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一種長期存在的複雜歷史現象,人人痛恨、個個喊打,卻屢禁不絕、花樣翻新,表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具有頑固性、反覆性、變異性,在高壓態勢下,容易躲進「青紗帳」,穿上「隱形衣」,稍不留神就會反彈回潮。因此,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既要準確「畫像」,把握其基本特徵,又要研機析理,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准其形成的原因。
理想信念不夠堅定。有的黨員幹部認為理想信念是虛無縹緲的、理論武裝是可有可無的,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上做假、搞形式、走過場,沒有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遇到複雜矛盾和問題就只有乾瞪眼、束手無策,也給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乘虛而入的空間。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省心省力、簡單易行,「陣勢」大、「效果」好,能炮製出好看的「政績」,給上級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一些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幹部不僅沒有受到懲處、得到糾正,反而嘗到了「甜頭」、得到了「實惠」,久而久之,有的幹部便將其作為是一條輕鬆愉快、皆大歡喜的捷徑。有人說,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就像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臭豆腐」,一些幹部明知形式主義累死人、官僚主義害死人,卻又自覺不自覺地沉淪其中而不能自拔。
人民立場出現偏差。一些黨員幹部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說到底是沒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沒有認真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反而是把自己置於人民之上、組織之上,個人主義和特權思想嚴重。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不是順應人民「期待」,而是為了自己的「頂戴」,不是為群眾「省心」,而是為自己工作「省事」,不是拎著「烏紗帽」為民幹事,而是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久而久之,與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漸行漸遠。阜陽市「刷白牆」,就是重視「屋外的牆」,忽視「屋裡的人」。
權力觀發生扭曲。權力觀一旦扭曲,就會導致官本位思想、特權思想和等級觀念,產生庸俗的上下級關係,成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俘虜」。一方面,惟上是從、唯唯諾諾,總是想方設法揣摩上級的意圖、挖空心思迎合上級的喜好,搞無原則、無紀律甚至無底線的服從。另一方面,高高在上、頤指氣使,坐而論道、紙上談兵,習慣於發號施令,指導工作主要靠開會發文,推動工作主要靠督查考核,到基層調研走的是「精品路線」而不是「群眾路線」。官僚主義與形式主義相伴而生,「刷白牆」是搞形式主義,產生的根源就是官僚主義。
政績觀出現錯位。如果追求政績不是為了「給人民造福」、而是為了「給自己造勢」,勢必南轅北轍:要麼投機取巧、弄虛作假,好事注水、壞事縮水,搞「短平快」政績;要麼「堆盆景」、「造風景」,做表面文章,使花拳繡腿,搞令人瞠目結舌的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不按客觀規律辦事,搞違背科學的瞎指揮,寅吃卯糧、負債纍纍,導致「一任政績、多任包袱」。這些講起來冠冕堂皇,幹起來轟轟烈烈,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隱蔽性。
制度機制尚不完善。導致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為本領不高、能力不足造成的,有的是「新官不理舊事」、歷史遺留問題得不到解決造成的,有的是怕擔責任、上推下卸、不作為造成的,有的是壓力傳導不到位、日常監督「燈下黑」造成的。這就需要在推動人崗相宜、激勵擔當作為、加強同級監督、促進機制聯動、強化制度執行等方面建立相應的制度體系。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相互交織,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部門有著不同表現,這就給識別和問責帶來了難度。比如,「形式」和「形式主義」雖然只有兩字之差,但要精準識別,則需反覆考量、謹慎把握。內容不能脫離形式而存在,「形式」是工作的載體和手段,抓工作不能沒有形式,有些工作也要講究形式、營造氛圍和儀式感。關鍵看用什麼形式、干到什麼程度,是為己還是為民、為小局還是為大局、為當前還是為長遠。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實質是「假」,用假面具樹立假形象,用假形象包裝假政績,用假政績換取名和利。辨明真假,便抓住了要害和關鍵。
(來源:人民日報、求是網)
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刊發此文只為了傳播信息,不用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2Q7724BMH2_cNUg3R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