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馬會大樓。
擁有數百萬本港馬迷的香港賽馬運動不僅是城中盛事,在國際上亦以公平、公正、公開享負盛名。成立於1884年的香港賽馬會每年數千億港元的收入,使它得以每年為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庫房貢獻數百億港元,成為香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構,也是香港主要僱主之一。
不少內地人可能錯以為香港賽馬會是一家有股東的公司,唯利是圖,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新世紀體育從香港賽馬會獲悉,馬會是一家保證有限公司,並無股東,它由董事局領導,董事局共有12位成員,他們均義務任職,並無收取酬金,董事局成員同時出任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信託人。
這意味著,香港賽馬會董事局領導層是沒有私利可言,他們須盡心盡責,保證這個由香港特區政府授權運營的世界著名體育品牌在保證廉潔的同時,取得更多的營業收入,充實特區政府的「錢袋子」,並對慈善事業進行大手筆投入。
香港賽馬會對於從事賽馬活動人員的誠信及專業操守,一向深感自豪,其慈善信託基金位居「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機構」之列。可是,由於賽馬運動牽涉龐大金額,某些人難免利令智昏,做出欺詐、貪腐等違法行為。
長期以來,為保證香港賽馬運動的公正、廉潔,保護特區政府最大的「錢袋子」安全和香港最大慈善基金的良性運營,「反貪之虎」廉政公署與包括警隊「蛀蟲」、外圍賭博集團、馬會腐敗分子在內的不法分子進行了堅持不懈的鬥爭。
當然,這種鬥爭經歷過曲折、反彈,也收穫著香港廣大市民的嘉許,個中內幕鮮為人知,新世紀體育走訪賽馬界名流,並從廉政公署等權威機構獲得了大量一手資料,其所反饋的鬥爭內幕觸目驚心,令人喟嘆。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與馬會主席周永健在賽馬場。
自1974年成立以來,廉政公署為香港帶來了巨大改變,令香港由一個貪污肆虐的城市,演變為躋身世界前列的廉潔之都。廉署能夠取得今天的成果,端賴於採用「三管齊下」的策略,結合執法、防貪、社區教育,全方位打擊貪污。
香港的貪污問題存在已久。據廉政公署披露,1974年以前,貪污十分猖獗,甚至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想要什麼,都要付出代價,如想要取得牌照、獲得公共服務甚至借用醫院的一個廁盆,都非要付黑錢不可。即使在商界,以私下提供回佣的方式行賄,都是司空見慣。社會深受其害,市民對貪污的容忍度已將近到達極限。
廉政公署指出,當時,調查貪污是皇家香港警務處反貪污部的職責,但當時的警隊本身就充斥著集團式的貪污活動。1973年4月,警隊收到線報,指總警司彼得葛柏將巨額款項匯往海外,調查隨即展開。搜集到的證據清楚顯示,葛柏所擁有的資產遠超其官職收入。然而,葛柏在接受調查期間竟然逃離香港。
涉嫌貪污的總警司在接受調查期間逃離香港,激起了公憤,飽受貪污禍害的香港廣大市民終於忍無可忍,紛紛上街抗議,促使政府成立一個委員會調查事件。
如今的香港警隊是一支愛國、愛港、廉潔的團隊,備受國民尊敬。
據廉政公署《反貪歲月40載》披露,該委員會負責人百里渠爵士提交了兩份報告書。首份報告書探究了該名高級警官如何在受查期間逃離香港,而第二份報告書則審視了香港社會各階層的貪污問題。百里渠爵士特別提到警務處、勞工處、工務司署和交通處幾個政府部門,表示「接到相當多指稱貪污的消息,而且有些是很大規模的」 。
《反貪歲月40載》稱,當時公職人員貪腐成風,以「集團式貪污」最為人詬病,這些公職人員聯群結黨,同流合污,一般是透過中間人收受和攤分賄款,在各部門中,以警隊的集團式貪污最為猖獗。
百里渠爵士提出了多項關於修改法例和作出檢控時舉證責任的建議,並探討應否成立一個獨立機構專責反貪。有關當局根據百里渠爵士的建議修改了法例。同時,政府認為香港須設立一個嶄新、獨立的調查機關,打擊公、私營機構的貪污。
有關成立廉政公署(廉署)的法例草擬工作隨即展開。1974年2月15日,廉署應運而生,該年正值虎年,廉政公署亦被譽為「反貪之虎」,「反貪之虎」的自謂亦在廉政公署的文件中密集出現。
廉署是一個完全獨立於警方,又不隸屬公務員架構的執法機關,獲賦予廣泛調查權力並只向當時的香港總督負責。廉署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對貪污採取零容忍的態度,致力於肅貪倡廉。
廉署第一發「重彈」打向匿藏英國的貪官葛柏,並將他引渡回港。在廉署成立一周年之際,葛柏被裁定貪污罪成,判處4年徒刑。
TVB新劇《廉政行動2019》新聞發布會。
同年,吳思遠執導《廉政風暴》,片中影射了廉署如何打擊葛柏、韓德和跛豪等案件,首開香港寫實警匪片之先河,其後大批警匪電視劇集不斷湧現,關於廉政公署的系列影視劇目亦不斷呈現。
至1976年,廉署執行處雷厲風行地打擊公務員體系內的集團式貪污,尤其是警隊。《反貪歲月40載》披露,首任廉政專員姬達爵士指,當時涉及警務人員的貪污集團是「令人髮指」的,且與黑社會關係密切;他續稱:過去本港貪污最猖獗的時期,貪污集團每年搜刮數以億計的錢財,實在令人震驚。
執行處於1976年成功偵破銅鑼灣警署有組織貪污案,證實駐守該警署的分區警司和助理分區警司與其他人組成貪污集團,向色情和賭博集團經營者以及毒販收規。同一年,執行處又成功搗破警隊內另一個龐大的貪污集團,案情指,約有40名警務人員向小巴、無牌的士和貨車司機索取款項,作為不檢控他們違例駕駛的報酬。最終,13名警務人員被裁定罪名成立,判處監禁。
此外,其餘多項針對警隊貪污的調查行動亦取得顯著成果,當中涉及警察機動部隊以及灣仔、尖沙咀和旺角警署內多個貪污集團。
劉青雲、張家輝出席《廉政風雲》發布會。
1976年8月,毒品調查科在調查一個活躍於油麻地的大型販毒集團時發現一些記錄,顯示有人曾向使用化名的警務人員和其他政府部門職員行賄,以求獲得包庇。廉署遂展開調查,並於1977年9月拘捕了87名警務人員,他們涉嫌收受與該販毒集團有關的賄款。調查結束後,18名警務人員和另外3名公務員被裁定罪名成立。
至1977年初,廉署執行處已對18個涉及警務人員的大型貪污集團展開調查。《反貪歲月40載》記載,當時,警隊對廉署深感怨憤,士氣低落。1977年10月,超過140名來自三個不同分區的警務人員因集體貪污被捕。同月,警隊中再有34名貪污分子落網。
香港警隊舉行了一連串的抗議集會,要求廉署停止對警隊的調查,雙方矛盾終於到達臨界點,廉署針對警隊的調查引起了數百名警察在警察總部聚會。
《反貪歲月40載》稱,當時,一眾警務人員在警察總部進行了一場大型示威活動,部分休班警務人員隨後遊行到廉政公署執行處總部,企圖衝擊執行處辦公室;他們更威脅發動警察罷工,令人憂慮香港的法律和治安將面臨徹底崩潰。
因此,時任港督特別頒布了今日為人熟知的局部特赦令,試圖緩和當時的緊張局面。他向立法局發言時表示:「我們從沒想過要一個不漏地檢控每一個曾經犯事的人,不管他們犯的是什麼罪……我們應為香港的公務員揭開新的一頁……除了一些例外情況,只要曾經犯事者願意洗心革面,重歸正途,廉署對其昔日所犯罪行一概既往不咎。」
局部特赦令成功安撫了當時人心惶惶的警隊。廉政公署表示,局部特赦令成了貪污調查的一道分水嶺,一方面對部分昔日的貪污罪行既往不究,同時又向私營機構和曾經貪污的公務員表明,從當刻開始,他們應當克守本分、廉潔奉公。
2019年,香港警隊成立175周年大匯演現場。
並非人人都贊同時任港督頒布特赦令的做法。廉政公署指出,當時廉署人員的士氣受到嚴重打擊,市民都憂慮廉署即將關閉。一項民意調查亦顯示,市民對政府致力打擊貪污的信心已有所動搖。
鑒於此,首任廉政專員姬達爵士特意召開職員會議,併到訪廉署各分區辦事處,向員工保證廉署會繼續全力反貪。廉署在隨後數年偵破多宗案件,成功將不法分子繩之於法,令公眾恢復了對廉署的信心。
在廉政公署成立之前,由於警方打擊不力和馬會制度不完善,坊間對賽馬運動中存在的操縱賽馬比賽的相關傳言甚囂塵上,但還是曝出了對馬下毒、操控比賽的系列醜聞,尤其以「彭利來毒馬案」等知名。
當時,許多從馬匹採集的樣本揭示了「砷」的存在,香港賽馬會一獸醫肯定純血馬「黑旋風」是被毒後才參賽的,遂報案,警方介入拘捕多人。1971年8月,騎師彭利來與馬夫等另外五人被控串謀向馬匹下毒及詐騙投注者,被全部裁定罪成。官方認為,有53匹馬被毒,一些賽馬甚至被毒好幾次,涉及88場賽事,橫跨兩年。
離譜的還有「楊玄龍毒馬案」,據稱這位名喚楊玄龍的馬夫,在賽前給一匹次日比賽的賽馬服下瀉藥,妄圖不讓這匹熱門賽駒在大賽中奪冠,不料瀉藥下得太多,這匹馬陣前倒斃,輿論譁然。
廉政公署成立後,香港馬會的足彩、馬彩等收益日趨豐厚,針對馬會足彩、馬彩的非法行徑不時曝出,「造馬」手段由「毒馬」發展至拉騎師等馬會職員「下水」、外圍集團式運營下注、賄賂警員庇護非法賭馬等,手法層出不窮,受到了廉署的針對性打擊。
香港沙田馬場,騎師策騎純血馬在比賽中。
香港賽馬會嚴格控制馬匹擁有權和賽馬活動,以維持賽馬活動的公正。任何馬會會員如欲取得出賽馬匹擁有權,必須向馬會申請許可購買馬匹,而馬會會在馬匹周年抽籤時,考慮會員的申請。有些馬會會員接連申請失敗,其原因只有馬會內部知道。
1997年底,一名任職政府的馬會會員受到懷疑。他早前購得一匹出賽馬,但情況顯示該匹馬可能是他人提供的賄賂。經調查後,廉署發現該名政府人員與一名從商的馬會會員安排「台底馬」,皆因該名商人在過去幾年的抽籤中均告失敗,所以借該名政府人員的名義申請,並在申請成功後提供購買和飼養馬匹的金錢。
所謂「台底馬」,是指由某人名義上「擁有」卻由另一人控制和支付有關費用的馬匹,而這種安排未為馬會所知和同意。如果一場賽事中有多匹「台底馬」出賽而它們是由某些人所控制,便很容易出現「造馬」情況。在這宗案件中,該名商人被控串謀詐騙香港賽馬會,罪名成立。
香港賽馬會會員非富即貴,馬會會籍一向被視為社會地位、名望的象徵,一些人為加入馬會,不惜鋌而走險,行賄或製作假資料等等,無所不用其極。當然,個別涉黑的人士為漂白身份,亦躍躍欲試。
廉政公署發現,一名馬會榮譽遴選會員由於可以推薦他人成為馬會的全費會員,一名中間人於是接觸他,表示一名已是賽事會員的女士希望成為全費會員,並安排兩人會面。該遴選會員履行承諾,因索取及收受賄款合共45萬港元以協助他人申請成為馬會會員,被廉政公署拘捕,在區域法院被判入獄兩年。在另一案件中,一名商人為申請馬會會籍提供25萬港元賄款,在區域法院被判入獄兩年。
新世紀體育發現,香港馬會已經有多名榮譽遴選會員被廉署查處。1998年,一名82歲的馬會榮譽遴選會員被控串謀收受15萬港元賄款,作為推薦一名老闆成為馬會會員的報酬,被判入獄8個月,其馬會會籍亦被馬會撤銷。
對諸多名流來說,成為香港馬會會員、馬主並奪冠,是一種榮耀。
2008年,廉署接獲投訴,稱有市民在申請成為馬會會員的過程中,有人收受利益。廉署C組調查隊跟進,於11月落案起訴馬會一洪姓榮譽遴選委員等4人,指他們就多項馬會會籍申請分別涉嫌貪污及欺騙,其中洪涉嫌收受40萬港元,作為推薦申請人和協助加快處理申請的酬金。
廉署還指控,一名伍姓會計師涉嫌向馬會遴選會員提供36萬港元,作為協助或支持伍申請為馬會會員的酬金。另一黃姓商人涉嫌向馬會一名董事及一名遴選會員提供5萬港元及20萬港元,作為協助或加快會籍申請的報酬。而一名劉姓經理則涉嫌虛報資料以取得馬會的會員服務。
2011年5月,廉政公署起訴一名馬會遴選會員及3名馬會會員在會籍申請中貪污及詐騙,7月,又落案起訴一名香港賽馬會榮譽遴選會員及另外2名人士,控告他們就會籍申請涉嫌串謀詐騙。
香港馬會是香港特區政府惟一授權的賽事運營機構,非法外圍投注可讓不法分子獲益巨大,嚴重影響了政府稅收及馬會收益,騎師作為賽場上純血馬的執韁人,對賽事結果影響極大。在世界各地,騎師參與作弊並操縱賽果,在外圍攫取巨額投注收益的事情屢有曝出,香港亦不能例外。
香港一名騎師在奪冠後擁吻。騎師對賽馬結果影響巨大。
廉署發現,一名商人要求馬會兩名見習騎師影響他們所策騎的馬匹在陣上的表現,甚至在賽事中妨礙其他參賽的馬匹競跑。二人同意參與控制賽果,分別收受15萬港元及20萬港元,作為在兩場賽事中「造馬」的報酬,並令他們策騎的馬匹在賽事中三甲不入。上述騎師後來被廉署落案起訴, 二人均承認控罪。
一名馬會聘約騎師與另外三人串謀收受非法利益,即接受免費投注及來自賽馬的派彩獎金,作為提供賽馬「貼士」和在賽馬時以符合該等「貼士」的方式來策騎的報酬。廉署人員拘捕他時,在他身上搜到25萬港元現金,其被裁定貪污罪名成立,判囚2年半。
在一起貪腐案中,廉署懷疑馬會2名騎師及4名馬會職員收受非法外圍馬經營者提供的利益,作為提供馬匹出賽資料及操控賽果的報酬。經過調查,廉政公署於2001年2月收網,將包括騎師易根、霍達在內的17人拘捕。
那麼,騎師是如何參與「造馬」呢?也許,從廉政公署對冠軍騎師霍達的指控可以看出端倪。
2002年1月16日,霍達策騎大熱門馬「電子金龍」,在跑馬地馬場出戰第七場賽事,結果跑了季軍,另一匹被視為較冷門的馬匹「通勝」則跑獲冠軍。廉政公署指控霍達舞弊,阻止「電子金龍」勝出及未盡全力策騎,為自己或任何未知身份的他人謀求利益。
香港馬會會員多是社會名流。圖為馬主李嘉欣與老公許晉亨在馬場。
2006年7月,廉政公署展開代號為「連城訣」的大規模打擊非法外圍馬行動,搗毀一個非法外圍馬集團,拘捕包括馬會騎師萬成等在內的7人。
廉署調查顯示,騎師萬成涉嫌直接或透過多名中間人,收受多名非法外圍馬經營者及投注人士的利益,以提供有關他在多項賽事中所策騎馬匹的「貼士」。
2019年11月,廉署展開名為「鐵三角」的行動,拘捕21人,當中包括2名香港賽馬會助理練馬師及4名馬房職員,懷疑他們涉及貪污,提供賽馬的相關保密資料,以協助經營非法外圍賭博及操控馬匹。
一些警隊「蛀蟲」因涉及非法外圍投注受到了廉署的打擊。例如,「反貪之虎」接獲貪污舉報,指有警務人員涉嫌包庇非法外圍馬活動,遂展開調查,並於2000年6月展開搜捕行動,拘捕18人,其中包括一名退職高級警司、一名現役高級偵緝警員、一名前偵緝警長、兩名馬主。
而針對外圍非法賭球和「假波」,廉政公署亦嚴懲不貸,並搗毀多個外圍集團。世紀之交,其中一宗與「世界盃」足球外圍賽有關的非法賭球及貪污案件備受關注。
據廉政公署透露,一個非法國際賭球集團,在香港足球代表隊所參加的世界盃外圍賽事中「製造」賽果,從而欺騙向集團下注的投注者。其手法是向隊中的主要球員行賄,而一名與集團關係密切的貪污警長據稱曾賄賂高級警務人員,以「包庇」集團在香港方面的運作。
一匹純血馬從香港沙田馬場人山人海的馬迷前跑過。
最終,廉署成功破獲此案,共拘捕了8人並成功進行檢控,5名足球員被判入獄12個月至22個月不等;該名警長被判入獄4年,而該集團的首腦及其「軍師」各被判監2年。
此外,廉署接獲貪污投訴,指在香港足球總會舉辦的2015/16年度香港預備組聯賽賽事中有人打「假波」,廉署調查後,在2016年10月展開代號為「花海」的行動,拘捕6人。
廉署指出,調查顯示5名被捕球員涉嫌串謀收受他人賄款,作為他們參與在4場預備組聯賽賽事中打「假波」以操控賽果的報酬。
據悉,在查處相關涉案人員中,香港馬會一直積極配合廉政公署的行動,馬會多次強調,馬會絕不容忍任何貪污行為,與廉政公署會保持緊密的聯繫和合作,以打擊相關罪行,維護香港賽馬活動廉潔。
近年來,隨著馬會制度日臻完善,昔日監管較松、流弊叢生所導致的「造馬」傳言已鮮有耳聞,香港馬會以自己的公平、公正、公開贏得了世界馬壇的讚譽。
不過,外圍賭注、操縱比賽等侵蝕香港特區政府「錢袋子」的不法行徑還沒有完全消失,「反貪之虎」的打壓態勢依然在持續強化,也許,這種正與邪的鬥法和暗戰將長期延續下去。
古天樂飾演的廉政公署調查室主任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