過了1100億元,一直致力於大模型領域的研究。研究機構IDC在今年2月發布的《2022中國大模型發展白皮書》顯示,在國內9家主流廠商的大模型當中,百度文心大模型位於第一梯隊,產品能力、生態能力、應用能力全面領先。

李彥宏展示了文心一言在五個使用場景的表現,包括文學創作、商業文案創作、數理推算、中文理解和多模態生成。從整體演示來看,文心一言某種程度上它具有了對人類意圖的理解能力,回答的準確性、邏輯性、流暢性,都逐漸接近人類水平,了有相當讓人驚艷的表現。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紮根於中國市場的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具備中文領域最先進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在關於中文理解部分,李彥宏現場詢問「洛陽紙貴」一詞的含義,文心一言正確解釋了其含義以及「洛陽紙貴」對應的經濟學理論,還用「洛陽紙貴」四個字創作了一首藏頭詩。在多模態的演示中,文心一言甚至能夠生成四川話等方言語音。

當然,百度雖然基本具備大模型的技術能力,但目前訓練還不充分,所以產品還不是那麼完美,還需要時間,而且百度後勁也很足。

在PC時代,技術棧是「晶片-作業系統-應用」三層,AI時代這個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發展為「晶片-框架-模型-應用」四層,這四層既相互獨立,又層層遞進。

百度在每一層都有布局,從高端晶片崑崙芯,到飛槳深度學習框架,再到文心預訓練大模型,到搜索、智能雲、自動駕駛、小度等應用,各個層面都有領先業界的自研技術。例如飛槳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深度學習框架,也因此聚集了海量合作夥伴:截至2022年底,飛槳平台上已凝聚535萬開發者、創建67萬個AI模型,服務20萬家企事業單位。

擁有全棧能力是百度的優勢之一,也是未來加速跑的底氣所在。層到層的反饋,端到端的優化,晶片、框架、大模型、終端應用場景可以形成一個高效的反饋閉環,加速文心一言的調優疊代。

中國有最廣泛的應用場景,有最活躍的創業群體,產業界的積極響應,也將成為文心一言進化的動力。

「之後,文心一言將建立起真實用戶反饋、開發者調用和模型疊代之間的飛輪,效果會迅速提升,給你『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驚喜。」李彥宏坦言。

【結束語】

技術創新,特別是核心技術的創新,非常艱難,正如華為常講的「爬北坡」,九死一生。但是這些技術必須突破,也沒有選擇,所以總要有企業頂在前面。曾經的大飛機、高鐵、新能源汽車、液晶面板、晶片、作業系統和資料庫,以及今天的AI,每一個領域的突破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持續地努力。

可能會有暫時的落後,甚至可能會跌倒,但每一位奔跑的選手都值得鼓勵。民營企業堅持創新不易,需要給企業健康、有利、安靜的發展空間。中國的科技創新之路上,公眾需要給企業更多的包容與支持!

昨天百度文心一言發布之後,似乎出現了不少噪音。此時不由想起了那句老梗:YOU CAN YOU DO,NO CAN NO BB。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30c4dea1097124eb229a552664e6d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