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歷史的「三八大蓋」

2019-07-21     兵哥有話說

三八式步槍,想必軍迷們都有所了解,它作為日軍的主要槍械,並被我國士兵稱為「三八大蓋」而名聞遐邇。

可以說,我們在任何一部抗日神劇中,都能夠見到它的身影,三八大蓋和王八盒子,無疑是我們心目中最經典的抗日戰爭時期的武器了。

不過三八大蓋更為出名,畢竟是作為日軍槍械的象徵,在抗日戰爭中,也是八路軍最常繳獲的武器。雖然我們的先輩們也曾繳獲過恨過日軍的戰利品,但是,還是屬三八大蓋最為顯眼。

琳琅滿目的戰利品,不知三八大蓋是否是最值錢的武器,這種專門給日軍設計的槍械,威力迅猛,在當時的步槍行列中,也可為佼佼者。

三八大蓋的前身是德國的毛瑟步槍,但是毛瑟步槍太長後坐力太大,不適合身材矮小的日本人作戰使用,所以三八大蓋是德國毛瑟槍的改制班,不得不說,日本人在沒有詳細圖紙信息的情況下,做出來的槍械卻在此後40年左右的時間裡,一直被士兵們歡迎著,可見其工藝技術的強大。

三八大蓋在早年期間,還不是「大蓋」的樣子,那時它叫做三十年步兵銃。但是其槍枝故障出現的很多,一旦槍身進入風沙,會經常卡殼或者撞針無故擊斷,整支槍顯得有點脆弱,保養起來也只能拆開保養,費時費力。

於是,日本的設計師針對其脆弱的點,整體改進了槍枝,在槍機的表面增加了一個防塵蓋,並且簡化了槍機,使其使用起來更加簡單順手。

值得一提的是,改良後的三十年步兵銃正好是在天皇年號的第三十八年,隨即,這把槍這被成為了三十八式步兵槍,也就是所謂的-三八大蓋。

三八大蓋自從研造服役之時,就成為了日軍主要的制式步槍,直到二戰結束,三八大蓋才緩慢地一點點退出了歷史戰爭的舞台。

再次直觀地了解三八式步槍,它的槍管長度比德國毛瑟槍要長,安上刺刀之後近身戰鬥也能夠很吃香,簡化的槍機讓作戰的士兵更加迅速的射擊戰鬥,顯得性能優越、強勁。

雖然在日軍投降後,我國士兵俘獲了大量的三八式步槍,但是三八式步槍的收藏價值是值得肯定的,它不僅僅是日軍制式步槍的象徵,也是我國軍人奮勇抵抗外來侵略者,贏得勝利的標誌。

曾經聽老人們說,要想繳獲一把三八大蓋,得付出一兩個人的性命才行,在戰場上只有犧牲才能繳獲此槍,是戰士們浴血奮戰換來的武器,得之不易,才換回了戰爭的勝利!

不知有多少位老兵還在保留著這支「三八大蓋」,一直銘記著刻骨銘心的歷史,不忘過去,努力向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O-eRmwB8g2yegNDPk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