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將首秀,華為核心供應商一覽(附股)

2019-08-05     研報說

8月9日至11日,華為將在東莞松山湖舉行2019華為開發者大會,華為EMUI10系統、搭載了海思鴻鵠818智慧晶片等眾多黑科技的「榮耀智慧屏」等均將在本次大會上正式發布。此外,華為研發七年之久、備胎計劃中殺手鐧之一的鴻蒙作業系統也有望在會上首次亮相。

鴻蒙系統一開始就是針對IoT物聯網研發的作業系統,包括物聯網、自動駕駛、遠程醫療、工業控制等都可以應用。

高通入局華為

對於物聯網標準的發展,華為推進最早。2014年5月,華為提出了窄帶技術NBM2M;2015年5月融合NBOFDMA形成了NB-CIoT;7月份,NB-LTE跟NB-CIoT進一步融合形成NB-IoT;NB-IoT標準會在3GPPR13出現,並於2016年6月份凍結。

此前,相對於愛立信、諾基亞和英特爾推動的NB-LTE,華為更注重構建NB-CIoT的生態系統,包括高通、沃達豐、德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Bell等主流運營商、晶片商及設備系統產業鏈上下游均加入了該陣營。

在產品應用領域上,物聯網做到了多行業的下游應用。產品廣泛應用於無線支付、車載運 輸、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能安防、無線網關、工業應用、醫療健康和農業環境等領域。

物聯網(IoT)目前處於二階段放量期,模組終端均受益

我們以NB-IoT(窄帶物聯網)的發展為例,物聯網整體發展也會經歷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晶片及模組成本較高,主要由運營商、設備商這些攻擊方通過補貼、示範的形式來培育市場需求,推動行業逐漸從0到1發展,這一時間段從16年標準落地開始示範建網到 2017 年;

第二個階段是隨著晶片出貨量的不斷增加,模組成本逐漸下降到與現有的物聯網技術路線差不多,公共服務、個人生活、工業、等各行各業的需求會和運營商、一起推動物聯網發展,這一時間段預計從2018年持續到2020年;這個階段模組和終端將會顯著放量。

第三個階段是物聯網底層產業成熟、豐富應用開始發展的時期。此時網絡接入成本低廉, 更多是需求驅動,基於雲計算與人工智慧的物聯網垂直應用是價值所在。

相關機會

物聯網作為5G核心應用,目前已經進入收穫期,天風證券看好終端量的邏輯, 同時行業競爭格局持續集中,看好龍頭公司包括移遠通信、廣和通等;終端單價值量更高, 重點看好移為通信。

附錄華為核心供應商

生益科技、深南電路、滬電股份是華為PCB(印刷線路板)產品核心供應商

立訊精密、中航光電為華為連接器核心供應商

京東方A和深天馬A是華為的核心螢幕供應商

光迅科技和華工科技則是華為核心光模塊供應商

長飛光纖和亨通光電是華為光纖光纜核心供應商

歌爾股份是華為高端智慧型手機聲學器件主供貨商

藍思科技為華為3D玻璃的核心供應商。

微信公眾號:ybs108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w9tYGwBUcHTFCnfclW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