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兒女再有出息,都不如這一樣東西靠得住

2022-09-30     大慧情感

原標題:人老了,兒女再有出息,都不如這一樣東西靠得住

文/大慧

圖/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人在年輕的時候,根本不會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隨著歲月流逝,一轉眼到了晚年,才會開始規划起自己的晚年生活。

很多人談到養老,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依靠子女,「你陪我長大,我陪你到老」歲月更迭,相互依託,這大概就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樣子。

只是現實情況是,很多單子女的家庭,即便再孝順,面對父母的養老問題,也可以說是有心無力。

而如果是多子女的家庭,可能會出現子女之間相互推諉的問題,父母對待子女從來都是毫無保留,可是當子女都已經成了家,更多的會為自己的小家考慮,而根本不會盡心盡責地贍養父母。

而且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當你老了,住進子女的家裡,總是會有諸多不便,很容易會滋生矛盾。

很多老人早已經看透了這一點,已經提前給自己的晚年生活做規劃,免得到時候生活一片凌亂。

不得不說,這樣的人活得很清醒,早該知道的是,人這一生,除了自己,誰都靠不住,兒女再有本事,也不如手握錢財更讓人安心。

錢,才是自己晚年生活最大的保障。

有錢,才有選擇權

金錢,是世界上最堅實的基礎。

一個人的體面是錢給的,一個人身處在這個世上的選擇權,也是錢給的。

有錢,你才會有選擇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可以說是對此深有體會。

有錢,你可以在琳琅滿目的貨架上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必被錢所困。

有錢,你可以隨心所欲選擇過任何一種生活,而不用每天省吃儉用,想方設法節約,剋扣自己,什麼都捨不得。

到了晚年,有錢你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可以選擇一個人獨居,可以和子女住到一起,也可以住到養老院,不必開口和子女要錢。你可以盡情地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度過晚年生活。

電視劇《小敏家》裡面的王素敏,原本一個人在老家生活,有錢有閒有老朋友陪伴,日子過得也很愜意。

後隨著孫子到北京,不得不和小敏住到一起,母女之間一次爭吵之後,王素敏選擇到養老院開啟自己的新生活。

因為手裡有錢,便可以更加坦然一些,所做出的決定也不必和子女商量,不過是通知對方。

錢,是老年人最大的依託,有錢,才有選擇的餘地,可以選擇任何一種生活方式,只圖自己內心高興,而不必委曲求全。

有錢,人才會有底氣

前幾天鄰居周姨和兒媳大吵一架,她和我們哭訴。

兒子在外地上班,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周姨和兒媳,還有兩個孫子在一起生活。

周姨對待這個家,對待孫子可以說是盡心盡力,每天早上都會早早地起床備好飯菜,只不過即便她做再多,在兒媳那裡也得不到一句好。

在爭吵當中,兒媳說:你每天住我的吃我的,你還想要什麼?

這一句話徹底寒了周姨的心,可是她在這座城市除了兒子兒媳,還能依靠誰呢?

親人之間有時候的相處也很現實,當你沒錢的時候,在兒女家住著也不舒展,花銷都得子女供,整個人會覺得很虛。

兒女對你的態度也會大不一樣。如果你有錢的話,他們巴不得對你盡心盡力,而一旦你沒錢,需要伸手和他們討要生活的時候,就會看他們的臉色,被他們看輕。

有錢,老年生活才有底氣,因為你完全有資本脫離子女自己生活,不至於離不開他們,處處討人嫌。

有錢,有窩,有自由,才是最好的老年生活

人老了,最好的生活方式,莫過於這樣。

有錢,有窩,有自由。其實這都是相對的,有錢,你才會有接下來的東西。

人老了,有一個自己的窩大概是很多老年人都會渴望的吧,所謂葉落歸根,在子女家住著,總歸是會有一種漂泊著的感覺,沒辦法徹底融入。

哪怕子女再孝順,和年輕人住在一起,總歸是會有諸多不便,相處起來難免會有一些磕磕絆絆,會有口舌之爭。

人老了,是最不願意遷就和拘束的。只想要按照自己的狀態去生活,有點固執,很難和子女們徹底融入。

而且當和子女們走到一起,罅隙滋生,矛盾暴露,很容易會影響到彼此之間的情分。

適當地拉開距離,才有利於關係的遞進。

如果你沒錢,你只能被迫和子女住到一起,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自由,有錢,有自己的窩,閒來和子女走動一番,平日裡各住各的,過著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都說養兒防老,老來讓子女贍養自己,是人之常情。

只不過兒女再孝順,再有出息,終究都是別人的,唯有握在手裡的錢才是自己的。

並不是要離間父母子女之間的情分,而是活生生的現實。

當你需要看別人臉色,任何花銷都需要依靠別人的時候,即便對方不埋怨,你自己也會感覺到彆扭,會感到自己的無用。

有錢,是一個人的底氣,只有手握錢財,你才更加坦然一點,會更加從容地度過晚年生活,錢才是你晚年生活的最大保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f44b26eee02e63da8688884dc41c3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