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的九六式、九九式機槍是仿製的捷克式機槍麼?

2022-06-16     不正經的軍棍

原標題:日軍的九六式、九九式機槍是仿製的捷克式機槍麼?

咱們一提到二戰日軍的機槍,第一反應就是歪把子那個比較奇葩的機槍。而除了歪把子機槍之外,日軍另外兩款主力機槍是九六式機槍和九九式機槍。實際這兩款機槍才是二戰中日軍所使用較多的,這兩挺機槍加一起,日本生產了大概十萬挺,而歪把子生產了不到三萬挺。

九六式

九九式

歪把子機槍特點比較明顯,比較歪的槍托、彈斗供彈。歪把子這機槍相對來講是非常不靠譜的一挺機槍,原罪還是這挺機槍的彈斗太坑,再加上抽殼又非常粗暴,日軍那會兒對這挺機槍也是比較嫌棄。而這挺機槍放在二戰中,也屬於是比較落後的機槍了,性能上差得太多了。

但是這倒也不能怪東洋人技術不行,這挺機槍是1922年誕生的,設計時間還要更靠前。那會兒是一戰剛結束沒幾年,輕機槍還都是一個起步階段,這個階段的輕機槍還是不斷地在摸索,那個時期的輕機槍,普遍不靠譜,更別說日本人學的是誰了,法國。

歪把子性能上就有先天不足,彈斗用著並不方便,還能帶來一大票的故障、槍身也沒有能夠用來提著的東西,想抱起來還得加一個隔熱罩才能抱著。而且,用的還是6.5mm SR的減裝彈。這機槍放到二戰那會兒,怎麼都過時了。到這個時候,日本人怎麼都得學著研發新的輕機槍了。

而現成品就是當時我國用的ZB26,這挺機槍放在二戰那會兒,也是能排名前幾的輕機槍,當然這會兒你得把MG42那個通用機槍排除出去。二戰那會兒常見的輕機槍,也就是DP輕機槍、美軍當成輕機槍用的BAR、英國人的布倫。ZB26在當時,怎麼都是一個領先的輕機槍。

但是日軍的九六式輕機槍是仿製的ZB26麼?並不是。雖然這兩挺機槍長得比較像,但是血統並不相同,一個法國血統,一個捷克血統。雖然都是上置彈匣的輕機槍,但這裡也不存在抄襲的。同一時期,上置彈匣的輕機槍非常多,英國的維克斯·貝蒂埃機槍、法國的FM24/29、丹麥的麥德森機槍........這些輕機槍都是上置彈匣的,包括蘇聯人的DP輕機槍,彈盤也是上置的。

FM24/29

那個時期,輕機槍的上置彈匣,其實是個主流的設計方式,受限於當時的一些作戰形態,人們普遍比較青睞這種方式。上置彈匣的兩個好處,一個是臥姿射擊比較方便,不至於彈匣頂在地上,另一個是上置彈匣換彈匣方便,這邊射手打著,那邊副射手就能幫著換彈匣,比側置、下置的彈匣都方便。

即便是戰後,輕機槍上置彈匣也是個很常見的方式,捷克式輕機槍的那幾個後續型號,包括後來的斯通納63A的自動步槍,也都是上置彈匣的。所以說,日軍的九六式機槍採用了上置彈匣,接受的並不一定是ZB26的設計方式,而是接受了那個時期的一個主流設計理念,是這種方式最方便,這種方式比較靠譜,ZB26是其中一個代表。

除了上置彈匣之外,九六式九九式輕機槍上面還有不少ZB26的影子,比如槍管子上面的提把,畢竟輕機槍這東西不是固定一點潑水的,隨時都要提起來走;ZB26使用的蝸式調節照門,在九六式、九九式輕機槍上面也是直接照搬過來了;ZB26上面的快速拆卸槍管,九六式、九九式也採用了,只不過分解方式和ZB26不相同,輕機槍這東西打著打著是需要換槍管的,再不就是槍管的散熱槽、同一類型的彈匣、防塵蓋.......

採集於ZB26的元素

這些外在的東西,九六式九九式機槍都是從ZB26身上直接照搬的,這一套東西,要比歪把子機槍要先進得多。但是這些,只能說明日本人把ZB26的優點,人機功效上面的一些東西用到了自己機槍身上,並不是抄襲。

而內在的原理上面,ZB26用的長行程活塞+槍機偏移閉鎖,而九六式九九式用的則是長行程活塞+卡鐵起落閉鎖。九六式、九九式機槍其實還是承襲的哈奇開斯的那一套,包括歪把子輕機槍用的也是這一套,只不過到了九六式、九九式那裡,日本人對這套系統做了一定程度的優化。

最大的區別還是閉鎖方式,ZB26用的槍機偏移閉鎖,槍機框帶著槍機復進的時候,等槍機復進到位了,槍機框還在向前移動,這會兒,槍機框上方的幾個連續的引導面,就會將槍機向上頂,使槍機卡在機匣上的閉鎖槽內,完成閉鎖。而槍機框後坐的時候,槍機框會卡在槍機尾部的開鎖斜面上,通過斜面的驅動,將槍機從閉鎖槽內給勾出來,完成開鎖。

閉鎖狀態,此時槍機框的閉鎖斜面將槍機向上頂,卡入閉鎖槽內

而九六式九九式機槍用的則是一個卡鐵起落閉鎖的閉鎖方式,機匣內部是依靠一塊卡在機匣兩側、可上下移動的閉鎖卡鐵完成開閉鎖的。槍機框和槍機在復進的時候,閉鎖卡鐵會在槍機框的開閉鎖斜面的驅動下,向上移動,移動到槍機框頂端的時候,嵌入槍機的卡鐵槽內,鎖住槍機。開鎖的時候,槍機框向後進行後坐,閉鎖卡鐵會沿著開閉鎖斜面向下移動,從而釋放槍機,完成開鎖。

開鎖釋放槍機

閉鎖

閉鎖卡鐵位置

其實九六式和九九式機槍的自動機,還是來自於哈奇開斯,直接點其實是歪把子。只不過,九六式和九九式的自動機在設計上,要比歪把子的自動機更為簡潔,槍機、卡鐵沒有歪把子的那麼繁瑣。

這就等於說,九六式、九九式本質上依舊是一挺歪把子,只不過這挺歪把子改了外觀,換了個皮膚,這皮膚有點像ZB26的外觀。差不多就是,把一挺歪把子,裝在了一挺很像捷克式的機槍內部了。新的機槍上面,採取了很多捷克式的成熟的設計。

另外,在九九式輕機槍上面,可以加裝一個2.5倍的瞄準鏡。這一方面被很多人詬病過,某音上的一個博主說「日軍為了貫徹一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理念」、「可當做狙擊步槍使用」.....

實際上這個說法並不對,增加瞄準鏡的作用並不是為了遠距離狙殺,而是為了增加有效射程。有效射程這個東西是一個人為規定的概念,不是一個物理學概念。光靠機械瞄準,遠距離看不清、看不見,打出去之後彈著點偏差大,射擊的可控性就下降了,而加了瞄準鏡之後,看得更清楚了,打得就更准了,對彈道的控制就更強了,有效射程就增加了。這點並不是一個所謂的奇葩選擇,其實看現代的機槍,很多也都是帶著瞄準鏡的,這個行為,並沒有任何的錯,甚至說,這個理念似乎有點超前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0ada6ddda70d0bcfdf6a562a1c857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