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向中企供燃料電池部件/大眾ID.3遇大規模軟體問題

2019-12-24     車馳神往ccsw01

老謀深算:豐田向中企供燃料電池部件

據媒體報道,豐田汽車已開始向中國企業供應燃料電池汽車的關鍵零部件——燃料電池電堆。中國客車企業海格客車使用了這套系統,其中20輛燃料電池公交車定於2020年1月在常熟投入運營。



豐田的這種商業模式效仿於上世紀90年代的英特爾,當時英特爾將個人電腦主板標準化,並將其提供給個人電腦製造商。這場「Intel Inside」的行動推動了個人電腦的普及和英特爾處理器的普及。這次,豐田將直接為中國汽車廠商提供燃料電池關鍵部件,除了顯示出豐田對中國車企的誠意外,更多的是想讓更多的中國車企站到燃料電池的隊伍中來,最終讓技術「變現」。


評:任何技術,不走出實驗室都必死無疑,豐田無疑深諳其中的道理。變身為部件供應商,一方面降低了普及燃料電池汽車的難度,另一方面,也主導了行業標準,可謂一舉兩得。


影響交付:大眾ID.3遇大規模軟體問題

日前,有海外媒體報道稱,大眾ID.3目前遇到軟體問題,涉及約10000輛已下線的量產車,未來預計還將有20000輛車會受影響,預計第一批ID.3要到2020年年中才可完成交付。但軟體問題具體是什麼,報道中尚未說明。



目前已有10000輛大眾ID.3已下線,並停放在專門租賃的停車場中。但這些車輛卻被認定軟體方面存在問題,需要進行軟體更新才可正式交付。由於目前該車正在處於產量爬升階段,所以後續可能還將有20000輛成品車會受到此問題的影響。


評:在「排放門」之後,大眾更加迫切的需要轉身新能源汽車,一方面降低再次觸犯排放法規的風險,一方面順應時代潮流。但顯然大眾還沒有做好準備,新車還未交付就遇到軟體問題,則是凸顯了傳統車企在電子化時代的劣勢。


弱弱聯合:PSA與FCA合併後或繼續裁員 37億歐元協同效應恐難實現

據福布斯網站報道,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PSA)與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是為了應對新技術帶來的生存威脅而進行合併,而且汽車行業的重組正在加速。


德國汽車研究中心主任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認為,在車企合併中,裁員是可以避免的想法似乎有些牽強。杜登赫費爾稱,PSA總裁唐唯實曾表示歐寶不會裁員,但現在,該公司的員工減少了近8000人,位於德國呂塞爾斯海姆市的研發中心也被出售。



杜登赫費爾稱,「我認為,菲亞特、標緻、歐寶等品牌在都靈、巴黎和呂塞爾斯海姆等城市的工程師會減少三分之一,工廠會裁員10000人。工人和工會是PSA與FCA全面合併的輸家,股東才是贏家。」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北德意志州銀行對PSA與FCA合併的想法表示歡迎,但對每年37億歐元的協同效益能否實現,以及是否有可能避免工廠關閉表示懷疑。


評:弱弱聯合本來就是資本家為了讓企業繼續苟延殘喘的把戲,並不能在實質上改變企業的頹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FCA與PSA走到今天的困境,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所以,妄想通過一場合併就改變目前的困境無異於痴人說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pDOG8BMH2_cNUgYXO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