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往前追溯多久,就在好幾年前,我們買到一台安卓手機激活之後進入桌面,打眼望去就是廠商給我們「貼心」準備好的各類預裝應用 —— 某些廠商預裝應用數量甚至高達幾十個,真是 360 度無死角希望用戶能把智慧型手機用成功能機。
琳琅滿目的各類預裝應用,還可以「充分發揮手機潛能」
而在 2202 年的現在,情況已經大有改善,工信部的強制要求讓廠商必須把預裝應用設為可以卸載,甚至系統基礎應用也要設置為可以卸載,這個算是直接原因。但就算沒有工信部的要求,現在手機上也很難看到幾個預裝應用,除了廠商現在自己的基礎應用(瀏覽器,便簽,應用遊戲商店等等)做得已經很完善這點,更多的是廠商發現了更爽的盈利點 —— 弄點廣告他不香嗎?
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
開個玩笑, 在很久之前(現在基本沒有了)其實大部分廠商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在手機出廠的時候就預裝這麼多應用,除了廠商本身的自帶應用不完善以外,更多的還是預裝應用會給廠商帶來額外的盈利,就像電腦店裝機硬要給你送一個 360 安全衛士一樣。
某些系統應用別說卸載,連禁用都不給用戶禁用,但實際上啥用處都沒有,按照下面方法卸載手機任何問題都沒有。
相信那個時候 Root 手機的用戶有大部分都是衝著卸載系統應用去的,就我個人而言留著這些預裝應用總讓手機有一種臃腫感,感覺自己的手機都不幹凈了,而且這些玩意兒還時不時在後台放出來「撩」你一下,不僅浪費內存和電量還挺氣人的。
相信那個時候 Root 手機的用戶有大部分都是衝著卸載系統應用去的,就我個人而言留著這些預裝應用總讓手機有一種臃腫感,感覺自己的手機都不幹凈了,而且這些玩意兒還時不時在後台放出來「撩」你一下,不僅浪費內存和電量還挺氣人的。
▍禁用系統自帶應用的好處
那麼現在還有必要專門去卸載或者禁用系統自帶應用嗎?其實我覺得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帶來的好處還不少:
01讓手機更簡潔
現在國產廠商不預裝應用,其實是把之前大部分預裝應用的功能都嵌入到系統裡面,加上用戶需求越來越多什麼都往裡面塞,系統自帶的應用少了但是組件或者說「特色」功能卻越來越多。
但我們每個人對手機的使用需求都不一樣,大部分人其實用不上裡面的所謂「特色」功能:比如負一屏很多用戶都覺得好用,但對於我而言毫無用處,而我使用的 Google Play 服務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完全沒有用,還有超級壁紙、AOD 動畫、系統的各種雲同步、單手模式、網絡簡訊、系統自動更新、多屏聯動、個性化服務、主題商店、遊戲加速等等……
以 MIUI 為例,能有數量高達幾百個甚至上千個的系統應用
如果能把這些我用不上的系統應用或者組件都幹掉,首先視覺上就會清爽很多,不僅桌面圖標和應用程式列表裡面更簡潔,而且某些系統 UI 介面也會變得更簡單。最重要的是可以乾淨利落的讓你替換成自己想用的第三方應用,比如我就喜歡用幾何天氣替換系統自帶的天氣,那就沒有必要讓系統自帶的天氣還在後台繼續運行,定位和刷新了。
像原生那樣乾乾淨淨清清爽爽的就挺舒服
02 騰出運行內存更加省電
如果這些組件安安分分還好,但其實很多系統組件是一直在後台運行的,即使我們用不上,它也會 24 小時占用我們手機的運行內存和消耗電池(典型的比如各家的雲同步,健康檢測功能,航班信息和其他信息定時更新服務等)。想要驗證其實也很簡單,打開手機開發者選項之後,在開發者選項里查看正在運行的系統和服務,你就會看到很多你認識的不認識的進程。點開某一個進程也能查看它們在後台運行的時間和消耗的電量。
手機常駐後台運行的進程
在家裡隨便找了台手機截圖後台進程,大部分服務和功能我都沒有開或者是手動關閉了,但是後台仍然會有一大堆系統組件我行我素地在運行,即使清理還會時不時跳出來在後台運行聯網。ColorOS 其實已經算是比較簡潔的國產系統了,其它系統後台進程上百個都正常。
在家裡隨便找了台手機截圖後台進程,大部分服務和功能我都沒有開或者是手動關閉了,但是後台仍然會有一大堆系統組件我行我素地在運行,即使清理還會時不時跳出來在後台運行聯網。ColorOS 其實已經算是比較簡潔的國產系統了,其它系統後台進程上百個都正常。
把這些用不上的系統應用和組件清理掉,不僅能把運行內存騰出來,後台更多我們常用的應用,而且也能省下毫無意義消耗的電量。 一句話形容就是手機更輕快,電池更耐用。
我自己禁用完之後,即使掛著幾個應用後台手機可用內存仍然變多,而且沒有不需要的應用在後台運行
根據我自己的使用經驗和酷安上大家分享的結果來看, 正確禁用(詳情請看文章後半部分)系統組件可以帶來有感知的省電效果,理論上講,如果在應用信息里查看對應系統應用 24 小時的耗電(有些系統應用會合併統計),把這個系統應用禁用後會省出差不多對應的電量,大家禁用前後也可以簡單使用 Battery Guru 這類 APP 做一下測量,有耐心也可以使用 Geekbench 的電池跑分,看看平均功耗有沒有降低。
網友分享的效果(左 1,2),我自己 Fold3(驍龍 888)禁用系統應用後,大屏加高亮度加微信 Tasker 等 6 個常駐應用後台的電流,和剛重置的新機差不多。
也有很多朋友反應禁用系統應用沒有什麼省電效果,其實主要就是兩個原因:一是沒有正確禁用,比如禁用之前沒有清理數據,禁用一些本來就不會後台運行或者會互相喚醒的應用;二是你本來就能用上大部分系統功能,這樣禁不禁效果也就不明顯了,還會損失系統功能,得不償失。另外最近兩代高通 CPU 低頻能耗比較高,禁用之後省電效果會更加明顯。
也有很多朋友反應禁用系統應用沒有什麼省電效果,其實主要就是兩個原因:一是沒有正確禁用,比如禁用之前沒有清理數據,禁用一些本來就不會後台運行或者會互相喚醒的應用;二是你本來就能用上大部分系統功能,這樣禁不禁效果也就不明顯了,還會損失系統功能,得不償失。另外最近兩代高通 CPU 低頻能耗比較高,禁用之後省電效果會更加明顯。
這部分用國外品牌手機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在國內把 Google Play 服務和國外運營商相關的系統應用都禁用或者卸載後,手機立馬划動也不掉幀,反應也變快了,亮屏時間能多 1 個小時以上。
03 性能釋放更徹底
現在廠商集體養成了一個壞習慣,那就是雲控用戶手機的性能。特別是現在夏天到了,廠商雲控手機性能一個比一個狠 —— 驍龍 888 都能將降頻成驍龍 855,跑分比冬天直接少二三十萬那種。
這不能說是一件壞事,畢竟用戶被手機燙傷可比遊戲少個幾幀體驗感知明顯多了。但這樣做的壞處是並沒有給用戶選擇權,萬一我就想玩遊戲超流暢,或者室外作業需要用到高性能算力,或者就單純的不想在太陽底下手機就變卡,旗艦手機活生生變成中端機,就可以把廠商的雲控禁用掉。比如 MIUI 最著名的 joyose 性能雲控,禁用之後手機反而不燙了,遊戲幀率也高了,甚至相機預覽都不掉幀了(僅代表個人體驗)。
禁用效果反饋,禁用雲控現在已經變成優化常規步驟了
▍Universal Android Debloater 是什麼?
當然普通用戶禁用或者卸載系統應用也會面臨一些問題,比如找不到一款好用的工具,禁用步驟比較麻煩,需要對手機進行修改(解鎖 Root),弄不清楚系統組件的用途等等。而今天我推薦的這款 Universal Android Debloater(Github 地址)就能解決上面大部分的問題,讓你直接把手機插到電腦上,就能夠輕鬆的分辨系統應用的用途和卸載自己不需要的部分。
Universal Android Debloater 的介面
Universal Android Debloater 的優點:
開源/用戶共同完善:作為一款開源的軟體,用起來自然比 XX 大師之類的更加安全放心,而且大家也可以在 issue 貢獻自己發現的系統應用用途和風險,讓軟體變得更好用。
開源/用戶共同完善:作為一款開源的軟體,用起來自然比 XX 大師之類的更加安全放心,而且大家也可以在 issue 貢獻自己發現的系統應用用途和風險,讓軟體變得更好用。
Universal Android Debloater 目前支持的廠家系統與運營商還有製造商列表:
運營商:基本都是國外的,美國常見的 T-Mobile/Verizon/Sprint/AT&T 都有。
運營商:基本都是國外的,美國常見的 T-Mobile/Verizon/Sprint/AT&T 都有。
可以看到現在覆蓋的還蠻全面,大部分國產品牌的手機都能支持,而且對於購買外版手機的朋友來講能夠分辨國外的服務禁用也很實用。
支持的運營商製造商服務列表會隨著軟體更新和用戶貢獻而更新,可以在 Github 簡介上查看最新支持的內容。
支持的運營商製造商服務列表會隨著軟體更新和用戶貢獻而更新,可以在 Github 簡介上查看最新支持的內容。
簡單總結一下軟體的優點:不需要了解任何的知識,只要你想,就可以用它來禁用系統應用,不用和複雜的包名作對,不用一個一個複製谷歌找半天,不用戰戰兢兢 —— 優雅,永不過時。
▍使用方法:4 步從連接手機到開始禁用
說了那麼多優點和用途,接下來就到實際使用部分了,這部分其實非常簡單,基本就是下完解壓開始用,毫無難度。
首先打開手機上的 USB 調試,通用方法是在手機的關於介面狂點版本號(或者是任何你狂點會提示你打開開發者選項的東西,也可以直接搜索對應品牌手機打開開發者選項的方法)打開開發的選項,然後在開發者選項裡面打開 USB 調試就可以。
打開 USB 調試的過程
下載好 Google 官方的 ADB 工具和最重要的 Universal Android Debloater 本體,按照平台下載就好,我試了有沒有 opengl 好像沒什麼區別。
ADB 工具和 Universal Android Debloater 下載
解壓好剛剛下載的兩個軟體, 把 Universal Android Debloater 放到和 ADB 工具相同的目錄,Windows 順便還可以裝個手機驅動,免得沒有驅動連不上 ADB。
把手機連上電腦,開始禁用現在你不想要的任何系統應用組件。
▍系統應用禁用卸載建議
軟體的主介面
軟體介面還挺簡潔直觀的,需要我們注意的就是右上角的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分別是按風險、狀態、製造商的自動分類。點擊對應的軟體就可以在下半部分看到軟體的用途(如果有的話), 這也是這個應用和其它應用相比最突出的優點 —— 讓用戶知道軟體清晰明確的用途,可以將禁用卸載系統應用組件的風險和困難程度降到最低。
下面的內容除了用途介紹,往往還會貼心地給不了解的用戶提供名詞解釋的地址,另外大部分應用介紹也會清楚地提示用戶卸載禁用這個應用之後會產生什麼效果或者失去什麼功能,有時還會加上幾句個人評論(畢竟是用戶提供的用途介紹)。
下面的內容除了用途介紹,往往還會貼心地給不了解的用戶提供名詞解釋的地址,另外大部分應用介紹也會清楚地提示用戶卸載禁用這個應用之後會產生什麼效果或者失去什麼功能,有時還會加上幾句個人評論(畢竟是用戶提供的用途介紹)。
一些之前我也不知道幹嘛的應用,現在也能清清楚楚看到用途了
建議大家禁用應用的時候,先勾選所有需要禁用的應用選擇導出,然後再點擊右下角的一鍵禁用(軟體宣稱後悔藥和可恢復優點其實就是指這個,雖然是手動的,希望以後能夠出自動記錄操作)。
當然按照我的經驗,我們還是要還是要遵循幾個原則:
永遠不要使用全選功能,因為你不知道中間會不會夾著一個不能禁用的怪東西。
永遠不要使用全選功能,因為你不知道中間會不會夾著一個不能禁用的怪東西。
不過最重要的一條建議是: 我更加推薦大家使用凍結/禁用而不是卸載,避免不小心手滑或者刪錯應用導致手機出問題沒辦法恢復,即使不小心出錯了導致手機出問題,也可以很簡單地進入安全模式系統恢復所有凍結的系統應用。
在應用設置裡面可以勾選「清除並禁用而不是卸載應用程式(Clear and disable packages instead of uninstalling them)」
在應用設置裡面可以勾選「清除並禁用而不是卸載應用程式(Clear and disable packages instead of uninstalling them)」
勾選上這個設置,再開始禁用系統應用比較安全
▍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開始使用前一定要備份數據!開始使用前一定要備份數據!開始使用前一定要備份數據!
這是做任何你覺得會有風險操作之前必須的步驟,雖然禁用系統應用和組件很少會導致手機無法開機或者工作不正常,那仍然避免不了手滑誤刪 Android 系統這種騷操作出現,所以有必要操作之前備份好重要的手機數據(其實即使不做風險操作,平時也應該做好備份)。
使用這個軟體途中出現的問題,其實大部分出在手機驅動沒有裝或者 ADB 問題導致手機連不上。後者可以單獨使用 ADB 查看錯誤,在 ADB 目錄按住 Ctrl 右鍵選擇 「用終端/CMD/反正就是敲命令的應用打開」輸入 adb devices查看應用連接情況,報錯信息直接複製到搜尋引擎查看解決方法。
正常連接時的情況
還記得前面我說建議大家用禁用來代替卸載嗎?這是方便我們在手機出問題的時候隨時回退,如果你禁用系統應用之後出現任何不良反應甚至開不了機,都可以搜索 「你的機型 安全模式」用快捷鍵直接進入 Android 系統的安全模式(很多人是不是第一次知道手機也有安全模式),接著啟用所有禁用的系統應用重啟就可以恢復正常。
同樣的情況,如果使用的是卸載方法然後手機無法開機的話,其實還有一個補救手段,那就是去手機品牌對應的網站上下載 完整的系統更新包來更新一遍系統(前提是手機能開機,或者廠家提供恢復模式更新系統或者連接電腦更新系統的軟體),如果這些都沒有那就只能重置手機了。
▍「卸載」並不是真的卸載
在大部分手機上,其實通過 ADB 的「卸載」並沒有真正的把應用從手機上抹去,而是把應用變成卸載狀態。因為沒有 Root 的情況下,系統分區是只讀的,只有廠商可以通過 OTA 利用手上的密鑰解密,然後寫入更新包,任何非 Root 情況下的卸載,只是把應用重置為卸載狀態。
拋去這點不講,除了物理上占用儲存空間外,其它方面 ADB 卸載和真正的卸載一樣,對系統來講就是不存在的。其實很多廠商所謂的自帶應用可以卸載也是利用了這個方法,證據就是重置系統之後你之前卸載的應用全部都會自己回來。
MIUI 宣傳的系統應用可卸載說法也是 「圖標可卸載」,玩了個文字遊戲
這個在 Universal Android Debloater 常見問題裡面也有提到。
這個在 Universal Android Debloater 常見問題裡面也有提到。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有時候我們手動禁用的應用在幾次系統更新後會莫名其妙地恢復回來,這時可以再次手動禁用。
常言道人多力量大,如果你自己研究了軟體上面目前還沒有沒有的包名和簡介,也可以去 Github 簡單提交一個 commit 或者評論,順手而為讓軟體更加好用。
▍總結
很多人會像我一樣有數碼潔癖,希望手機能夠完完全全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任由廠商蹂躪捏成奇形怪狀。或是出於安全隱私或者商店流暢等其它需求,一直有手機到手/更新後禁用系統應用的習慣,而 Universal Android Debloater 的出現,不僅讓這件事情變得優雅而簡單,而且讓很多跟我或其他人有同樣的需求,但因為或怕出問題或覺得麻煩等原因而沒有動系統應用的人,有機會去滿足自己的想法。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73328?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Fairyex
責編:Microhoo
/ 更多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