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機遊戲中場景還原,那些奇怪的中文還在嗎?

2022-07-10     億夕的旅遊

原標題:街機遊戲中場景還原,那些奇怪的中文還在嗎?

街機遊戲中曾經出現過不少來自中國的場景,每次看到都讓人倍感親切。但同時也有很多不解的地方,因為背景中經常都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文字。甚至連身為中國人的我們,都看不懂是什麼意思。

如下圖,《合金彈頭》「走吧」、「屋頂」、「小心呀」、「買東西」......這些還需要專門標識出來嗎?原來啊!

怎麼說呢?其實遊戲中打造出來的「中國元素」,僅僅人國外之人眼中所謂的「中國文化」。換句話說,這是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文化」,而不是中國人的「中國文化」。

《街頭霸王3》陰陽的場景中有一塊牌子:你真了不起

小時候我們在街機遊戲里瞅見有「中文」出現,都感覺特親切。像是:「XX飯店」、「XX菜館」和「XX百貨公司」,稍微有點名氣的就是「少林寺」。

畢竟早年中國的文化輸出無非就是武打片、美食、功夫。

春秧街

當年武打片的盛行,讓不少老外認為中國人藏龍臥虎,那些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廚子、醉鬼、貪吃鬼都是武功高手。看看《街頭霸王》《拳皇》《餓狼傳說》中出現的中國人,幾乎都是這個類型的。

提到中國的場景,小編最先想到的自然就是春麗大姐姐的主場,當年被我們稱之為「菜市場」的「太平街」。

說實話在那個年代,我們記憶中的菜市場都是比較凌亂的:髒亂差,滿地的蒼蠅、爛菜葉,到處都是血腥味,新鮮的雞鴨魚待宰......然後是一群騎自行車的大爺大媽,將菜放在前面的框里,騎著車趕回去做飯。(原創文章,並沒有在網易、新浪和騰訊平台發表,如發現請舉報吧!)

春麗的場景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就是因為很大程度還原了不少城市中的菜市場實景。

「太平街」,原型是香港春秧街(CHUN YEUNG STREET)。

上海髮廊、廈門肉食公司、不准隨地吐痰、汽水......這些辨識度極高的中文,多年來一直烙印在我們記憶之中。就是一直沒搞懂,為何「上海髮廊」和「廈門肉食公司」會在一起呢?

春秧街的居民祖籍多在上海和福建,春秧街這片繁華港島最樸實的天地便有了「小上海」和「小福建」的稱號。

而春秧街的的名字正來源自其創始人——郭春秧先生。老郭就是福建漳州人士,綽號「南洋糖王」,其開設的大量店鋪就是日後春秧街的基礎。

(現實里的春秧街還真有個「廈門肉食公司」)

在《街頭霸王V》中春麗的主戰場,完全看不到當年「太平街」的樣子了。繁華了不少。曾經的菜市場已經變成了美食街。

風林火山

另一邊,在《街頭霸王2》隆的場景中出現了「風林火山」的招牌,要是人物挨打的話,是有可能將這個招牌打碎的。

遊戲廳那會兒,估計沒有一個玩家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吧!

多年後我們接觸了歷史和電視電影才知道,這四個字出自《孫子兵法》。

偏偏在傳入日本之後被發揚光大了,並且在日本幾乎是家喻戶曉。

風林火山的意思就是:「其疾如風、其徐如林、其掠如火,不動如山!」

如今的人們只要提起「風林火山」想到的並不是《孫子兵法》,而是「戰國第一兵法家」、「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當年他要是晚死一點,織田信長的下場還真不好說,就算滅不了也不會好過吧!

「風林火山」不僅僅是一種戰術、一種精神、一種氣場、一種信念,更是一種武學修為。

《合金彈頭2》第四關「眠港」,原型就是香港。

密密麻麻的廣告牌,鋪天蓋地莫名其妙的漢字。什麼大街中心、貿易公司、超級市場。招牌上面的字,時而是反過來讀的,時而是正著讀的。

不過好在這些字還看得懂!

但是在遊戲中途遇到了一輛橫臥在路中央的雙層大巴。上面寫著「毛伝」兩個字。

從學生時代開始就一直沒搞懂這兩個字的含義,那時候我們直接叫成了「毛壇」。如今我們自然知道「伝」在日語中就是「傳」的意思,那就是「毛傳」。

過了很多年之後,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個彩蛋。

在日語裡「毛傳」的讀音和英語的「MORDEN」非常相似。「MORDEN」就是《合金彈頭》系列中最大的反派和幕後黑手莫登。也就是說,這個雙層大巴其實是叛軍的。

怪不得每次來到這裡的時候都會被火力壓制。

(「毛傳」、「毛壇」擺明就是耍我們啊!)

敕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8090後的小觀眾,童年時期應該都被林正英的殭屍片嚇到過吧!

當年看多他的殭屍片,甚至晚上連夜路都不敢走了。那時候電視台經常播放《少林殭屍》和《一眉道長》。年幼的我們總喜歡模仿英叔自己畫八卦圖,認為這樣可以保護自己不被鬼侵。

看了殭屍片之後,經常模仿動作,然後拿一張黃紙鬼畫符一通,然後往小夥伴腦門上一貼。口中還念念有詞,結果一分鐘後兩人已經在泥地裡面摔得氣喘吁吁。

殭屍之所以可怕,是因為這玩意和現實很接近。畢竟早年經常都有清朝的文物出土。而且90年代殭屍片盛行的年代,曾經傳出過不止一起的「殭屍傷人案」,直到如今仍然無法考證。

當年英叔在符咒上面到底寫的是什麼呢?

就是「敕令」

而在遊戲中將殭屍特性完全發揮出來的遊戲,反而是在《惡魔戰士:吸血鬼獵人》。遊戲中出現的淚淚,雖然可以幻化為殭屍,但同時也是驅魔師。

她和姐姐就是殭屍和道長的最佳組合。

有意思的是,日版她叫「淚淚」,美版則叫「何仙姑」,並且在她的場景中出現了很多的仙姑。

淚淚頭上的靈符是她姐姐幻化的,而她使用的招式,全都是帶有「敕令」二字。

「敕令地靈刀」、「敕令升龍劍」

「敕令」又寫作「敕令」,原意是指帝王天命,道士則是「三清天尊」發命。

但由於當年對此了解甚少,導致不少玩家至今還以為淚淚腦門上寫著的是「勒令隨身保命」,其實是「敕令隨身報名」。

《電神魔傀2》中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雲酉壯族自治」。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地名呢?

根據網友的推測,「酉」在十二時辰中表示「十七點到十九點」。

我們將整個中國的地圖看成時鐘的話,以河南是中心,那廣西正好是酉時。

誰會想到腦洞這麼大,當年設計者們這麼干是認真的嗎?

《 戰國之刃》巫女「九字真言」——「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

這是來自葛洪的《抱朴子》,其實原本是「臨兵斗者,皆數組前行」。

葛洪你不認識?那總該玩過《刀劍封魔錄》吧!重要的NPC人物啊!

《少年街霸》蘇杜姆的「魔奴義亞」,讀音跟「MAD GEAR」很相似。也就是說,這是幫派的名字,也是他的信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999659c932d739fe2eb1f9488ad80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