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濁清
火星還「活著」?NASA首次監測到火星地震波!重拾對火星的希望
火星一直是人們最關注的一個星球,這是因為火星和地球是如此的相似,因此很多科學家在探測到火星之前,都會認為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一半,火星地貌與地球如此相似,有高山、平原、峽谷、甚至是南北極。
正因為火星上有很多讓人覺得有生命存在的象徵,所以早在1962年人類就發射了第1顆火星探測器,只是這次探索以失敗而告終,但是失敗擋不住人們對火星的嚮往,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火星已經規劃了40多次的探測計劃。
只可惜的是,通過探索和研究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並沒有生命跡象,這個消息讓人失望,但是科學家們並沒有放棄去尋找,因為火星在太陽系中應該算是適合人類生存的第二星球,如果放棄火星,那其他星球也不用想了。
就在最近,科學家們捕獲了一組來自火星的地震波,這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探測器,它聽到火星上的微弱震顫,要知道這是地球人首次在另一個星球上探測到這種微震,這個來自5000萬公里外的發現引發了全球媒體的關注,也再次點燃了人們對於火星的希望。
洞察號在2018年11月登陸火星,它的任務就是研究火星內部結構構成,這次探測到的火星地震是洞察號迄今為止最為重大的發現,這個發現讓科學家們確信火星內部還沒有完全「死寂」!
雖然這個地震波十分的微弱,但是這確確實實是一個重大的發現,科學家不知道是什麼內部活動觸發了這些振動,要知道地球上的地震是因為板塊運動引發的,而火星和地球不一樣,火星沒有板塊構造,所以它的地震是在火星內部冷卻收縮的過程中產生的。
洞察號想要搞清楚火星的內部結構,必須結合其他的探測方法,因為這次所獲的信號十分的微弱,並且信號還夾雜著其他的嘈雜聲,這些嘈雜的聲音沒有辦法告訴科學家有關火星內部結構的任何信息,但是卻對人類探索火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從今以後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誕生,那就是「火星地震學」。
如今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研究火星地震波,想要了解造成火星地震的確切原因,並且通過這次地震,進一步分析火星的形成演變,以便更好的增加人類對於地球等行星的了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XD9QnMBd4Bm1__YQw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