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capitalwatch.com
踏入4月1日,在此前未能如期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之全年業績的企業,須按上市規則於今日起開始停牌。
港股業績高峰期結束,財政年度於12月31日結束的港股,按上市規則要求,須在3月31日或之前公布經審核年度業績。自3月起,多家公司都預告無法趕及限期前出業績,部分歸咎疫情影響核數工作、有關鍵事項需與核數師進一步審核,而預告4月1日起停牌。內房股成為重災區,中國恆大(03333)、佳兆業(01638)、融創中國(01918)、世茂集團(00813)都無法在限期公布業績,齊齊停牌。
從3月20日至今,已有約200份上市公告,與公司延遲發表業績公告有關。
4月1日開市前,有約50家股份公布停牌,除上述4家內房,中國奧園(03883)、花樣年控股(01777)、當代置業(01107)、陽光100中國(02608)和同系物管都宣布停牌。
從聯交所披露資料顯示,今早再有逾30家上市公司宣布停牌,當中不乏內房企業。
今早宣布停牌的公司名單包括:恆大汽車(00708)、世茂集團(00813)、當代置業(01107)、中薇金融(00245)、中國數碼信息(00250)、新海能源(00342)、海升果汁(00359)、高銀金融(00530)、貝森金融(00888)、灣區黃金(01194)、一元宇宙(01616)、佳兆業(01638)、澳門勵駿(01680)、普甜食品(01699)、花樣年(01777)、星字控股(02346)丶基石藥業(02616)、陽光100中國(02608)、奧園健康(03662)、中國奧園(03883)、榮萬家(02146)、愛得威建設(06189)、天韻國際(06836)、南海控股(00680)、彩生活(01778)、火岩控股(01909)、融創中國(01918)、天山發展(02118)、康寧醫院(02120)、合富輝煌(00733)、首創環境(03989)、華記環球(02296)。
港股停牌潮,涉及融創及世茂等多隻內房及物管股,不少是因為疫情影響審計工作、核數師辭任,以及經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等。
評級機構惠譽表示,延遲刊發財務業績或會加大融資壓力,中資房企下調評級的壓力加劇,亦可能反映公司治理及財務透明度有問題。
新城晉峰資產管理董事林嘉麒關注,部分停牌股份可能被質押,投資者的其他持股可能被迫斬倉,預計短期大市波動性會增加。
他又指出,部分內房審計工作的確受深圳及上海疫情影響,但很多本身已面對違約風險,停牌可能涉及債務到期,要與債權人商討。他說,無法預測停牌企業能否成功公布業績,停牌時間越長的股份,復牌後下跌機會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