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現在的孩子小學學的什麼,但作者小時候學過「司馬光砸缸」、「鑿壁偷光」、「頭懸樑錐刺股」等故事。長大後喜歡上了歷史,對這些小時候的崇拜的偶像一推敲,再一考證,頓時覺得以前的自己好傻好可愛。魯迅說:寧信書不如無書,魯迅還說:小編說的很對。但當作者了解了司馬光所做的事之後,作者真的好為這個人感到羞恥。
·司馬光和大宋王朝
任何時候,下場最慘的莫過於改革者。如果北魏王朝不是那麼極端地漢化改革,王朝也不會那麼快覆滅。
商鞅變法成功,結局死無全屍。戊戌變法,也是死的死,亡的亡。
變革不是好事嗎?既然是好事,為何每次變革都遭受那麼大的阻力,甚至要將變革者付出生命的代價?因為變革就會觸碰某些人的利益。
而在宋朝面臨那麼嚴謹的內外形勢下,唯有變革,唯有從根子上改變,才是趙家今後的唯一出路。
有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士大夫們想到了,也願為此做出努力,於是便有了王安石變法。而阻礙王安石變法的最大攔路虎,就是以司馬光為代表的保守派。
·司馬光砸爛了宋朝
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準備從上而下地進行一個系統化的,制度上的變革。如果王安石這次變革成功,極有可能將日落西山的北宋王朝再次新拉回到東方。
但這些改革,無疑觸動了以司馬光為代表的大士族之家的利益。於是,在神宗死後,王安石和他的變革,很快被司馬光這些人給踩在了腳下。
所以作者說是司馬光一手砸爛了宋朝的江山,也不算過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我國歷史上,有多少個司馬光?這些人有才嗎?絕對有才。比如明朝的劉大夏,以及後來的東林黨們。
歷朝歷代,在私人和家族利益面前,國家和民族利益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當司馬光廢除新政那一刻,大宋王朝就錯過了一次重生的機會。有人說,無論是王安石,還是司馬光,背後的真正力量都是皇帝。
就像秦檜背後的高宗,和珅背後的乾隆一樣。但作者搞不懂的是,就算如此,司馬光這樣的一個頑固派,為何還能成為諸多小朋友的偶像了呢?
作者最後好奇的是,司馬光到底真的砸過缸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