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熱銷啟示錄:中國品牌,理應有更廣闊的舞台!

2023-09-07     汽車葫蘆圈

十年前,中國汽車品牌們根本就不敢想像自己能打贏合資品牌。

但是,在汽車行業經歷了百年難遇的大變局後,中國乃至於全球汽車市場的劇情走向,發生了轉變。

2023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的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突破50%的大關;同時在2023年1-4月,中國汽車出口量超過140萬輛,這使得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從市占率與合資品牌平分秋色,再到中國車出口量全球第一,中國汽車工業已經步入高速度、高質量的發展階段。而在其中,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貢獻功不可沒。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也正在為民族汽車工業探索一條全新的道路。

仰望U8衝擊百萬價位

比亞迪「稱王」,是中國汽車品牌站起來的重要標誌

每一個強大的汽車市場,都有自己代表性的車企。

日系車,有本田、豐田這樣的代表企業;德系車,有大眾這顆大樹來支撐。

如今,中國汽車品牌正在變強。特別是在新能源領域,中國已然走在世界前沿。而在中國新能源領域,比亞迪率先扛起了大旗。

在2022年11月,比亞迪首次超過一汽-大眾,成為了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第一的車企。

進入到2023年,比亞迪也在持續突破。例如在上半年,比亞迪在中國市場收穫了車企、品牌雙料銷量冠軍,並且企業整體銷量首次進入到全球前十。而在下半年,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再次破紀錄。

比亞迪達成5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里程碑

基於這樣的成就,比亞迪成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代表。而比亞迪的崛起,也見證了中國汽車產業的崛起。

例如目前,我國量產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可達300Wh/Kg、驅動電機峰值密度功率可超過4.8kW/Kg、純電動乘用車百公里平均電耗下降到12.35kWh……這一系列的數據都表明,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準。據統計,在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國內市場銷售占比達到了79.9%。

比亞迪研發實力

可以看出,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不僅在國內完成了市場占有率的穩固提升,能直接與老牌的合資品牌們平分秋色。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也必將從「內卷」走向「外卷」,開拓出一條全球化競爭的新賽道。

高質量出海,「比亞迪們」在行動

目前,在中國的汽車市場,自主品牌的占有率越來越高。

毫無疑問,在國內的存量市場中,汽車內卷的現象將被加劇。其實在內卷帶來挑戰的同時,自主品牌也找到了全新賽道,這條賽道就是「出海」。

以上汽、奇瑞、長城、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車企們,將旗下的新能源車、皮卡、越野車、商用車等豐富的產品出口到全球各地。目前,中國汽車品牌已經在西亞、歐洲、美洲、澳洲等地快速發展崛起。

奇瑞在海外收到當地用戶青睞

作為「新能源出海」的代表,比亞迪更是展現出了中國速度。

目前,比亞迪已經進入到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新加坡等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今年的前七個月,比亞迪汽車的海外銷量達到了9.24萬輛,超過去年總和。

比亞迪ATTO 3在泰國獲得細分市場銷冠

而在9月開幕的德國慕尼黑車展上,中國汽車品牌們幾乎占據了1/3的乘用車席位。其中,比亞迪也在本屆慕尼黑車展亮相了包括騰勢D9、海豹、宋PLUS EV冠軍版、ATTO 3、漢、海豚在內的多款車型。在比亞迪的展台前,歐洲媒體和消費者也長時間駐足,展現出了中國汽車品牌高質量出海歐洲的實力。

比亞迪亮相慕尼黑車展

比亞迪等中國新能源車企的成功出海,不僅僅在於面向全球輸出了中國車。同時在時代更替、新能源大潮來臨之際,海外市場被越來越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所占領,也有望讓中國車企成為未來新能源領域的標準制定者,從而實現長期的市場增量發展。

比亞迪進入多國市場

不止要做「王者」,更要做「標準定義者」

未來,中國新能源車企必將大步向前,在全球汽車市場發光發熱。

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車企,要想在全球汽車市場穩居主流地位,需要的是產品優勢。而產品的優勢,則源自於技術的不斷更新與鞏固。

比亞迪5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發布會現場

就拿比亞迪來說,這家中國新能源車企,通過「技術魚塘」的理念,在底層邏輯中就具備了先天性的優勢。

在最近的12年時間裡,比亞迪有11年的研發投入都超過了當年度的凈利潤。這樣持續性的技術投入,也讓比亞迪獲得了強大的技術支撐。諸如e平台3.0、易四方、雲輦等一系列的代表性技術,使得比亞迪在產品端獲得了優勢。

比亞迪實現技術升級

這樣的產品優勢,也打造出中國新能源的一張名片,在新能源領域進一步領先外資品牌。

當然,隨著自主品牌全面發力向上的窗口期來臨,再加上自主品牌的技術累積完成,眾多自主品牌也在依託體系力的優勢,加快海外布局。

比亞迪實現技術升級

目前,多個國內車企,都在海外建立了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為自主品牌高質量出海提供進一步的保障。例如比亞迪,就在7月宣布將於巴西建立3座生產工廠,組成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在比亞迪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落成後,中國新能源車的出海也將獲得更大保障,同時也將推動海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比亞迪出口車下線

隨著自主品牌們這一系列的出海動向,未來的全球新能源市場也將多一抹「中國紅」。而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新能源逐步在全球掌握話語權,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標準,也將由中國車企來主導。當我們掌握了市場標準後,也意味著中國汽車產業真正完成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

結語:

其實對於比亞迪這樣的車企來說,銷量突破、市占率提升,只是一個新的開始。

因為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民族汽車工業正在經歷從大到強的轉變與蛻化。而比亞迪這樣的自主新能源車企,也肩負著推動自主汽車工業發展的重擔。在比亞迪的一步步規劃中,將以技術為驅動力,以銷量為階梯,完成向世界級車企的轉變。當然,在自主品牌全面發力向上的窗口期中,我們也看到比亞迪與自己的終極目標,越來越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b1aa1484360137dacc110cb92ac4b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