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落伍了!歐美跨級打比賽已成潮流,國內教練還把28歲當年輕球員

2024-08-14     弄月公子

中國男籃這幾年之所以走下坡路,除了球員本身實力不濟,其實也和教練員的一些落後觀念有著極大的關係。

這一點,喬爾傑維奇在此前擔任國家隊主帥時,確實看得很透徹,他對於年輕球員的概念是15、6歲,就拿他自己來說,早在喬爾傑維奇16歲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職業生涯首秀,然而對於中國教練員甚至是對整個中國籃球界來說,像楊瀚森這樣已經19歲的球員,才能夠被稱之為「年輕球員」。

國內教練員對於年輕球員的概念,確實與洋帥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此前解立彬在執教首鋼的時候,竟然把已經年滿27歲的張才仁視為年輕球員,如此荒謬的理念,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教練員的一個縮影。另外今年海外拉練,郭士強打著鍛鍊年輕球員的名號,卻重用高詩岩、祝銘震這些已經28歲的嫡系,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就像媒體人Starxia澳洲籃球所說的那樣,現在讓年輕球員組團「越級挑戰」,是目前各國普遍進行的項目,比如日本就在今年對岸寶島舉辦的瓊斯杯上,派出了U23國家隊,最終獲得第六名的成績,而澳洲U18選拔隊也在前不久上海明日之星的比賽中,拿到了第三名,澳國體U18參加一整季的NBL East名列第四名。

雖然他們輸了現在,但卻贏了未來,讓這些年輕球員早早感受一些更高強度的比賽,對於他們職業生涯的發展絕對是有利的。

所以,當我們還在沾沾自喜,自我陶醉於取得眼前的好成績之時(就像2年前的中國女籃),殊不知其他國家早已經在布局未來。田忌賽馬的故事從中國發源,卻被老外研究得如此透徹,這也確實是中國籃球的一種悲哀。

如今的中國男籃,可能很少再聽到當初蔣老爺子那句「贏了算你們的,輸了算我的」這樣大義凜然的話語,太過重視眼前的戰績,而忽略了未來的發展,再加上教練員的理念已經落後於世界籃球,就連最基本的「年輕球員」概念都如此模糊,中國籃球淪落到如今這般田地,某種程度上也只能說是咎由自取了。

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如果接下來這些決策者、教練員的思想觀念仍然沒辦法糾正過來,屬於中國籃球的黑暗期,恐怕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add2387c65a31fb0e82b5e1bbc571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