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的怒火併不一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散。繼1月19日的全國性示威之後,1月31日法國人再次走上街頭反對馬克龍的退休改革計劃。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在法國境內共有約120萬人響應法國工會聯合會的號召,而根據法國總工會的統計,參與者的數字達到了280萬。
在這一天,法國境內的高速列車(TGV)有百分之五十不得不因為員工罷工而被取消,而大區內部開行的區域快鐵(TER)只有20%得到了保留。更不用說在首都巴黎,由於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員工的罷工,不少地鐵都只能維持尖峰時段運行來優先保證人們通勤的需要。
也是在1月31日晚間,在遊行示威結束後,法國八個主要的工會以及五個學生聯合會再次舉行會議,決定在2月7日以及2月11日兩天繼續發起全國性的示威活動,進一步對政府以及議會施加壓力。在日期的選擇上,2月7日是國民議會全體會議對政府法案審議的第一天,而2月11日在周六組織示威則是為了照顧到部分工會成員因擔心收入受到罷工影響而做出的特殊安排。
這樣的動員規模甚至已經超過了2010年由於薩科齊政府企圖將退休年齡由60歲延後到62歲改革引發的罷工規模。這一次,馬克龍要將從2010年以來確立的62歲法定退休年齡進一步延後到64歲。根據總理伊莉莎白·博爾內(Elisabeth Borne)於1月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草案,在延後退休年齡的同時,政府也決定加快推進實施在前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任內通過的「圖蘭法」(loi Touraine),到2027年,使1973年後出生的法國人的退休金繳納年限延長到43年(該法案原計劃在2035年實現這一目標)。
1月19日的巴黎的大規模抗議 / 網絡
法國知名民調機構Ifop於一月底製作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68%的法國人對法國政府公布的退休改革制度持反對態度。誠然退休改革對歷任法國政府來說都是一塊燙手的山芋,但是相比較於2010年時候的形勢,由於執政黨聯盟沒能在2022年舉行的立法選舉中獲得國民議會(Assemblée nationale)絕對多數地位,總統馬克龍及其政府可能面臨更加困難的局面。
政府與工會的角力
在此次退休改革的問題上,馬克龍及其政府對延遲退休年齡始終有著較為強硬的立場。就在此次全國性示威的兩天前,總理博爾內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將退休年齡提升至64歲「不再可以協商」。這已經是政府有所妥協之後的結果,按照馬克龍在2022年參加總統大選時的競選綱領,他主張在自己的第二任期內將退休年齡提升到65歲。
在政府看來,延後退休的原因在於人們預期壽命增加以及法國社會老齡化趨勢加深。在這兩個因素的疊加影響下,法國的養老體系將會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面臨虧空的狀態。對於有不少其他改革事項的馬克龍政府來說,為了避免國家財政狀況的進一步惡化,保證法國戰後以來建立的以再分配為基礎的養老體系的可持續性,從而為其他改革支出創造財政空間,退休改革既是必須之舉,也是無奈之舉。
不過縱使有56%的法國人在民調中認可改革退休制度的可靠性,但是政府在改革的具體措施的制定上忽略協商,以及在改革的配套措施上缺乏考慮,並沒能讓政府的改革方案獲得法國人的普遍認可。不過就在總理一再就提升退休年齡這一措施上表現出強硬態度的同時,政府方面也同時考慮在有關如何更好地保護女性勞動者以及允許較早就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勞動者提前退休等事項上向工會,尤其是改革派的法國民主工人聯合會(Confédération Française Démocratique du Travail,CFDT)做出讓步以換取支持。
法國民主工人聯合會 / Wikipedia
面對全國性的罷工示威活動,政府一直以來的思路之一就是利用工會之間的立場差異、通過精準的協商讓步破壞工會之間的團結。然而,截至目前,政府在這一點上做得並不夠好。法國民主工人聯合會作為法國最大的工會之一都是政府優先的爭取對象和協商夥伴,此次也不例外。但是馬克龍政府在提升退休年齡一項上的過度堅持卻早早的將CFDT推到了政府的對立面。無論是目前已經舉行的兩次全國性罷工示威活動,還是目前正在準備中的2月份的兩次罷工,法國工會之間團結一致的態度對政府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工會方面,儘管剛剛過去的兩場全國性示威罷工活動取得了成功,但卻並不是最終的王牌。相比較於目前有明確日期的罷工和示威活動,工會如果希望加強施壓的程度可以組織「可延續罷工」。在1995年,同樣也是因為退休改革,長達三周的可延續罷工造成的法國鐵路巴黎公共運輸中斷,讓時任總理阿蘭·朱佩(Alain Juppé)不得不放棄一部分其原有的養老系統改革計劃。
而這次工會並沒有急於與政府開展直接的對決。一方面,根據民調,61%的法國人支持工會組織的示威活動,盲目利用可續期罷工來擴大規模,有可能會反過來造成民意翻轉;另一方面,工會的策略也與目前正在進行中的立法流程中所存在的不確定性直接有關。
議會中的不確定性
法國於2002年進行憲法改革,旨在通過將總統任期縮短為與議會一致的五年從而減少「左右共治」(cohaibitation)的風險。在之後的幾次總統大選中,總統出身的黨派都往往能夠在之後的立法選舉中獲得議會多數席位。這為政府的改革意志通過立法程序而轉變為國家意志提供了方便,從而側面鞏固了行政分支。
但在2022年的立法選舉中,法國人出於對馬克龍在第一任期內獨斷決策方式的反對,不少人選擇投票給左翼黨派聯盟以及極端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支持馬克龍的黨派聯盟加在一起只有250個席位,距離需要保證法案通過的絕對多數289票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馬克龍及其政府不得不在議會投票階段尋求中右翼「共和黨」(Les Républicains)議員的支持。
法國2022年立法選舉結果 / 法國國民議會官網
總理博爾內為了能夠獲得共和黨的62票,在十二月後者選出新任黨主席後就開展了一系列協商,並作為交換,同意了後者的一部分條件,尤其是將最低退休金提升至月1200歐元每個月。但政府的如意算盤並沒能成功,儘管共和黨領導層同意了政府開出的條件,但其中一部分議員仍然拒絕在目前的情況下贊成政府的改革方案。
來自黨外的反對和遲疑甚至逐漸影響了一部分執政黨議員的立場。在馬克龍第一任期擔任生態部長,現在作為一名議員的芭芭拉·蓬皮麗(Barbara Pompili)在近日對政府的草案表達了自己的保留意見。更不用說在執政黨聯盟中,由前總理愛德華·菲利普(Édouard Philippe)創建的「前景黨」(Horizons)以及由弗朗索瓦·貝魯(François Bayrou)創建的「民主運動」(Modem),他們雖然名義上與馬克龍的黨派共進退,但是否又會在關鍵時刻製造新的障礙目前也難以預料。
更不用說政府提出的措施還得到了左派政黨聯盟「新民眾、生態和社會聯盟」( Nouvelle union populaire écologique et sociale)的一致抵制。歷來號召加強社會保障、推動福利國家建設的左翼政黨更是在此次運動中與工會站在了一起。法國共產黨(PCF)議員塞巴斯蒂安·朱麥(Sébastien Jumel)在國民議會社會事務委員會組織的提前審議中聲稱「要讓(街頭的)怒火進入這個委員會,進入半圓形議事廳」。
在一個如此分裂的議會中,退休改革的未來並不明朗。目前總理的主要努力方向就是保證執政聯盟的在表決過程中的團結。本周,總理參加了數個執政黨聯盟內部的會議,並且承諾議員們的顧慮將會被政府考慮在內,而對有可能出現的「叛黨情況」(fronde),總理則表示將會毫不留情在之後剝奪黨籍。總理的另一個著重拉攏對象則是共和黨,她於周三早上再次會見共和黨主席埃里克·裘蒂(Eric Ciotti)以及黨團在國民議會領袖奧利維爾·馬爾萊(Olivier Marleix),以穩定共和黨的支持。
這一切努力的目標都是為了能夠保證政府的退休改革方案能夠在議會通過,而且是經過表決通過。因為如果政府無法爭取到足夠的票數支持,那麼最終的結局無非是或者利用憲法中49.3條的規定,抵押政府信任強行通過改革內容,或者政府放棄改革。
強行通過法案,只會進一步強化民眾對馬克龍專制的印象;而如果放棄這項馬克龍一直以來最具代表性主張之一的退休改革,很難想像,在新的五年任期剛剛開始就遭遇重大挫折的馬克龍將如何挨到他愛麗舍宮的租約到期的日子。(責編 / 張希蓓 )
點擊 圖片直達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