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朋友嗎?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
偶像練習生,想必你可能在電視上見過,但科普偶像練習生,你見過嗎?你了解嗎?你熟悉嗎?沒有的話,不要緊,今天咱們就來認識一下他們。
科普偶像練習生是科技館行業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類人群,他們從科技輔導練習生做起,歷經種種訓練,參加各種比賽,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成為一代科普偶像大咖。
想深入了解他們的成名之路嗎?現在正好是個機會。這不,2019年全國科技館輔導員大賽分賽區選拔賽剛剛在全國各地落下帷幕。今年的大賽有哪些亮點呢?讓小編來給你一一盤點。
亮點一:規格高
本屆大賽首次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科技館和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科技館專委會承辦,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獨家公益支持。
亮點二:規模大
本次賽事規模擴大,分賽區選拔賽由4個調整為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新疆建設兵團以及港澳台地區選拔賽。大賽共由31個分賽區參與,包括21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185家科技館、498名輔導賽選手、248個科學表演項目,賽事覆蓋面和參賽規模均創歷屆之最。
亮點三:規則新
本屆大賽聚焦展品輔導和科學表演兩個項目,展品輔導突出教育活動設計和現場主題輔導;科學表演則更多鼓勵項目內容、形式及手段創新。
那麼,科普偶像練習生們在比賽中的表現又如何呢?話不多說,下面小編就帶你直擊比賽現場。
展品輔導賽
先到展品輔導賽各分賽區的現場看看。展品輔導為個人賽,考察選手輔導基本功與綜合素質,本屆大賽還新增對輔導員教育活動策劃能力的考察和培養,重點分單件展品輔導、輔導思路解析和現場主題輔導三個環節。
單件展品輔導是傳統項目,在本環節中參賽選手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將展品從操作到原理再到應用抽絲剝繭、層層展開,藉助黑板和畫筆將展品中蘊含的深奧科學原理深入淺出地闡述出來。
輔導思路解析是本屆大賽新增環節,也是亮點之一,對選手平時開發教育活動的實戰經驗以及綜合素質要求極高,主要考察選手開發教育活動的能力。選手們不僅要給出清晰的思路,可執行的活動方案,更要注重創新點才可以拔得頭籌。
現場主題輔導環節,也是首次在本屆大賽中亮相的環節,對選手的知識儲備量以及臨場應變能力有著極大的挑戰。該環節要求入圍選手根據獲得的輔導材料,在指定區域選擇展品進行講解,鼓勵串講,並設計一條合理的輔導線路向輔導對象開展現場輔導及互動活動。
這一環節是在之前的抽取展品現場串講基礎上進行的升級,要求選手在講解時要有良好的對象感、清晰的路線設計思路以及應變能力,難度大大增加。本環節與日常展教業務實際情況更為貼合。
科學表演賽
再到科學表演賽的現場去逛逛,那裡更加精彩。科學表演賽為團體賽,分科學實驗和其他科學表演兩個項目。
其中,「科學實驗」是科技館的基礎教育項目,要求貼近展廳內實際需求,符合展廳操作和安全規範,有相應實驗或製作過程,展示明確的科學原理。輔助道具的簡化對於實驗本身內容的選材、趣味性、科學性以及表演者的表現力要求極高,這一環節更重要的考察點是實驗本身要更加適合在科技館表演台真正的實施表演。
「其他科學表演」指除科學實驗之外的表現形式,如科普劇、科學秀和表現科學內涵的歌舞、詩歌朗誦、相聲、脫口秀、童話故事等活動形式,有較強藝術表現力,鼓勵形式和手段創新。這一類項目對趣味性、觀賞性、創新性要求很高。
各分賽區在此環節都有不俗表現、亮點紛呈,像雲南賽區的《見習燈神》,選手巧妙將科普與舞台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創新結合;北京賽區《聲入人心》則首次使用了擬音的手法,通過趣味性極強的表演和內容為觀眾直觀展示了聲音的奧秘。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也被我們科普偶像練習生精彩的表現驚艷到了。再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各賽區脫穎而出的練習生們,將會參加11月份在山西省太原市舉辦的2019年全國科技館輔導員大賽總決賽。究竟總決賽上他們會有哪些不俗的表現?最終誰又會晉級成為今年的科普大咖呢?
龍城太原11月,八方風雨會晉祠,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
中國科技館展覽教育中心行業協作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