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跟人最大的差別,本質上是價值觀的不同!

2023-03-20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原標題:人跟人最大的差別,本質上是價值觀的不同!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一輩子的讀書、思考

一輩子的智慧追尋

作者:舒生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往細了看,可謂方方面面都不同。但人跟人最大的差別,本質上還是三觀的差別,尤其是價值觀的差別。

價值觀不同的人,即使為了共同的利益湊在一起,也是各懷鬼胎,這樣的群體一開始再風風火火,最後也必然成為烏合之眾;事未成之前也許還能湊合,事一成,便註定分道揚鑣,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能成事的群體,往往得益於價值觀的高度契合。我們看一下歷史,凡成功的統治集團,總是有一套獨特的價值體系;而統治者的失敗,則往往是內部價值崩潰導致的。國家如此,企業也是如此。成功的企業,往往得益於創業之初的價值追求和號召。沒有了價值追求和擔當,企業就只是賺錢的機器。這樣的企業在風平浪靜時或許能生意興隆,一旦遇到挑戰,就難免被大家棄若敝屣。有了價值追求,一個企業才可能行穩致遠。這一點我們看看那些企業文化做得好的公司像蘋果、華為、阿里巴巴等就能明白。

對人來說,價值觀也至關重要。價值觀是我們習行動的指南,是我們精神生活的氧氣。一個農村人和一個城裡人,即使擁有的財產相同,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有巨大差別,這種差別,實際上就是價值觀的區別。同樣,你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方式,還是把學習看成是謀生的工具,這種內在的看法也會造成行為的巨大差別。

一開始,價值觀的影響或許微乎其微,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微小的差別就會逐漸增大。大家請看著名的「數學勵志公式」:

細微的差別累積起來,就會形成巨大的鴻溝,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馬太效應」所揭示的: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大家看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同班同學,當初可能都是懵懂少年,坐同一間教室,同聽一個老師上課,最後的發展卻天差地別。有人說這是命,但我們仔細去看他們的所作所為,就會發現這一切的背後就是價值觀的根本區別。

一個擁有賭徒心理的人,可能會沉迷於賭博、理財、炒股,也可能會想方設法當老闆,這樣的人,往往對高風險高收益的事感興趣。這樣的人能理智冷靜處理事情,往往會幹出一番大事來。若是一心盯著高收益而忽視風險或重視不夠,結果則難免一敗塗地。有的人篤信勤勞致富,討厭一切風險,則有很大機會成為小富小貴的工薪階層,而很難成為上流社會中的一員,在事業上也往往難有卓越成就。總之,價值觀沒有一種完美的模式,每一種選擇都各有優缺點,而我們必須做出取捨。

一般來說,如果我們要在社會生存和發展好,就必須明辨慎思,儘早擁有一套有效的價值觀,從而在實踐的過程中聚沙成塔,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我說「有效」,是說它要立足於社會需要。社會不需要,再美好的價值觀都是空中樓閣。你越是執迷於此,受害越深。這一點在知識分子身上體現得最明顯。但是否社會有需要就是對得呢?這又是個重大的哲學問題。我們應當明白,價值觀的甄選和形成過程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常說知易行難,但有時候可能「知道」比「踐行」更加困難。有些人看到一點現實就形成一些不容置疑的成見,以為現實就是如此如此,一副宿命論調卻變本加厲地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同樣害人不淺。

要想在價值觀上不出問題,也許最好的辦法就是融入主流價值觀。融入主流價值觀的好處是,你不用擔心成為社會的邊緣人,不用擔心不合時宜,不必擔心被大眾道德綁架,但如果你在思想上還有點自己的追求,在融入主流價值觀的同時也要明辨和提防它的負作用。擁抱主流價值觀可能讓你成為隨波逐流的庸常大眾。平庸或許不是罪過,但拿著平庸的思想裁判世間萬物,就是典型的夜郎自大了,甚至成為主流價值觀的犧牲品而不自知了。譬如愛國,有些人認定愛國就是排斥國外的一切,認可國內的一切,這樣的價值觀就害人不淺。

所以最後我想說,價值觀的選擇,真的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必須在內心深處鄭重其事,切不可掉以輕心。雖然沒頭沒腦照樣可以過得很開心,但有頭有腦絕對有助於你人間清醒。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諸君深思!

- END -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轉載圖文只為交流分享,感謝原創。如有涉及侵權等問題,請告知,我會及時更正。

讀書|思考|感悟

把時間交給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9fb14df514699cdf7b6cf37efc0b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