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雜談】關於分鏡&作畫:
雖然《進擊的巨人》最終季開播以來,每個周都會上一次熱搜,但今天以這種形式上熱搜是我沒想到的。b站up主-凌雲-的一段對比視頻,傳遍了各大網際網路平台。觀眾們目睹了這種毫不避諱的抄襲之後,也義憤填膺的開始發表抗議。
除了一些胡攪蠻纏和沒腦子的評論在「硬洗」之外,還有不粉絲以「分鏡相似是正常現象」的說法為藉口。
這期並不針對單一的某部作品,所以不會指名道姓,主要想回應一些讓人無奈的「洗白言論」。讓動畫的討論環境能更加講道理一點。
雖然體現在畫面上只有短短的十來秒,但根據《進擊的巨人》原畫收錄的訪談內容得知,這個鏡頭今井有文從設計到畫出來大概耗費了4個月。
雖然今井沒細說這四個月他是怎麼分配的,但基本上所有的運動鏡頭,製作組都要開會討論。背景用GC還是用手繪,煙霧用作畫還是用攝影,人物上升速度與鏡頭跟進速度應該怎麼變化?僅僅是一個鏡頭就足夠讓主創多次碰頭了。主創人員根據故事的具體內容設計出來的分鏡,是不可能出現「恰好一致」的情況的。
有人覺得國漫「模仿借鑑」是好事,有利於提高國產動畫的水平。
但這也是有前提的,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在理解原來分鏡和作畫的設計意圖上進行的模仿,連腦子都不動的硬抄是提高不了水平的。
也有很多人喜歡拿nbht舉的「小島崇史抄向田隆」作為例子,然而大家少看了一句,小島是看一遍再按照記憶畫,不是分鏡構圖都直接照搬的。
之前還有一部國產動畫性質更加過分,連obake(動態形變)都照著描了。obake被一些愛好者當作「原畫師的符號」,很多情況可以直接通過其形狀判斷到底是出自誰之手。
比如《白箱》劇場版的幾個鏡頭在未經本人證實之前,就有人猜出這部分是中村豐畫的了,最明顯的特點就是obake的畫法。在商業作品中抄原畫連obake一起抄上的行為,就相當於抄卷子把人家名字抄了。
建議想提高水平的原畫師自己私下練筆,不要拿出來秀。然後祝那些想以這種方式偷懶的動畫公司早日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