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城市運行的燃氣、供水、排水、熱力、電力、輸油管線、綜合管廊等重要基礎設施盤攏了城市的生命線,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但是,你知道城市生命線也有「隱秘的角落」嗎?
隧道、涵洞、污水池、地下管廊等城市生命線項目,因其封閉或部分封閉、自然通風不良的環境特性又被我們稱為有限空間。有限空間作業時,氧含量容易不足,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容易積聚,給施工項目帶來了中毒窒息、火災爆炸、坍塌淹溺等風險隱患。
僅2022年上半年能統計到的有限空間事故就已經發生四起:1月,雲南楚雄州沼氣中毒事件造成6人死亡1人受傷;4月,內蒙古污水泵站清掏作業意外發生中毒事故,導致4人死亡1人受傷;5月,安徽一化工企業氣化車間在檢修過程中因中毒導致3人死亡;另外還有江西「6.4」較大生產安全事故同樣是由於有限空間作業隱患而造成4人死亡,為有限空間作業敲響了安全警鐘。
瞄準有限空間作業的隱患靶心
有限空間環境狹小,通風不暢,不利於氣體擴散,易誘發缺氧、中毒、爆炸等氣體環境危險。此外,空間照明情況不明朗也為正常作業和應急救援帶來了困難。
缺氧窒息:有限空間含氧量低,易發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範圍波及作業人員、監護人員以及救援人員,導致中毒昏迷,嚴重時甚至誘發窒息傷亡事故。
中毒:在有限空間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或因生化反應(污水處理設施)產生一氧化碳、氰化物、苯、硫化氫等有毒氣體時,容易積聚形成較高濃度的有害氣體環境,誘發急性中毒。
易燃易爆:設備內危化品未處理乾淨或與設備相連的管道未進行有效隔離等情況會造成易燃易爆氣體超標,在焊接、切割過程中遇到火源將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其他物理危害:使用電器漏電、極端溫度、墜落吞沒等其他突發性、隱蔽性危險。
打通有限空間作業的前置、過程與應急處置管理
依據危險源分析,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控需要全方位布局事前日常監管、事中過程管控、事後應急處置等三個方面,對氣體環境風險進行監測預警,並全程跟進有限空間作業情況,提升極端條件下的現場救援指揮能力。
前置管理方面,建立有限空間風險點台帳、風險管控清單等基礎數據支撐平台,採用風險管控、隱患排查系統對有限空間進行分級存儲,利用GIS二三維標註區域隱患排查狀況,在線調取風險管控狀態和實時畫面,結合入口開閉檢測智能鎖、井蓋位移傳感器、電子圍欄系統等實現對有限空間的防範前置管理。
在過程監管中,可以利用氣體檢測儀進行視頻監視並檢測內部氣體環境變化,實現作業現場的視頻、可燃有毒氣體濃度、氧氣含量等信息的實時監測預警,集成人員定位功能,判斷施工情況,確保監護到位。
在應急救援方面,提供應急事件一鍵上報、應急物資一鍵查詢、處置措施一鍵匹配等功能,及時將信息推送給企業安全應急部門的主要成員,如車間負責人,生產總監等,事故處理完畢後也將一鍵發送告知信息。
科技賦能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信號薄弱,網絡建設困難,外加視頻傳輸和檢測數據量大、對通信帶寬要求較高等前提條件,都為建立過程安全管控機制帶來了一定困難。
但是科技往往能賦予生產新的生命力。據小編了解,專注於傳感技術和安全監測的漢威科技集團針對有限空間作業監測設計了自組網絡功能,通過無線中繼設備(自帶電源)把視頻數據和檢測數據傳輸到有通信信號的區域,繼而將這些數據上傳到數據中心,從而達到實時監測的目的,所有數據信息都將在手持終端上顯示並保存。
此外,漢威有限空間作業在線監控系統可以同時檢測6種氣體,視頻監控與氣體探測既可以整體使用也能分開運行,高清攝像支持最多兩路高清網絡視頻信息輸入,視頻數據及氣體數據都存儲在設備內部的SD存儲卡上,循環存儲。同時,現場選用平板電腦做系統展示,在一定範圍內可以隨意走動,產品的對講功能也能方便現場溝通,及時了解有限空間作業情況。
漢威科技集團在核心傳感、信息技術、監測終端的主幹線上深耕遠行,面對守護城市生命線的呼召,積極躍進感知與運營平台的建設當中,全區域掃描安全死角,聚焦智慧燃氣、供排水、智慧熱力、智能交通、危化品監管以及綜合管廊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為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