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隨想

2024-10-08     華商網

張清偉

起風了,窗簾撩撥著歲月的念想。

我推開窗,小區一家家窗戶里亮起的燈光,宛如照亮一座座生命的港灣,守候著家的溫馨,指引著腳步的歸途。

月亮是宇宙賜給人類鄉愁的燈盞,就像這個秋天的夜晚,我看見它照亮夜空,輝映著生命的港灣,我站在窗前,在歲月里深情地凝視和回望。

窗戶就是家,窗戶就是故鄉慈祥的、明亮的、溫暖的眼睛。

記得少年時代,在鄉下,每家每戶都是石頭青瓦房,與山巒、小河、竹林、樹木構成了一幅空靈的水墨畫。窗是房屋的石牆上開鑿出來的,我們家的窗戶是父親將廢棄的幾塊木板用鐵釘定製在一起的,它被嵌入房子的石牆上。我常常在窗前幾代人留下來的一張老式舊桌子上鋪開書卷溫習功課。窗前的太陽、月光、風聲、雨滴在記憶里鮮活起來。很多個很晚的夜晚,我們在等待或熟睡中,就聽到父親熟悉的腳步聲,看見手電筒光透過關閉的木窗縫隙投射進來,那便是走鄉串戶給人家做農活晚歸的父親,那是親人團聚的期盼與守候。母親總是第一時間打開房門,然後給父親端上一盆熱水,慰父親早出晚歸一路的疲憊與風寒。父親年輕時在一家國有果園擔任農果技術員,後來為了愛情,回到了老家與母親結婚。父親練就的一手果樹嫁接好手藝遠近聞名,農閒之餘,被鄉親們請去栽培嫁接果樹、蠶桑樹,幾乎百分之百的成活率,讓他有口皆碑,經常從一個鄉到另一個鄉,每天幾十里程往返。

自外出求學轉身離開故鄉,我懵懂意識到我將從一扇窗去尋找另一扇窗;從一處燈火走向另一處燈火。在工作的城市裡,華燈初上,經過高樓林立那些窗戶閃爍的燈盞,那麼近,卻又那麼遠。雖然距離我只有幾十米、幾百米,但我要走近它,擁有它,卻過了好多年,飽含了我的青春、我的願望、我的汗水、我的命運、我的執著與時代給予的機遇。

如今,我在這個城市的角落早已擁有了一扇屬於自己的窗。每個周末或假期,我喜歡坐在陽台寬大明亮的玻璃窗前,泡上一杯熱茶,漫不經心地翻看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書里的故事和文字在茶水裡浸泡、思緒在茶水裡浸泡,我飲下它們,也飲下歲月,感到無比的愜意和安寧。而夜晚來臨,當小區每戶人家次第在窗前亮起燈光時,我倚窗望去,高樓林立之間,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比鄰而居,城市的燈盞同樣照亮了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守候著他們的夢想。這讓我總懷想起鄉下石頭房子的窗,從窗前探出腦袋就可看見鄉下的遼闊。而父親的腳步聲早已在歲月里走遠,那一束手電筒的光再也沒來到窗前。鄉下老家的石頭青瓦房早已拆掉,姐姐在原來石頭房子的原址上建起了一棟白磚樓房。

後來母親來到城裡跟我們一起居住。母親總是每天把家裡的每一扇玻璃窗戶擦了又擦,仿佛眼裡容不下一粒塵埃,總讓它窗明几淨,然後坐在窗前,一個人若有所思地想著什麼。

這個秋天的夜晚月光皎潔,有了故鄉的氣息。我看見一片月色透過窗戶照在母親的頭上,母親的頭上正在下一場深情的大雪,那麼深、那麼暖、那麼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dc06363d53a67056275ebeff40b6153.html
















最好的安排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