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前後,氣溫驟降,晝夜溫差較大,人們「秋燥」「秋乏」的感受尤為明顯。在這段時間裡,怎樣進行體育運動更有助於鍛鍊者增強體質、禦寒祛病?對此,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教授蘇浩給出了答案。
蘇浩認為,參與各種鍛鍊都應「因時而動」。霜降意味著天氣進一步轉涼,人們在戶外運動時,容易受到冷空氣的刺激。這種刺激會使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血管持續收縮,進而導致血流減慢、血壓升高,甚至血管破裂等情況出現。因此,原本有血栓、中風、關節炎等病症的人群不宜在寒意漸濃的秋冬之交開展劇烈的戶外鍛鍊。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要停下運動的步伐,人們根據自身情況,採取恰當的健身方式同樣可以增強體魄。
由於深秋易患病者多為中老年人,蘇浩建議此類人群選擇太極拳作為近期主要的運動項目。太極拳的招式偏柔和、舒緩,沒有過高的技術門檻,是一種綜合、普適的鍛鍊方式。打太極拳使人體全身的肌肉都能得到充分的收縮和伸展,循環、呼吸等系統也在這一過程中被調動起來。鍛鍊者可以排壓解乏,自身的靈活性、協調性和穩定性也得到了提升。身體條件較好的體育愛好者,可以進行徒步(登山)、慢跑、騎行等有氧運動。
蘇浩表示,由秋入冬是人體免疫力相對低下的階段,開展有氧運動既可以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度,激活中樞神經系統調節體溫的功能,讓人體儘快適應寒冷的運動環境,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升白細胞的數量和活力,從而保證自身健康地度過換季期。除此之外,深秋時節的郊外有許多難得一見的自然風光,在戶外鍛鍊的同時欣賞美麗的景色、呼吸新鮮的空氣也能改善心情,緩解平日工作、學習的疲勞感。
蘇浩還提供了一個關於運動呼吸的小竅門。在深秋進行體育運動時,人們難免會吸入大量的冷空氣,此時切記要用鼻子呼吸,而非張嘴喘氣。這樣做的原因在於人體鼻腔彎曲、黏膜血管豐富,冷空氣在被吸入後有所升溫,不會直接刺激呼吸道。如果運動強度較大,不得不用口鼻同時換氣,則嘗試用舌尖抵住上顎,讓冷空氣經齒縫和舌頭的「阻擋」再進入,儘可能減輕對咽喉的衝擊。
來源:中國體育報
編輯:劉麗
責編:徐晨
審核:何文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