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北京築龍市場部負責人楊龍生受邀參加沙丘社區旗下以企業數字化實踐分享為核心的會議——《沙丘大會》,以《採購數字化發展的動態演變與趨勢展望》為分享主題,從「採購數字化驅動力及採購數字化平台的認知變化」、「大採購,創造非凡數字化採購體驗」以及「大採購案例實踐」三個方面進行了專業分享。
《沙丘⼤會》是沙丘社區旗下以企業數字化實踐分享為核⼼的會議,⼤會圍繞各⾏業數字化轉型的通⽤問題, 邀請業內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深度分享最佳實踐案例,共同為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貢獻⼒量。本次北京築龍帶來對於採購數字化發展的趨勢展望,希望給行業同仁提供參考。
一、採購數字化驅動力及採購數字化平台的認知變化
1、採購數字化發展的動態演變
北京築龍在賦能企業用戶實現採購數字化的過程中發現,採購數字化不是一味的追求最低價採購,其深層次的內涵是以數位技術為手段,增強採購業務模式的精準化、實時化、便捷化,藉助平台化手段,實現採購降本、合規、保供和增效四大目標。
早期的採購數字化依賴於SRM系統及供應商關係管理。企業通過上線應用SRM系統,可以達到優化與供應商的合作關係,提升業務部門的工作效率,降低採購及運營成本,達到保供和增效的作用。然而,由於SRM與行業的緊密聯繫性,尤其是在動態表單、審批流程引擎尚未出現的階段,導致其系統很難統一化,因此只能在具體的業務場景中使用,而無法適應綜合性國央企、大型集團化企業的更高維度的業務需求。
相較於SRM,電子化商城的出現體現了合規化採購的特點,主要是解決了企業內消費品合規的問題。然而,功能使然,其企業採購業務並沒有被完全覆蓋,業務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單據填報,例如開評標都需要人工執行,因此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同時,受限於SRM的特性,其無法站在更高層面思考整個集團的採購合規和管控,因此,從合規出發的更為智能化的採購數字化平台是實現採購數字化所追求的降本、合規、保供以及增效的最佳途徑。
2、採購數字化過程中的認知變化
1)企業採購數字化進入成熟期:「打井」已不再是主流
所有的行業在電子化、信息化、數字化過程中,項目定製和自研是必不可少的路徑,我們將它比喻為打井的過程。究其原因在於所有的數字化技術都要經過一定的業務應用才能總結出一些通用型的產品或者軟體服務。採購與招標數字化在經歷將近20年的發展後,目前也基本具備了標準化產品和軟體服務的基礎。現在,行業正處在從項目定製以及自研到擁抱產品和軟體服務的過渡階段,之所以認識到了要去做過渡,有如下幾點原因:
一是用戶已經逐步從「軟體思維」轉變為「數據思維」。其更為關注的是平台是否能夠將足夠多的數據進行結構化,是否有與數據匹配的模型能夠將這些數據的價值挖掘和展示出來;
二是除合法合規外,更要靈活便捷。採購平台需滿足集團業務的合規要求,這一點無需質疑,此外由於政策環境的變化以及業務的調整等,對平台的升級、疊代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滿足自身使用同時拓展外部資源。一個成熟的採購平台,僅僅滿足自身使用遠遠不夠,需具備高度拓展性,拓展第三方採購供應鏈,打造供應鏈商業網絡;
四是在合規的基礎上更為智能高效。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採購平台的「智能」與「高效」決定了企業轉型的時間與高度。
2)平台的智能程度決定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高度
參考《跨越鴻溝》中的觀點套用到採購數字化領域:採購數字化在初期是一個有遠見者才能做到的選擇和決策,但與遠見者競爭的不是外部,而是來自內部同一家公司的實用主義者。「實用主義者往往會極盡所能的讓自己的公司看到潛在的風險和成本」。所以我們發現,一些企業的數字化目標最開始定在及格線上,最終因為業務鏈條上其他人將平台體驗的落差產生的不滿和矛盾歸落到平台的技術和產品能力上,也就給平台帶來了推廣和應用更多的阻力。
對於採購數字化的實現效果,我們應該清晰認識到,高分的才是追求,否則及格的平台只會是「好心辦壞事、費力不討好」。平台的智能程度很大程度決定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高度。
3)期待採購數字化「所見即所得」,也期待一般產品之外的產品
萊維特的《營銷想像力》中有一個「整體產品模型」的概念,指通過購買產品而獲得能夠滿足某種需求和慾望物品總和,既包括實體產品,又包括期望、延伸以及其潛在產品。
而實際中,營銷人員對顧客的承諾與實際交付給顧客的產品往往存在著差距。在採購數字化初期包括現在這個問題存在且很突出,企業不僅得不到整體產品,很多時候連一般產品都很難達到 「所見即所得」,更何談一般產品之外的產品。
4)從採購供應鏈視角去構建平台
採購供應鏈的數字化,可以站在集團視角對二級企業進行有效管理,充分滿足各種業務場景、採購模式的需要,並依託開放性的特點對接SRM、ERP系統,實現採購流程的自動化,大大降低採購成本。此外,採購供應鏈的數字化未來可與物流倉儲、生產交付等供應鏈其他環節形成深度融合,在合規基礎上真正實現效率的提升。
二、大採購,創造非凡數字化採購體驗
採購數字化時代,業務離不開應用。過去,想要實現數字採購的合規、降本、增效、保供、智能,就必須與複雜的邏輯和代碼打交道,以超長的建設周期和巨大的人力財力成本為付出。現在,我們按照採購業務邏輯,將代碼封裝成靈活的應用模塊,企業就可以用搭積木的方式,構建屬於自己的採購與招標專屬應用。一個基於雲原生、分布式、中台化的企業級採購BPaaS平台——大採購成功落地,以實現B端交易的智能、高效、低成本為主要目標,為企業提供從需求、計劃、策略、尋源、採購執行、 合同管理等的企業全採購供應鏈數字化能力。
大採購核心由T- PaaS和 B-PaaS兩部分組成。以T-PaaS為核心的技術中台我們稱之為天擎,B-PaaS則包括業務中台觀星、數據中台九章、AI中台智宇以及開放平台萬象和配置平台星河,四大中台和兩大平台合稱為大採購「技術矩陣」,是其核心能力所在。藉助四大中台、兩大平台的能力,大採購為採購與招標交易提供的解決方案具有交付快、成本低、疊代速度快、升級體驗好、可配置程度高、數智化水平高、創新多租戶模式、採購全鏈路等特點,讓企業享受到非凡數字化採購體驗,不僅讓「一般產品」 所見即所得,更滿足採購數字化的整體產品期待。
三、大採購實踐案例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要求到 2025 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要從 2020 年的 7.8% 提升至 10%,這意味著企業要在數字化建設服務上有大幅提高。而一個足夠專業的可以快速交付、快速搭建應用的B-Paas平台讓迅速實現採購數字化成為可能。目前,大採購企業級B-PaaS已有包括雄安集團、上海復星、雲南煙草、黔雲招采、新疆交建投等眾多大型國央企及民營企業使用,基於大採購B-PaaS孵化出的針對不同行業的產品和服務,助力企業加速實現數字採購的合規和智能,確保每一次採購安全、高效,助力企業採購供應鏈先人一步。
採購供應鏈是一個比較長的鏈條,只有通過一個個智能化的應用場景服務,將採購功能和應用都進行數字化、智能化的升級,整個採購供應鏈的數字化才能實現,才能助力企業客戶在激烈的數字化競爭時代獨占鰲頭。作為採購供應鏈數字化產品及服務領域代表廠商,北京築龍將持續提升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幫助更多行業領域的企業實現採購供應鏈商業網絡平台的落地,夯實採購數字化基礎,助力其以專業化、協同化的角度良性發展,在行業賽道上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