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公寫了一篇文章,我看不懂,當成日記湊個數

2022-04-22     娛樂蛙斯基

原標題:讓老公寫了一篇文章,我看不懂,當成日記湊個數

讓老公寫的一篇文章,雖然我不懂這種技術,但是感覺很高深的樣子,讓他胡亂寫一寫,湊個數也挺好的。

中午,我應邀去某機構檢查了一批物聯網工控設備,這批設備是幾座大樓的智能中心,以單片機集群的方式協同工作。

理論上單片機最穩定,不會死機。可這批設備生了一個很奇怪的毛病,越來越不穩定。

溫度檢測不準,流量無法控制,不定時跳電,亂髮指令,上周整座樓停了好幾次電,斷了好幾次水和網,時斷時續。

據說,這批設備用了3年多一直很穩定,從半個月前,就開始接二連三出故障。無一例外,最後都是供電模塊出了問題,莫名其妙被燒掉。

按該機構的說法,中樞自動系統的所有功能都不穩定,他們就很納悶,無法解決。想聯繫廠家,領導不願意花錢。

這幾天只能靠人工手動控制,人力開銷越來越大。

老朋友來接我,請我去看一看。既然是他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就挺好奇,跟他去看了看。

設備是加密的,無法從外口直接監聽指令。

拆開了幾片壞掉的,用肉眼就看到供電模塊有燒灼的痕跡,針腳都燒黑了。

這很明顯不是偶發現象,石英振蕩器上節的片機上有一段神秘的指令,它沒有加密。

由此可見,那位設計師也是個半吊子,就這麼留下了把柄,也許後果很嚴重。

我檢查了一下,這段指令的作用是停止震盪,這是畫蛇添足的功能。它的作用是關掉電路頻率控制,用簡單粗暴的辦法讓電路自毀。

在它上一個模塊,還有一個振蕩電路,讀取出指令得知,其作用是計時用的。

我看明白了,嚴格說,這是一段倒計時的程序。其作用是,當計時走完之後,下一節電路就會失控,從而引起電壓不穩,進而電路自毀。

這段計時程序沒有二次寫入痕跡,碼得很規整,區別是時間有所不同。

懂了,每一片設備,在它出廠時廠家就規定好了它的使用壽命!!!!

從第一次上電,自毀程序就開始運行了。

設備用夠3年左右,自毀程序差不多就運行到了最後節點,逼著你花冤枉錢買新設備。

不懂行的就著了道,那不等於白白花錢?

是,沒有購買廠家維護服務的機構也會著道。你不交服務費,計時程序就無法復位。到時間就悄悄給你來個供電自毀,就算修好供電模塊,上電後頻率對不上也沒用,這種自毀不可逆,還是要花錢買新設備。

還有一批設備,一共20來片,它們沒有寫入自毀程序,但是可以依靠網絡遠程自毀。監聽了一段指令,和那片壞掉的已寫入的指令是匹配的。

16為數的簡單指令就可以讓這批設備徹底報廢,指令周期是64秒,可輕鬆監聽到。

經批准,用截獲的指令測試了一片正常的設備,很快就燒毀了,7百塊錢就這樣花了,但也印證了想法。

知道原因後,那就可以著手解決問題了。不是為了賺錢,一分錢不收。那位朋友也幫我解決過技術難題,設計過模塊,就當還了人情。

第一批需要修改指令,我沒有太好的設備寫入,他有。

只能提供一個思路,笨法子,飛線繞過,不讓振蕩器停止就行了。剩下的他自己可以操作,能用多久就多久,看設備造化。

第二批帶網絡自毀的設備,在交換機上屏蔽指令就可以。不知道還有沒有變種指令,沒有監測到,只能做到這個地步,算是解決了問題。

現在的很多專業硬體廠商有點不講道德,這可能是一種謀生的商業手段,不好評價。

心血來潮寫一寫,講個日常故事,沒別的意思。

ps:啥設備不設備的,我也不懂是啥東西,但感覺挺好玩的。老公今天助人為樂,就當成日記吧。

我早就想學計算機技術了,每個人的內心想法都在手機里。如果我學會了黑客還有啥紅客,不僅對工作有幫助,還可以直探人心的想法。也許大概是學不會了,我看都看不懂,不然早就學會了,但不影響在這裡湊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f4978a23169791d0edc62409275fa17.html

美因茨 VS 科隆

2022-10-21



熱刺VS埃弗頓

2022-10-15





貝蒂斯VS羅馬

2022-10-13

AC米蘭VS切爾西

2022-10-11




巴薩 VS 塞爾塔

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