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種呼吸道疾病交織疊加,今天,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舉行,邀請相關專家介紹我國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
國家衛健委:我國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 密切關注肺炎支原體、新冠流感等流行情況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隨著各地陸續入冬,呼吸道疾病已進入高發季節,目前多種呼吸道疾病交織疊加。
各地要堅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關注肺炎支原體、新冠感染、流感、登革熱、諾如病毒感染等流行情況,加強監測預警,掌握病毒活動強度、病毒變異等變化;要加強農村地區、學校、養老托幼機構等重點地區、重點場所傳染病監測和健康管理;做好老年人、基礎性疾病患者、兒童等重點人群隨訪,優化疫苗接種服務。
不建議自行給孩子吃阿奇黴素
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荃表示,不建議家長自行給孩子服用阿奇黴素等藥物。目前是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雖然肺炎支原體感染占比不少,但從整體來看,病毒仍然是當前兒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阿奇黴素對病毒感染是無效的,使用阿奇黴素治療病毒感染也是不合理的。
濫用藥物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良反應,阿奇黴素是處方藥,應在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規範使用,包括劑量合適、療程適宜、給藥途徑正確等。提醒家長,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用藥不能隨意,要關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為什么兒童感染肺炎支原體比例更高
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荃介紹,兒童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高發人群。這是因為兒童免疫系統發育不健全,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的免疫功能都不是很成熟;肺炎支原體本身傳播性強,可通過呼吸道飛沫或密切接觸傳播,而學校和幼兒園人群密集程度較高,使得病原體得到較快傳播;支原體肺炎感染潛伏期相對比較長,通常是1周到4周,平均3周左右,病原體的攜帶者、患病的人群都具有一定的傳播性,交叉感染機會多。
支原體肺炎和流感有何區別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介紹,支原體肺炎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在起病時表現為有劇烈的陣發性的刺激性乾咳,可伴有頭疼、流涕、咽痛、耳痛。與往年相比,支原體肺炎今年呈現低齡化趨勢,但病情上無明顯加重。
流感以冬春季多見,以發熱、上呼吸道感染起病,隨後出現咳嗽加重、呼吸困難和肺部的一些體徵,甚至全身症狀更重,高熱、病程進展快、乏力、頭疼、肌肉酸疼等表現比較明顯。影像學上二者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呼吸道標本檢測如檢測甲型或者乙型流行病學抗原和核酸是可以區分的。
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學預防呼吸道疾病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國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介紹,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是接種疫苗,通過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有效減少感染、發病和重症發生的風險。除此之外,公眾通過掌握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基本知識,日常生活中採取科學的預防方法,能降低發生感染和傳播的風險。
第一,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抵抗力的重要保證。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營養、適量的體育鍛鍊。
第二,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可減少感染的風險。比如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毛巾或用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衛生,勤洗手,尤其是咳嗽或打噴嚏後要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第三,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環境清潔。室內定期開窗通風,冬季室外溫度低,通風期間也要注意做好保暖。家庭中如果出現呼吸道感染患者,照顧患者時要佩戴口罩。
第四,老年人、兒童、基礎性疾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應儘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尤其是空氣流通不暢的密閉場所,減少可能與患病人群的接觸機會。前往環境密閉、人員密集場所或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建議佩戴口罩,並注意及時更換。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 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患者應居家休息,避免將病原傳染給其他人員。如症狀較重,應做好個人防護, 儘早前往醫院就診,以及時獲得有效治療。
來源 | 央視新聞、新華社
責任編輯 | 趙利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下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