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總書記足跡訪民生丨崇禮:續寫冬奧精彩篇章

2023-07-17     民生周刊

原標題:沿著總書記足跡訪民生丨崇禮:續寫冬奧精彩篇章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劉燁燁

我們申辦北京冬奧會,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快速進步,推動全民健身廣泛開展。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辦過之後就成了「寂靜的山林」。

我們申辦北京冬奧會,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快速進步,推動全民健身廣泛開展。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辦過之後就成了「寂靜的山林」。

取名「崇尚禮儀」之意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藏於陰山山脈和燕山余脈,掩映在崇山峻岭中。

2015年,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至此,這座養在「深閨」的小城,一下子活躍在世界的舞台。

2017年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崇禮,考察2022年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在籌辦北京冬奧會的關鍵時期,總書記為崇禮的發展理性定位、把正方向。

從塞外苦寒之地到「脫貧摘帽」,崇禮近幾年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在崇禮,每4個人中就有1個人從事冰雪產業;從「全城一條路,沒有紅綠燈」變身充滿現代氣息的「冬奧之城」;從交通閉塞到坐擁兩個高鐵站,高速縱橫,進入北京一小時交通圈。

2022—2023雪季,崇禮共接待遊客222.68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6.22億元人民幣,實現北京冬奧會後首個雪季「開門紅」。

春節期間的崇禮太舞滑雪場,人聲鼎沸。

夏至,當40℃高溫席捲華北地區時,有一座小城卻擁有20℃的夏天,微風不燥,草木繁盛。

崇禮區,地處河北省西北部,隸屬河北省張家口市,從北京坐高鐵到崇禮太子城站,車程僅需一小時。

2022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冬季兩項、跳台滑雪、越野滑雪等多個雪上項目在崇禮賽區舉辦。從「冰雪小鎮」變身「中國雪都」,崇禮走進大眾視野。

回憶起6年前巧遇習近平總書記,36歲的劉曉敏難掩興奮之情:「2017年1月23日,這個日子我記得特別清楚,當時我們放寒假,帶女兒去雲頂滑雪場玩兒,孩子才3歲多,老遠就喊:『習爺爺!習爺爺!』總書記笑著大步走過來,抱了抱孩子,和我們這些滑雪愛好者親切聊天。」

劉曉敏還記得,總書記說「人生幸福快樂,強身健體十分重要」,她原本只是帶女兒體驗一下滑雪,如今女兒已經深深愛上這項運動,從初級道一路滑到高級道,斬獲各種證書,「不僅是我女兒喜歡滑雪,她身邊很多小朋友都被大氛圍感染,常常約著一起滑雪」。

習近平總書記在崇禮考察時指出,中國是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體育是重要的社會事業,也是前景十分廣闊的朝陽產業。我們申辦北京冬奧會,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快速進步,推動全民健身廣泛開展。

冬天的崇禮,群峰蒼茫,銀裝素裹,冰雪運動愛好者在這裡釋放熱愛;夏天的崇禮,草木青蔥,清新涼爽,搖身一變成了避暑勝地,越野、露營等運動如火如荼。

習近平總書記在崇禮明確強調,「崇禮就是崇禮,賽區建設一定要找準定位」。

6年過去了,崇禮是如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突破季節局限,將體育設備和場館利用從「一季」走向「四季」,崇禮做了哪些探索?冬奧精彩篇章,這裡如何續寫?

播種

劉曉敏是張家口市崇禮區西灣子小學教師,她與冰雪運動結緣,要從2012年說起。

這一年,劉曉敏讀初中時的體育老師,恰巧到西灣子小學支教,說起他帶的滑雪隊正在崇禮訓練,缺文化課老師,想讓劉曉敏幫忙。「後來我就每天晚上抽空去給孩子們上兩個小時的文化課,這忙一幫就是4年多。」

劉曉敏回憶,課間休息時和滑雪隊的孩子們聊天,不知不覺就走進了他們的生活,「他們會和我分享滑雪運動,講每天的訓練感受,我聽著覺得滑雪很酷炫,還能強身健體」。

劉曉敏的大女兒魏羽萱2013年12月出生,「女兒3歲的時候,我就領她去嘗試滑雪了。」一開始,魏羽萱學的是單板,後來在專業教練指導下轉為雙板。說起女兒,劉曉敏臉上滿是自豪,羽萱不光熱愛體育運動,文化成績也很好,還是班裡的中隊長。

在劉曉敏家的電視牆上,一張照片格外顯眼。照片上,穿著紫色滑雪服的小羽萱被媽媽抱在懷裡,總書記親切地拍著小羽萱的肩膀,笑意洋溢在每個人臉上,畫面里儘是濃濃的溫馨。

「當年在雲頂滑雪公園,還是羽萱先認出了總書記,大方地叫『習爺爺』。總書記聽到後,笑著大步走過來,抱了抱羽萱,和我們這群冰雪愛好者聊了會兒天。我和愛人一直有看《新聞聯播》的習慣,所以羽萱那會兒就已經認識總書記了。」

在劉曉敏的記憶里,北京冬奧會之前,「滑雪是個奢侈的運動,在以前的認知里,普通老百姓玩不起」。

轉變在2015年。這年7月,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

「家門口就能滑雪,這已經變成我們觸手可及的娛樂活動。不需要多少花費,門票100多元,就可以玩得很盡興。如果不是走專業路線,各種裝備可以通過租賃來滿足,總體開銷並不大。」劉曉敏算了筆帳,即便羽萱現在開始系統學習滑雪,買下專業的頭盔、雪服、雪鞋等,一套滑雪裝備不超過2000元。

在北京冬奧會東風吹拂下,冰雪運動的種子已經在整個崇禮播下。「我們學校現在也有滑雪隊,去年啟用了一棟新綜合樓,裡面還有模擬器,打破季節限制,孩子們夏天也可以訓練。」劉曉敏注意到,女兒的小夥伴,幾乎人人都參與到了冰雪運動中。不僅如此,自己的收入近年來也增長不少,崇禮各大滑雪場崗位資源豐富,「只要你勤勞,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在申辦冬奧會過程中,中國正式向國際社會作出「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莊嚴承諾,這也是根據我國經濟水平和全民健身需求作出的群眾性運動的戰略部署。如今,這一願景早已照進現實。

大眾冰雪運動的畫卷,正在大江南北徐徐展開。無論南方北方,各地極具創意的「冰雪嘉年華」活動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人在閒暇時選擇走進冰場雪場,體驗冰雪運動魅力。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結果,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全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人,冰雪運動參與率為24.56%。

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堅持冬奧成果人民共享,通過推廣普及冰雪運動帶動全民健身走向縱深,通過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通過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質,讓人民身心更健康、就業更充分、生活更美好,實現共同參與、共同盡力、共同享有。

冬奧遺產惠及千家萬戶,崇禮也做出了探索。

依託豐富的冰雪資源,崇禮目前已擁有8家滑雪場。2022年11月,崇禮迎來冬奧會後第一個雪季,各大滑雪場相繼開板。舉辦冬奧會的各大場館,也陸續向普通群眾開放,冰雪熱情持續高漲。雲頂滑雪公園降低了平行大迴轉、障礙追逐等4條賽道的難度,大家都能體驗一把奧運健兒的專業賽道;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春節期間免費向群眾開放,酷炫的燈光秀引人入勝。

數據顯示,2023年1月21日至27日,15.69萬人次在崇禮滑雪過年。此外,2022—2023雪季(2022年11月14日至2023年5月3日),崇禮共接待遊客222.68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6.22億元人民幣,實現北京冬奧會後首個雪季「開門紅」。

冬日,滑雪愛好者在崇禮萬龍滑雪場乘坐纜車前往山頂。

四季

20枚冬奧會金牌,8枚冬殘奧會金牌,2022年的雲頂滑雪公園,迎來它的高光時刻。

谷愛凌吃韭菜盒子的故事,正是在這裡為人熟知;小將蘇翊鳴向世界展示中國單板風采,在這裡一鳴驚人;徐夢桃、齊廣璞等老將,在這裡定格圓夢瞬間。

雲頂滑雪公園,是北京冬奧會7個雪上競賽場館中,唯一一個依託現有滑雪場建設的場館。6條項目賽道承擔空中技巧、雪上技巧、U型場地、坡面障礙技巧、單板平行大迴轉、障礙追逐等20個小項的比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既有場館設施等物質遺產,也有文化和人才遺產,這些都是寶貴財富,要充分運用好,讓其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動能,實現冬奧遺產利用效益最大化。」必須深刻認識到,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辦過之後就成了「寂靜的山林」。

2022年冬奧會之後,雲頂滑雪公園作為奧運遺產永久保留。依託冬奧會設備設施,這裡依然可以作為多支國家隊的訓練場所。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專業賽道改造後,普通滑雪玩家也能練習、挑戰。如今的雲頂滑雪公園,既具備大眾滑雪和旅遊度假的功能,又利用保留下來的賽道擁有繼續舉辦世界級賽事的能力,正逐漸成為大眾冰雪運動推廣和國際賽事基地。

當冬天過去,冰雪融化,夏天的滑雪場仍舊生機勃勃。

雲頂的夏日,由於海拔高,清涼觸手可及,各項越野活動目不暇接。 6條成熟的徒步路線,沿途是滿山青翠欲滴的綠;雪道變身山地車道,在跌宕起伏的山間穿梭;開一圈UTV越野車,馳騁山海。

熱鬧的夏日,並不是雲頂的專屬。

放眼崇禮各大滑雪場,各項體育活動都在熱火朝天開展。1997年出生的小伙兒任鑫,是崇禮區太舞滑雪場單板滑雪教練隊隊長,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因冬奧而改變。

6月末的下午,初次見到記者,任鑫不好意思握手,他攤開掌心,滿是泥濘。「一直在忙,手還沒來得及洗。」雪季結束,任鑫的工作依舊繁忙。

作為土生土長的崇禮人,任鑫還記得,小時候崇禮一下大雪就哪兒也去不成,降雪早、積雪厚、存雪期長。「小時候沒啥玩的,就是在山上跑,這裡的生態非常好,能看到小松鼠之類的小動物,還有各種好吃的野菜。」

2015年申奧成功後,各個雪場大規模招人,任鑫就和朋友一起報了名。8年過去,其間任鑫不斷鑽研自己的專業,考取各項證書,越來越熱愛自己的職業,幸福感滿滿。「我教過的學員,最大的有從北京來的65歲大爺,最小的是剛滿3歲的小朋友。身邊九成同學,畢業後都回到崇禮就業。我現在工資不錯,年收入超過10萬元。」

在任鑫眼中,戶外運動刺激又有激情。夏天,他的主要工作是指導學員徒步、山地車等項目。「很多人以為雪場只有冬天開門,其實夏天也有很多好玩的項目,比如山地自行車速降,我覺得比滑雪還刺激。」

崇禮區海拔高度為813~2174米,最大高差為1361米,形成了「山連山,連綿不斷;溝套溝,難以計數」的地貌特徵。滑雪場的地形具有天然優勢,在非雪季適合開展徒步、登山、山地自行車、越野車試駕等戶外運動。崇禮50公里國際山地越野賽、崇禮168國際超級越野賽等大型賽事,已經連續舉辦多屆。

從昔日的「一季游」,到春賞花、夏避暑、秋觀景、冬滑雪的「四季旺」,「雪國崇禮」正在摸索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發展道路,將「戶外天堂」的名片越擦越亮。

雪飯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冬奧籌辦舉辦推動了我國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為現實,冰天雪地成為群眾致富、鄉村振興的「金山銀山」。

在崇禮,「冷」資源真正變成了「熱」經濟。北京冬奧會結束了,但冬奧帶來的紅利仍在繼續。據統計,目前,崇禮每4個人中有1個人從事和冰雪相關的工作,超過3萬人直接或間接進入冰雪產業和旅遊行業,端上了「雪飯碗」。近年來,崇禮不斷打造「冰雪服務」勞務品牌,人均年增收3.6萬元以上。

王艷軍、史敏芳夫婦二人,2016年4月到崇禮區富龍滑雪場工作。「剛來崇禮的時候就兩條街,現在光是高鐵站就有兩座,分別是崇禮站和太子城站。這些年,崇禮變化太大,我們的收入也一直在增長。」

伴隨崇禮冰雪旅遊產業的優化和提升,冰雪旅遊帶來的經濟效益日益顯現。據崇禮區旅遊部門統計,2023年元旦假期3天崇禮共接待遊客5.98萬人次;2023年春節假期,崇禮各雪場共接待遊客38.3萬人次。

王艷軍的工作是維護索道設備安全,定期檢查所有基站、車庫、索道支架、轎廂等,確保運行正常。史敏芳是索道司機,每天的工作時間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每天都能看到年輕人玩各式花樣的戶外活動,他們玩著有激情,我們工作也有熱情。」

史敏芳說話時有些靦腆,但對工作的高度認同感卻在交談間流露,「藍天白雲,空氣清新,這裡的環境特別好。現在這個季節,來我們雪場露營的年輕人很多,吃著燒烤,喝著啤酒,唱著歌,很愜意。」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加上豐富的天然雪資源,早在1997年,崇禮就擁有了第一家滑雪場,但一直處於萌芽狀態,發展緩慢。直到2015年,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權,崇禮的冰雪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優質人力、資本、技術加速聚集,相關產業在這裡加速布局。在崇禮,以各大滑雪場為核心,各類冰雪小鎮應運而生,並且打破季節限制,不再單純依靠滑雪營收,開啟全季運營模式。如今的冰雪小鎮不只是運動場所,更包含了觀光度假、文化體驗、運動裝備生產等多重業態。

由國家體育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遊部,組織有關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及業界代表共同編寫的《中國冰雪經濟發展報告(2022)》指出,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有效途徑,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選擇,是開創體育強國建設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圍繞冬季滑雪、夏季山地運動兩大主題,崇禮不斷推進場館適應性改造,充分發揮體育本體功能、拓展功能和輻射功能,逐步培育壯大賽事經濟、冰雪經濟、會展經濟、研學經濟等新業態,將冬奧核心區打造成集體育、文化、旅遊於一體的世界級目的地。

賽事經濟,如持續承接國內外重大冰雪賽事;冰雪經濟,如新建140萬平方米大眾高山滑雪場,擬在2023年12月一期開業;會展經濟,如利用全民健身中心實現一館兩用,積極引進拓展大型會議會展項目;研學經濟,如利用冬奧村現有資源打造國家級研學營地。目前,崇禮堅持體育牽引、文化賦能、旅遊帶動,推動冬奧場館實現平賽結合、綜合利用。

張家口市冰雪裝備產業已實現集群規模發展,今年2月的數據顯示,張家口全市累計簽約冰雪產業項目120項,總投資688.61億元,年產值17.78億元。

6月崇禮,微風不燥,草木繁盛。圖/劉燁燁

紮根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建設體育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個重要目標。

2012年,「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寫入黨的十八大報告。2014年,全民健身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此後,全民健身份量越來越重,一系列政策舉措相繼出台,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為後冬奧時期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崇禮區為深入貫徹健康中國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推動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出台《張家口市崇禮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明確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人民群眾體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熱情進一步提高,各運動項目參與人數持續提升。

2023年2月,崇禮區體育局就「崇禮區全民健身情況」進行調查。數據顯示,崇禮區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口比例達到43.56%,健身活動參與程度處於全國前列。其中,城鎮比例為43.7%,農村比例為40.9%。居民對體育鍛鍊認知方面,有94.1%的調查對象認為「體育鍛鍊非常有用」。贊同「體育鍛鍊可以強身健體」的比例為97.0%,「調整情緒」的比例為78.2%,「幫助社交」的比例為67.3%。

2022—2023雪季,崇禮區共舉辦、承辦各級各類冰雪賽事和冰雪活動89項。今年夏天,崇禮區各類體育賽事依舊精彩紛呈。

每年7月,崇禮168超級越野賽都會準時拉開帷幕,這項賽事自2017年開始,經過6年的發展,充分利用冬奧之城崇禮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基礎設施,開拓了崇禮眾多商業設施除冬季運動外的夏季運營思路,已成為當地最具特色的夏季大型活動,為拉動當地經濟和夏季旅遊業發展提供了機會。

以2022年崇禮168超級越野賽為例,這是後冬奧時代首個在崇禮舉辦的大規模賽事,7789人報名,實際參賽7119人。路線貫穿太舞、富龍、雲頂、萬龍、多樂美地、銀河、長城嶺,以及翠雲山、古楊樹冬奧場館群等多家滑雪場及景區,幾乎覆蓋了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的主賽場。

與賽事相關的遊客、家屬、工作人員等超過5萬人,為崇禮夏季的旅遊業、餐飲業帶來了巨大影響,推動了崇禮經濟發展,提升了崇禮人民對於全民健身的熱情。

崇禮的故事,從冬天開始,在夏天延續。盛夏傍晚,走在崇禮街頭,空氣中瀰漫著舒適的涼爽,和街上的人聊天,他們總是忍不住夸崇禮:「空氣好,景色好,基礎設施好,工作好。」

2022冬奧會雖已結束,但冬奧注入的強大力量,歷久彌新,助力這座小城續寫精彩新篇章。 (實習生郭槿對本文亦有貢獻)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部

原文刊載於2023年第15期《民生周刊》雜誌

原標題:《崇禮:續寫冬奧精彩篇章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劉燁燁

編輯:姜玉函

責任編輯:劉燁燁

主編: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誌社旗下融媒體平台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 「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2a9eb31ccfc1968573b77f123bc41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