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A們實踐出了一套「福民模式」→

2023-12-27     新聞晨報

原標題:如何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A們實踐出了一套「福民模式」

如何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A們實踐出了一套「福民模式」

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總結提煉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福民解紛模式,近日,南京西路街道開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矛盾化解福民模式十年髯理」主題活動,回顧街道矛盾化解、城市更新工作的發展歷程,推動基層治理效能持續提升。

靜安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翔出席活動。活動特邀部分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各界專家學者、商戶聯盟代表、居民區代表等共同參加。

黨的二十大強調,要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十年來,南京西路街道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中不斷探索實踐,總結出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福民模式」,在建設法治南西、平安南西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十年來,南京西路街道堅持不懈探索實踐「福民模式」,打造了群眾知法守法用法的服務之窗,搭建了政民溝通促進和諧的連心之橋,創造了一個個生動的依法治理案例,為新時代「楓橋經驗」新發展增添了精彩註腳,提供了靜安方案。

未來,街道將通過建設恆隆廣場法治服務工作站,更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社會治理,更有效化解矛盾糾紛,進一步增強企業白領社區居民風險防範的意識和能力,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樓」,助力南西商圈向著「四高」目標不斷邁進,為商圈樓宇經濟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加優質的法治服務,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恆隆、在南西、在靜安開花結果,讓居民、白領有更多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當前,靜安正在積極打造覆蓋區、街鎮、社區的三級公共法治服務體系

本次揭牌的恆隆廣場法治服務工作站是靜安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主動探索,也是推動法治服務走進居民生活的嶄新嘗試,實現了街道公共法治服務向樓宇的延伸。

會上,《福民案例集》精彩發布。

案例集精選了過去十年間,街道調處過的31起疑難複雜糾紛案例,進一步探討矛盾調處與基層社會治理之間的內在聯繫,分析「楓橋經驗」的本質和精髓,助力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特邀顧問、上海政法學院調解學院院長侯懷霞教授表示,案例集體系自洽、結構合理、點多面廣,生動反映了「福民模式」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希望街道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發揮黨的領導政治優勢,及時回應群眾訴求,依法保障群眾權益,不斷開創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新局面。

圓桌論壇環節,街道介紹了《城市更新「六心五早」楓橋式工作法》,並與《法治日報》上海記者站站長余東明、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黨委書記童瀟教授、福民法律服務中心理事長姜濤等專家學者展開熱烈交流。

街道針對轄區「老舊小區多、商務樓宇多、要素高度聚集、矛盾糾紛複雜」的鮮明特點,在近年來城市更新項目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形成了「六心五早」楓橋式工作法

即運用「責任心、誠心、用心、耐心、愛心、恆心」「早發現、早介入、早協調、早化解、早落實」方法,從「剖析一個問題」擴展到「解決一類問題」,推進基層治理創新,解題「楓橋經驗」。

其中,張園舊改、錦滄文華大酒店改建項目作為先行實踐,相關案例榮獲第五屆中國(上海)社會治理創新實踐十佳案例。

活動還向十年來持續參與街道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公安民警、人民調解員和律師進行了表彰;樓宇代表彙報了依託「平安商戶」聯盟,構建商圈平急轉換機制項目情況;居民白領以文藝演出的形式,表演了由南西司法所自編自導的矛盾化解情景劇《春風化雨》。

十年磨一劍,砥礪再出發。南京西路街道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新的起點,不斷將「福民模式」、「六心五早」楓橋式工作法運用到基層治理工作中,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依靠基層組織和廣大群眾,立足於預防、調解、法治、基層,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南西實踐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來源:上海靜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c83cf637dd11abb8bd9b0000f0f77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