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州分水油紙傘,中國民間傘藝活化石,非遺中國傳承400年

2020-12-18     遊走旅行的攝影人

原標題:四川瀘州分水油紙傘,中國民間傘藝活化石,非遺中國傳承400年

愛看古裝劇,很多浪漫悽美的場景總會出現傘,古時遮雨遮陽都用得是油紙傘,油紙傘最早起源於我們國家的一種紙制或布制傘。

起油紙傘那就不得不提瀘州的油紙傘,這門幾百年歷史的老手藝,被譽為「中國傘工藝的活化石」。四川瀘州的分水嶺鎮,這裡竹木資源豐富,又非常愛下雨,於是四百多年前興起制傘業一下子遠近聞名,也代代傳了下來。

看似很簡單的竹製傘,其實也是有硬性標準的,聽這邊的老師講,油紙傘的質量要求就是收撐要達4000次,清水浸泡24小時不脫骨,傘頂五級風中行走不變形。這是一把優質油紙傘考量的標準。

做油紙傘最重要的材料是竹子,講究用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老楠竹製成傘骨,棉紙同為手工制,拉力強,用作傘面。竹子都是用三年以上楠竹和兩年以上無水槽水竹。經過刨竹青、烘烤打孔等工序全手工製作而成傘骨、傘柄等,一點都不能馬虎。

從這邊眾多油紙傘可以看出,老手藝人喜繪精緻花鳥、山水於上,年輕傳承者則愛稍作改變,在傘面上畫些漫畫等更受年輕人喜歡的東西,最後塗上特質熟桐油,這不僅能讓油紙傘經久耐用,還擁有超強紫外線過濾功能。

一把傘從開料起到做好,要經歷號竹、做骨架、上傘面、繪花、上油幾個大流程上百道工序,還要使用上百種不同的工具,沒有十天半月功夫是完不成的。

分水的油紙傘傳統製作技藝被譽為"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也是中國油紙傘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

這些油紙傘已經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工具,它是民族文化的古老傳承,是民族文化根基的連接,願這傳承代代延續下去。

現在,油紙傘已經成為了非遺,並且由於傳統文化的復興和漢服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油紙傘,相信它一定會一直發展下去。

這麼美的油紙傘,你想不想擁有一把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Br_c3YBX2TYn2u-NO7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