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復工壓力大易患腸胃疾病,居家自測就能排查消化道腫瘤

2020-04-17     都市快報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動」,通過倡導政府、社會、個人積極行動起來,提高全社會癌症防治意識,有效遏制癌症帶來的社會危害,切實降低癌症疾病負擔。

今年伊始,隨著新冠肺炎暴發,很多人長期居家,生活方式由此發生了改變,腸胃疾病也悄悄找上門。飲食作息不規律、運動量驟減,不僅導致體重增加,還易出現腸胃不適等諸多健康問題,嚴重可導致消化道腫瘤。

「宅一族」久坐傷身

消化系統容易感染多種病毒和細菌

病毒、細菌經消化道進入人體後會引發很多疾病,消化系統感染細菌、病毒後,可能以某個器官為主,也可能蔓延至全身,切記不可大意。

比如一些新冠肺炎患者就是先以消化道症狀首發,對此,消化系統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通常表現在肝臟和胃腸道,肝臟感染可能出現類似肝炎的症狀,比如食欲不振,胃腸道感染則會引發腹瀉。

疫情期間,很多人長期居家,但是專家表示,偶爾「宅」一下有助緩解壓力,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很可能「宅」出問題。「宅人」最常見的問題是三餐不定,餓了往往點外賣、沖泡麵、吃零食度日。這些食物多數含有大量的糖和脂肪,久而久之不僅誘發超重和肥胖,還容易損害腸胃,造成多種腸胃疾病,比如胃食管反流等。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於胃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適症狀或者併發症的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主要有胃灼熱、反酸,還有一些非典型症狀,比如胸痛、上腹部疼痛、飽脹、噯氣、咳嗽、咽喉症狀等。胃食管反流會影響工作、睡眠和飲食,甚至會癌變。

「上班族」復工壓力大,腸胃易出血

對於大部分上班族而言,每天處在緊張工作中,尤其在復工這段期間,企業和員工都在面臨巨大壓力,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也在發生改變,白天吃飯匆匆解決,晚上加班到深夜。由於人體胃液的正常分泌被打亂,影響到胃功能甚至傷害胃黏膜,久而久之,「胃疼」就成了上班族的家常便飯。一項調查顯示,92.3%的人曾出現胃不舒服的現象。醫院門診經常遇到有人胃疼,因為不想影響工作,就一直扛著,直到消化道出血才到醫院看病。

腸胃出血是消化疾病的主要症狀。人體消化道指的是從食管到肛門的全部通道,在臨床上將其分為上下兩個部位,上消化道指的是十二指腸以上的器官,而下消化道指的則是十二指腸懸韌帶以下的部位,包括了直腸、結腸等部位。也就是說無論消化道哪一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消化道出血。

明血不可怕,隱血隱患大

居家自測及時預防腸胃出血

當腸胃發生炎症、潰瘍、息肉、結核、腫瘤等病變,排便時往往會帶有少量出血(隱血),便隱血是強有力的胃腸疾病「預警信號」,尤其是消化道腫瘤,腸癌早中期尤為常見,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還會有拉血、血液黏稠樣大便等多個異常。

「噗噗管」是一款由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鄭樹教授團隊歷經40餘年的研究探索,聯合諾輝健康創新研製的腸胃出血自測器,採用免疫膠體金法檢測原理,用戶可居家自測糞便,5分鐘內快速顯示結果,如果發現腸胃出血,及時就醫檢查,提早發現腸胃疾病。

2018年,「噗噗管」被寫入《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和《防癌體檢規範專家共識》中,對於經常胃痛、腹脹、腹瀉、便秘、腹部包塊、消化不良、排便習慣改變、反覆出現惡性貧血、不明原因消瘦等人群,或有腸癌家族史的腫瘤高風險人群,專家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便隱血檢測,減少腸胃疾病及腸癌的發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_E2iHEBiuFnsJQVt4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