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廣東漁政通」微信號,漁船進出港報告手機搞定

2019-08-02     海洋與漁業

8月1日上午,「廣東漁政通」微信公眾號(可搜索:YZYGJD)正式對外發布。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後,廣東全省漁船的進出港報告均可在手機端完成。此外,「廣東漁政通」公眾號還提供證書到期提醒、油補查詢、定位查詢、天氣預報和政策法規等功能服務。


為「廣東漁政通」微信公眾號揭牌

據了解,「廣東漁政通」提供的進出港報告服務是為了響應新政。6月27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於漁業船舶進出漁港報告的管理辦法》,明確要求漁船應當在進出漁港前主動報告;大中型(船長12米及以上)海洋漁船進出漁港實施航次報告、小型(船長12米以下)海洋漁船及內陸漁船進出漁港實施不定期報告,也就是說,後者要在休漁、禁漁結束後首航次和配員情況、習慣作業區域及停泊區域發生變化時進行報告。


「廣東漁政通」微信公眾號截圖


為了減少漁民的辦事程序,「廣東漁政通」微信公眾號上線後,漁民只需按照指引在手機端進行3~4次操作,進出漁港報告就可以完成了。


廣東省漁政總隊漁政處副處長楊新

廣東省漁政總隊漁政處副處長楊新介紹,為了方便操作,公眾號已經儘可能將申報步驟簡單化、清晰化,並通過製作小冊子、現場培訓等多種方式,讓大家使用起來沒有技術難題和填寫障礙。

楊新進一步舉例說:「例如我現在有一條12米以上的漁船在閘坡,16號要開出去,那我現在就點開微信公眾號,在下方的菜單欄找到『我的資料』,填寫並錄入漁船信息,再選擇我要作業的海域和出行人數,再點一下出港就完成了。」


會議前發放微信公眾號使用手冊


記者隨後在「廣東漁政通」微信公眾號中看到,按照步驟指引,用戶僅需要提交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船舶名稱及證件號後六位就可以完成漁船信息綁定,操作步驟簡單且需要提交的資料也並不複雜。綁定完成後,下一次辦理進出港報告的時間就會更短。


廣東省漁政總隊製作的微信公號使用手冊


除此之外,公眾號還包含證書到期提醒、油補查詢、定位查詢、天氣預報和政策法規等功能服務。關注公眾號並綁定自己的漁船後,系統會根據「三證」有效期自動提醒換證時間;還可以查詢年度漁船油補申請進度、金額與發放情況;定位查詢功能中,可以利用漁船北斗、AIS等設備發回的定位信息,查詢漁船定位;還能在「天氣預報」欄目中查詢到有關天氣、海浪和颱風預報等信息。

「我們整個微信公眾號的功能設置,都是朝著方便大家使用的目標努力的。」楊新說。


廣東省漁政總隊船檢處處長何日林


近年來,廣東漁政在漁船信息化建設方面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從2016以來,分年度實施漁船通導與安全裝備建設項目,免費為漁船配備安裝AIS和北斗衛星船載終端,從2017年為9010艘漁船安裝智能化AIS開始,漁船的安全監管就又邁上一個新的台階。據廣東省漁政總隊船檢處處長何日林介紹,「廣東漁政通」所支持的定位查詢,就是依託於漁船AIS和北斗系統的配備,按照計劃,至明年3月,廣東將完成全省所有登記在冊漁船配備AIS設備全覆蓋和船長12米以上具備安裝條件的海洋漁船配備北斗設備,真正實現看得見、連得上、叫得回。

「第一代AIS配備後,遇到外接電源沒電或漁民關機的情況,我們就沒辦法監控船舶定位了,新一代設備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何日林說,不僅如此,AIS還能夠還原漁船行駛軌跡,為海上交通事故處理提供重要依據,並且其防碰撞系統能夠進行有效提醒設置,大大提高漁船海上碰撞報警的針對性。


會議現場

「AIS和北斗的配備讓監管工作更加透明、高效,也讓漁船作業更安全、更有保障。」何日林說,「廣東漁政通」上線後,漁民家屬還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的定位查詢功能,查看到親人駕駛船舶的出行線路,船舶停靠位置等,讓雙方都更安全、放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gTfWmwBUcHTFCnf5V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