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期間,每個比賽日都有很多爭議事件不斷上演。
近日,關於蛙泳運動員覃海洋狀態不佳屢屢無緣好成績,很多人質疑本屆奧運會的泳池池水太淺,會影響到選手們的狀態。孫楊表示池水太淺會吃到浪產生阻力;而寧澤濤則表示對於運動員並沒有影響,反而是池水溫度會影響狀態發揮。針對兩人觀點相左的話題,在網上引發了熱議。覃海洋賽後表示,池水淺對自己沒影響,主要是壓力大影響了狀態發揮。
但是自由式選手潘展樂卻講出了不同的感受:「以前沒有(邊道),基本上都是中間幾道,我感覺第八道浪真的小點,就是我第一天下午晚上那槍46.92那次,我對面轉身水下腿出來,就直接吃了一口浪,把我拍停然後再啟動,今天我在這邊等了那個浪等好久,沒等到,然後我就衝過去了。」可見,處於不同的位置,以及運動項目的不同,大家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花劍賽場,中國香港隊的張家朗在男子花劍決賽中擊敗義大利隊員馬基,成功衛冕。但是亞軍義大利選手馬基卻很是不服,義大利擊劍聯合會也已向國際奧委會及國際劍聯上訴,他們的會長艾斯表示,馬基應該奪冠,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在其官方聲明中,義大利人表示,那場比賽的兩位評審分別來自中國台北和韓國,他們質疑裁判不應來自運動員的相鄰地區。
對於義大利人輸不起的搞笑事件,有網友表示,如果義大利人有理,那以後歐洲選手比賽的話,那比賽中只要有來自歐盟成員國的裁判,拿了冠軍也是無效的。而且,奧運會這樣的重要賽事,會對迴避原則進行考慮的,既然兩名裁判是一家人或者鄰居,說明人家還是認可這種人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