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解剖5516例猝死者,發現猝死規律:易猝死的人,有5個共同點

2024-08-27     39健康網

周末一早,李先生一家準備去公園野餐,可是剛到公園門口,他就突然感到一陣劇烈的胸痛伴隨著呼吸困難。

這可嚇壞了一旁的妻兒,好在妻子反應迅速,發現情況不對,立即撥打了急救電話。

救護車很快到達,醫護人員迅速將李先生送往醫院。在醫院,醫生診斷他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為他進行了緊急搶救。

幸運的是,搶救及時,李先生的生命得以保住。但醫生表示:「這次心梗發作,一定有李先生平日裡繁忙的工作有關,千萬不要再繼續高強度的工作了,如果下次再爆發心梗,會有猝死風險的!」

一、為何我國猝死人數越來越多?這類人有哪些特點

2020年,《中國急救醫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國5516例屍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徵分析》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對猝死病例進行了深入分析,發現心源性猝死是導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占比竟然高達57.8%研究中還指出3063歲是心源性猝死的高發年齡段。

後續研究中還表示,當代人猝死的誘因主要歸結為四個方面:情緒激動、勞累、慢性疾病以及心理和生活方式因素。

首先,我們從情緒方面進行分析,在心梗猝死的案例中,情緒激動是一個重要的誘因,占比約為26%人在強烈的情緒波動下,身體會釋放多種激素和神經遞質,導致心跳加速和血壓升高,嚴重時就會出現猝死的情況發生。

同時長時間的勞累會使心臟持續處於高負荷狀態,可能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及心肌缺氧,增加猝死的風險。

也有多位醫生表示,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心梗的重要基礎病因。其中,高血壓患者占比約38%,心臟病和糖尿病患者分別占30%23%。這強調了慢性疾病管理在預防猝死方面的重要性。

最後,這邊建議您在生活中建立起良好的作息規律和要優秀的情緒管理,要知道,精神緊張、思想壓力睡眠障礙等因素在猝死事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二、人在瀕臨猝死前,會有哪些預兆

猝死前並非毫無預兆,在此之前,人體往往會通過一系列微妙而重要的生理反應向我們發出警告。如果我們能夠及時識別並作出反應,就可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首先,突然感到極度疲勞以及身體愈發大汗淋漓時,這可能是心臟疾病即將發作的警示。這種疲勞不同於日常的勞累,它或許突然出現,且持續時間較長

還有不典型的心臟前驅症狀,如腹痛、左肩部疼痛等現象都有可能指向心臟問題,這些症狀會很容易被患者忽視

例如,牙痛可能被誤認為與口腔健康有關,而左肩部疼痛可能被誤認為是肌肉拉傷。但您一定要注意!如果這些症狀突然出現,且無明顯原因,應考慮進行心臟健康檢查。

最明顯的症狀為突然的心悸或心動過速,如果您感覺到心臟跳動異常,可伴隨著胸痛或不適。就要注意,這或許就是心梗發作的徵兆。

另還要提醒您,如果皮膚變得蒼白或濕冷也是一種隱含信號,因為皮膚變白可能意味著身體無法有效地將氧氣和營養輸送到組織,或無法移除代謝廢物。

蒼白可能是由於血管收縮,減少了皮膚的血流量,而濕冷可能是由於身體試圖通過冷卻來調節體溫,尤其是在休克狀態下。這些症狀可能是心臟泵血能力下降的早期跡象,也是需要立即醫療關注。

三、飯後3件事,或誘發猝死風險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飯後的不良習慣,竟也會在不經意間觸發心梗的危機。這邊建議您在飯後一定不要做以下3件事:

1、立刻投身運動

如果飯後立刻進行劇烈運動,心臟為了滿足身體對氧氣和能量的需求,不得不加速跳動,這可能導致心臟負擔過重,甚至可能觸發心梗。

2、情緒激動

飽食之後,如果參與激烈的討論或爭辯,情緒的波動會引起身體的壓力反應,導致心臟血管的壓力升高,增加心臟疾病發作的風險。

3、飯後吸煙

是一個尤其危險的習慣,因為煙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化學物質不僅會損害心臟血管,還會導致冠狀動脈痙攣,這會使心臟的供血受阻,增加心肌耗氧量,從而可能引發心梗。

生活中,定期進行體檢至關重要,這有助於我們及時了解自己的血壓、血脂和血糖等關鍵健康指標。通過監測這些指標,我們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況,預防心梗的發生。

參考資料:

1.5516例猝死者數據顯示:易猝死的人,往往有這4個共同點》.醫食參考.2024-07-06

2.《胸口偶爾刺痛幾下,是心臟病前兆?》.青島大學附屬日照醫院.2024-06-24

3.《不論男女,身體有這3種疼痛,可能是癌症的信號,早期篩查別忽視》.廣州開醫.2024-05-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2baa7624cee7ac3396ab9e9dcfe05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