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
x
Tieci
FASHION x RUNNING
時尚 x 跑步趨勢對談
近日,隨著像 Norda x ZEGNA 這樣的時尚與跑步跨界聯名單品的出現,關於「時尚入侵跑步」還是「跑步逆襲時尚」的話題再次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
自時尚品牌「擁抱街頭」以來,跨界聯名的主角似乎從之前我們熟知的運動、街頭品牌,逐漸轉移到了像 LOUIS VUITTON 和 DIOR 這樣的時尚品牌。而作為近兩年深受年輕一代關注的戶外運動之一,越野跑或者說越野跑鞋也從秀場街拍中的穿搭焦點,走向真正它所擅長的競技領域。
那麼本期我們就邀請到了 SIZE 的好朋友,來自 blacktoes 創意單位的創意總監、長跑愛好者 Jam ,參與到我們第一期的「Column」專欄欄目中,以對談的方式和我們來聊聊「時尚 x 跑步」的那些事。
---PART 01
最開始你印象中開始接觸時尚 x 跑步的單品是什麼時候?
「我覺得 Gyakusou 應該是最早的,這個是從專業領域方面來看。」
向上滑動閱覽對話
我記得上次咱倆聊跑文化的時候,其實已經聊到了跑步 x 時尚這一塊了。但是那次好像沒想到後來時尚發展的這麼快,感覺一下突然間全都起來了。當時 Track Smith 和 Satisfy,好像還都屬於穩步生長階段,現在直接變成了野蠻生長。感覺可能還是隨著疫情結束,感覺都要走起來了。
是的。
所以最開始你印象中開始接觸時尚 x 跑步的單品是什麼時候?
我覺得 Gyakusou 應該是最早的,這個是從專業領域方面來看。時尚的話,我印象中應該是 Kiko 和 Asics 的合作。而且你說這兩年主要都開始在越野上去去發力。
越野感覺其實應該更專業了。
這兩年印象深刻的,比如說像之前的 Hoka 和 Moncler,還有 LOEWE 和 On,然後還有小眾一點的,比如說像 Veja,類似這種的合作就越來越多了。
所以我可以理解為這種趨勢還是從跑步的基礎上來去衍生的,而不是說從時尚的角度看跑步這樣的嗎?
我覺得跑步算是一個文化的基底,你有這個基礎了之後,你才能去在這上面去做一些文章之類的,否則就挺難的,我覺得光講時尚就容易顯得空。
所以你最早接觸的還是 Gyakusou,其實也是跑步這一塊的。
對,路跑還是 Gyakusou,越野應該是 Salomon 做時尚比較早。
---PART 02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時尚跟跑步這事開始流行起來?
「我第一次感覺還是 Kiko 和 Asics,因為單品真的非常的經典,他用自己獨特的設計語言,把 Asics 的那種慢跑鞋做得非常的 Ki 味十足。」
向上滑動閱覽對話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時尚 x 跑步這事在跑圈裡流行起來?
我第一次感覺還是 Kiko 和 Asics,因為單品真的非常的經典,然後他用自己獨特的設計語言,然後把 Asics 的那種慢跑鞋做得非常的「 Ki 」味十足。所以我覺得還是從造型上面去講。
戶外越野跑順應了戶外風潮,這是一個大的趨勢,越來越走向室外,越來越走向戶外,我覺得這些品牌難免都會想把握住這樣的機會,想去在風口上再去多飛一會兒。
對。其實如果說從 Kiko 開始,應該就是 2018 年。那你覺得像 Kiko 出的聯名鞋款,在跑步這個領域影響的會很大嗎?
我其實覺得他對於垂直領域的人來說影響沒有那麼大,尤其是跑步,大家應該把它理解還是當成一個就偏造型的鞋子,可能是穿搭單品這種。
但是通過這個產品其實是能夠把跑步跟時尚的這兩個領域有效地連接起來。
沒錯,而且我覺得 Kiko 做得非常好。他做得非常自然,我覺得這是 Kiko 跟 Asics 的合作最讓我覺得舒服的地方。
而且 Kiko 之前也說,他自己經常穿著 Asics 的鞋去跑步,所以他才會想做這雙鞋。雖然大家好像沒有挖到他跑步的照片,但好像他說他腿有傷最開始,所以他才開始穿一些 Asics 的鞋子來跑。
好像是緩震系的跑鞋。
所以他其實也是有當時做這個聯名的時候,也是講了一些故事的,雖然沒有像高橋盾那麼硬,以一個馬拉松跑者的身份去做。
還是想有一個出師有名。
---PART 03
在跑圈裡算是影響比較大的這種聯名都有哪些?
「還得是 Gyakusou,因為 Nike 在跑步領域的地位是沒有辦法被撼動的,所以一旦有設計師跟 Nike 合作,基本上大家都會知道。」
向上滑動閱覽對話
那你覺得在跑圈裡算是影響比較大的這種聯名都有哪些?
還得是 Gyakusou,因為 Nike 在跑步領域的地位是沒有辦法被撼動的,所以一旦有設計師跟 Nike 合作,基本上大家都會知道。而且你也可以看到在賽場上面很多人穿著 Gyakusou 聯名的 4% 或者 Vaporfly 在跑步,這就是一個比較好的證明。
還是要在功能性上滿足大部分人的。
這也是垂直類領域的一個剛需,你要想去打這波人,技術一定得過關。
後來到 Satisfy Running 或者到 Norda 什麼的,其實就是越野這條路了。
我覺得 Satisfy 走了一個非常聰明的路線,因為他的創始人是做服裝出身的,然後他其實對鞋類的要求,他對鞋的執念和那種感官應該不是特別的強,反而他是很擅長做衣服。他又是玩搖滾的,對於造型的要求比較高,所以他就想做了一個跑步服裝的品牌。
Norda 呢?
Norda 其實我覺得也挺有意思的,還是要說回到做這個品牌的人,Norda 的兩個創始人原來都是跑越野跑的,其實在越野跑上面鞋子的功能要求度要比服裝要高。
而且他們一直都覺得市面上沒有他們滿意的這種鞋類產品,就像 Satisfy 一樣,他也覺得是市面上這些跑步產品都不太行,他想自己做,所以都是通過這樣的契機,然後發展成了一個品牌。
說白了都是在各自相對垂直的領域,比如說你說 Satisfy 他是做服裝的,他相當於服裝里做跑步做的最好。
他們最有風格化的,把造型拿捏得非常到位。
Track Smith 呢?
Track Smith 就更垂直了,完全是針對跑者的,就是跑馬拉松的,他們定位品牌是針對那種有一些競爭精神的,為實力比較強勁的馬拉松運動員提供一些專業的裝備支持。
---PART 04
你是如何理解跑步時尚化風潮的?
「有些時裝屋想要是吸引年輕人,他必定會去尋找一些其他的入口或者方式,就是除了時裝以外的一些屬性,無論是文化的還是運動的。」
向上滑動閱覽對話
那麼你是如何理解跑步時尚化風潮的?
我首先覺得這是一個生意,有些時裝屋想要是吸引年輕人,他必定會去尋找一些其他的入口或者方式,就是除了時裝以外的一些屬性,無論是文化的還是運動的。比如像之前 Virgil 還在的時候,LV 聘請他去當創業總監,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完全擁抱街頭的動作。
再加上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戶外運動或者說運動浪潮變得非常強勢。所以我覺得這是時裝屋想要去把生意做大,或者再去拓展他們版圖的一個必經之路。
確實是大勢所趨。而且最近我也有看到像 PUMA 也推出了戶外系列 PUMA SEASONS。除了徒步戶外鞋款外,還有越野跑步的服飾,給人的感覺就很高端。而且這個系列還搭載了 PUMA 很多核心科技和創新設計。
對,還有一點我覺得也是挺重要的,就是技術上的創新。比如說像 Norda、Satisfy 這種,他們每一款衣服都會給自己的衣服起一個名字,甚至申請一個專利,衣服的面料沒有那麼的創新,但他也會去從營銷上說給自己申請一個專利,他就一下把自己包裝成了一個技術導向的公司跑步公司,增強他的專業屬性。
而且我覺得這種技術驅動的品牌,一旦有了自己的技術之後,他的門檻就會特別的高,也會吸引他們的圈子,無論他們不用通過文化來做,這個圈子反而通過技術來做。其實對於一個品牌來說,我覺得這是硬實力的體現。
所以他就不需要再去講故事。
對,我只要把我的產品都做出來就可以了,基本上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做法,但也就是前期投入會非常大。最後就是這個時代,真的是疫情的關係,大家對於這種健康的需求關注,以及對自身狀態內心世界的一個關注,給了這些品牌很多的機會。
所以我覺得 Satisfy、district vision 能做起來我一點都不誇張,一點都不驚訝,因為他們關注運動員的心理狀態,關注運動員的內心世界,所以他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角度。
---PART 05
你覺得時尚 x 跑步的趨勢,和跑步文化自身的變化有關嗎?
「我覺得現在跑步不再是變成中年人的一個運動,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接受這項運動,並且他們通過這項運動收穫了一些屬於自己的快樂。」
向上滑動閱覽對話
你覺得時尚x跑步的趨勢,和跑步文化自身的變化有關嗎?比如說現在的跑步文化可能發展到現在也會有一些新的東西出來,或者說有一些新的趨勢。
我覺得現在跑步不再是變成中年人的一個運動,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接受這項運動,並且他們通過這項運動收穫了一些屬於自己的快樂。
因為像我們這種就可能我剛邁過 30 歲門檻,然後我跑馬拉松。其實馬拉松其實我現在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馬拉松對我來說就是一個一個追求的目標,就是因為像嚴肅跑者都會有這樣的一個除了工作以外,業餘生活之外,有一個會花很多時間去做的一件事情,馬拉松就是這樣的一個事情。
大家對於跑步的認知其實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挺大的,我覺得。
咱們退回到 10 年前,可能大家對於跑步的興趣點在於完成一場馬拉松,或者說是去跑國外的馬拉松。
現在其實已經過了一個 10 年,對於 20 歲或者是十幾歲的年輕人來說,他可能對於跑步的需求可能並不在於完成一場馬拉松,可能他只是想去參加一個比賽,或者是通過跑步的生活方式而得到一些東西,你覺得會是這樣嗎?
我覺得可以這樣說,因為原來會覺得跑步只是一項運動,但現在跑步可以影響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PART 06
在你看來,有能力買這些跑步時尚化產品的,是咱們這撥人,還是說年輕人也會買?
「我覺得還是要看這個品牌本身的定位,比如說時尚 x 跑步,我覺得他希望的是直接去運用對方,我自己品牌沒有的,恰好又是對方的優勢來擴充,成為我的一個武器庫。」
向上滑動閱覽對話
在你看來,有能力買這些跑步時尚化產品的,是咱們這撥人,還是說年輕人也會買?
我覺得要看兩個品牌的屬性。比如說 Gyakusou 這種,它的定位對我來說可能就是一個 special makeup (跑步時尚穿搭),它的定位沒有很高,它沒有去按照 UC 的定價去走,所以就不會存在說,它只針對的是喜歡 UC 的粉絲,因為其實 UC 是有價格門檻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你如果跟 Nike 這樣的品牌合作,他應該就是按照 Nike 的價格去定價,這樣的話我也能消費得起,大部分人都能消費得起的。但是你說像 Norda 和 ZEGNA 這種品牌合作,你看它的定價就一雙 Norda 就要賣到 4990,將近 5000 塊錢,但 Norda 一雙正價的鞋大概就是在 2000 左右。我覺得至少對於跑步愛好者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所以他其實也是想影響那一撥人。
對,而且我覺得可能針對的是 ZEGNA 的粉絲,或者說有消費能力去買這種價格比較高的產品的一群人,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在我們這裡,你除了買到 ZEGNA 這種非常頂級的羊毛面料產品之外,我們現在也去到戶外,並給你提供了一個非常頂級的戶外越野品牌的產品。
所以這樣話來說的話,發展到今天,包括也有 Zara,其實它也推出這種偏跑步類的服飾。但它們所關注的點可能跟優衣庫功能導向還不太一樣。可能上邊有純時尚類的,中間有運動檔的,像 Nike 這種,然後再往下其實還有快消這一類的,針對不同的消費者會有不同品類的供應。
跑步文化發展到今天,大家可能會對裝備類的硬科技會有一定需求,但大部分的跑者或者說在品牌眼裡,他們想要推動的一個趨勢是在讓大家更注重穿著服飾上的體驗,或者說也要滿足穿搭方面的需求,可能下一步是要往這個方向來走。
我覺得還是要看這個品牌本身的定位,比如說時尚 x 跑步品牌,我覺得他希望的是直接去運用對方,我自己品牌沒有的,恰好又是對方的優勢來擴充,成為我的一個武器庫。
還是需要相互成就。
我希望能夠加大我的打擊力度,打擊面。我其實不太好界定這些合作或者說這個趨勢到底是以造型這種風格為導向,還是以功能性為導向的。因為我覺得真的要看這兩個品牌本身的屬性,比如說個不恰當的例子,你說 LOEWE x On 那款鞋對我來說根本不能跑步的,他用了很多皮質的面料,但它底又是一雙 On 跑鞋的底,我自己可能理解它就屬於造型風格化的鞋款。
對,因為那雙鞋我覺得鞋子設計還蠻好看的,只不過材料運用的,我不會把它當成一雙專業跑鞋來看。而且其實各個品牌今年的大趨勢也會在越野這一塊兒著重搞一下。
我覺得也是戶外露營前兩年比較火,然後到滑雪、徒步,今年應該越野跑了。因為國外現在也開放了,國內的比賽也恢復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體驗越野跑,現在的入口更多了。
原來可能就是跑馬拉松或者小區裡面跑一跑,參加一些跑團,現在一些越野跑賽事出現了之後,它其實降低了大家對跑步這項運動認知的一個門檻,或者說接受程度的一個門檻,你可以一邊跑一跑玩一玩,看看風景,吃吃東西,你跑下來也是參與了跑步這項運動。
---PART 07
這幾年國內戶外趨勢起來之後,大家對於越野跑或者對於徒步運動,有著更多想要參與的需求。那麼你覺得放眼全球範圍內,大家做聯名也是因為有這樣的趨勢嗎?
「首先我把這種合作或者說這種聯名就很粗暴的理解為破圈,這種破圈是非常直接的做法,而且也是這種聯名的意義。」
向上滑動閱覽對話
這幾年國內戶外趨勢起來之後,可能大家對於越野跑或者對於徒步運動,是有更多的想要參與的需求。那麼你覺得放眼全球範圍內,大家做聯名也是因為有這樣的趨勢嗎?
我覺得是。首先我把這種合作或者說這種聯名就很粗暴的理解為破圈,這種破圈是非常直接的做法,而且也是這種聯名的意義。我看中了對方,他身上我沒有的東西,但對方做的特別好,我們倆可以強強聯手去相互去補強。
我可以通過我的知名度來幫你打響你的品牌,然後你也可以把你的技術分享給我,變成我產品系統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我覺得這才是聯名最重要的意義。
這才是一個好的聯名企劃。
還有一點,這種聯名你覺得他需要講故事嗎?這是我的一個疑問,因為我知道 ZEGNA 和 Norda 聯名之後,我其實都沒有關注他們兩個推出的產品故事,我就會覺得 Norda 要走起來了。因為其實就像之前 ZEGNA 和 F.O.G 那個聯名真的是做得非常奢華,非常頂。你光看面料和視覺就是非常高級的一個服裝聯名。
我以一個時尚的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個東西,我到底是因為它跨界,給了我一個新的選擇,或者說給我一個新的視角去看這個品牌。因為時尚的東西我覺得一直都是一個比較抽象的一個東西。雖然他也是講跑步,對吧?我覺得可能講故事的方式還不太一樣。
我其實覺得你最起碼要找到一個共同點,就是什麼東西連接了這兩個品牌。
後來我看 ZEGNA 和 Norda 這兩個品牌聯名背後的故事,我覺得其實挺能打動我的。因為人家這個品牌真的是一個根植於大自然的品牌,因為他們用的面料都是那種從羊毛的羊的身上去提取的面羊絨,然後來紡成紗線,然後製成面料,而且他們為了給羊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他們甚至做了一片綠洲,就是在他們當時品牌發源地的那個地方,然後修了很多公路,回饋給大自然,就是做相當於做了一個屬於自己品牌的生態環境生態。
Norda 呢?
Norda 就是加拿大的品牌,他們官網上就很明確的寫著,我們是受到了加拿大北部最最嚴峻的戶外環境的啟發,然後才做了這雙鞋,所以我看到他們的官方 PR 稿的時候,他們寫的叫做什麼?從阿爾卑斯山到加拿大山野,我覺得這個一下就把這個故事給串起來了。
兩個品牌都從大自然中來,然後又希望給消費者帶去最好的產品,這一下就對我來說可能說得通了,我就會買單了。
這次會買單嗎?(笑)
不買,太貴了,一雙越野鞋 4900,我是捨不得拿去跑越野。
基本跑一場都廢了。
對,你跑一場下來肯定就很髒,然後你洗洗沖刷其實也洗的不會完全洗乾淨,但我反而覺得這就是這個運動好看的地方,就是你跑完了之後,它會留下一些這場比賽的痕跡。
所以這就是越野比賽和越野產品的魅力吧。
interview / editor / text tieci
guest Jam
model @Eric趙老師
photo tieci(PUMA & Norda x ZEGNA)
design sam
麥當勞遇見CLOT,看它們如何詮釋#潮得夠味,辣得過癮#
SIZE Vlog|與 TOY HEART 北京收藏玩具展一起重回曾經的快樂
COOL SIZER|J.C:UNDEFEATED 上海新店背後的運動精神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