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網上還能看病,不用出遠門,省錢還省力,現在社會進步太快了。這醫院,真中!」近日,鄧州高集鎮79歲的吳大爺提起鄧州網際網路醫院連連稱讚。
疫情期間,吳大爺間斷髮熱咳嗽半月,於2月6日就診於高集衛生院,隨後轉至鄧州市人民醫院,醫生排除新冠肺炎並給予對症處理於2月17日好轉出院,出院後一周因症狀反覆再次入住高集衛生院。
鑒於特殊時期出行不便,高集衛生院提前與鄧州網際網路醫院聯繫,預約時間對吳大爺的病情進行複查及會診。隨後,鄧州市人民醫院呼吸心內科主任姚敏與高集衛生院醫生吳雲鋪共同完成了一次遠程會診,雙方對病情及治療方案進行反覆溝通,最終為吳大爺制定了最佳診療方案。
近年來,鄧州市人民醫院以「網際網路+」為手段,以做強專科建設為核心紐帶,以醫共體建設為抓手,探索施行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1+1+N」緊密型醫共體服務模式。在國家醫改政策建設方案的指導下,於2017年創建了鄧州網際網路醫院,通過網際網路設備,連接線上29個省市的2400家三級醫院,7240多組專家團隊,26萬名醫生,橫向連接全市各級醫院、醫生、患者,可實現預約挂號、在線問診、遠程會診等功能,構建起全市「市(縣)、鎮(鄉)、村一體化」的分級診療網際網路平台。
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牽動著無數人的心。鄧州市有7個鄉鎮與湖北接壤,還被列為Ι類管理區域,全市人民「非必要,不外出」,城鄉各大路口、入市口等均設置防控檢查點,醫院成了高危區域,大量非急症門診關閉,給各類慢性病患者、需要複查的患者造成不便。此種形勢下,鄧州網際網路醫院圍繞新冠肺炎開通了在線諮詢、智能診斷、遠距離探視、遠程會診等業務,為廣大患者提供了便捷,架起了患者、醫院、配送「無接觸式」就醫橋樑,許多患者開始轉向線上問診,老百姓切實享受到了「網際網路+」帶來的就醫便利。
「醫生,我最近一直咳嗽不見好,不知道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很害怕。」「不要著急,跟我詳細說說你的情況……」
疫情期間,群眾張某在趙集衛生院與鄧州網際網路醫院現場連線。鄧州市人民醫院呼吸心內科醫生井泉在了解他的病況後,給他提出了改變用藥的建議。一周後,張某的病情就好了許多。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是網際網路醫共體的優勢。自2017年成立以來,為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在綜合醫療中的作用,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和醫療服務整體效率,鄧州市網際網路醫院院先後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建立遠程協作關係,使我市危重症患者可以通過遠程會診獲取大醫院專家的診療意見,極大滿足了鄧州市危重患者的診療需求,更大程度上增加了治療希望。
「通過遠程會診,一線醫院的專家醫生便可對患者病情進行研判,給出治療建議,不僅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療,同時我們也增加了跟專家交流的機會,學到了更多最新的醫學知識,實現了醫患雙贏。」該院神經內科主任柴東河翻開他與全國各地名醫交流的小冊子,裡面記錄的全是治病就醫的「乾貨」。醫院網際網路化,不僅降低了群眾求醫問藥的經濟和時間成本,也通過輔助診斷決策等幫助基層醫生提高了服務能力和水平。
自疫情發展至今,鄧州網際網路醫院以「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模式服務基層醫生和患者,累計開展遠程會診、遠程影像診斷、線上問診等醫療服務群眾800餘人次。
「網際網路醫院的存在,不僅打造了線上線下診療一體化服務,更重要的是促進分級診療落地,打破了當前實施分級診療存在的瓶頸,破解了基層醫療服務質量難以滿足群眾的難題。下一步,我院將進一步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縣域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補齊醫療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滿足群眾多層次、差異化的衛生健康服務需求,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提高群眾的獲得感。」該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HUTWXEBnkjnB-0zq4F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