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堯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舉措,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決定》專門把「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作為獨立板塊闡述部署,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持之以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的清醒與堅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是我們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才能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我們黨領導的改革聚焦「改什麼」「往哪兒改」「怎麼改」,科學回答了一系列事關改革方向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一部署下,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主持召開72次中央深改委(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超過600份改革文件,指引各方面出台3000多項改革方案,引領了波瀾壯闊、氣象萬千的改革航程。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充分證明了黨的領導是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直接關係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謀劃部署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經驗。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我們黨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在正確軌道上順利推進,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學思想指引、堅強制度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黨的領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我們黨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堅持把遠大理想和階段性目標統一起來,錨定奮鬥目標不放鬆,從根本上超越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紛爭、黨派偏私,政策前後不一、朝令夕改的弊端,確保了目標的穩定性和政策的接續性,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黨的領導激發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巨大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
黨的領導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我們黨始終堅持群眾路線,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人民以主人翁精神滿懷熱忱地投入到現代化建設中來,凝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偉力。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各級黨委(黨組)和黨員幹部要把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最高政治原則來堅守,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動搖。要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及時同黨中央對標對表,校正偏差,決不能打折扣搞變通、搞選擇性執行。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調動全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著力解決幹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健全有效防範和糾治政績觀偏差工作機制;探索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有效途徑。完善黨員教育管理、作用發揮機制。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建立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機制,豐富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有效辦法;健全巡視巡察工作體制機制,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把重大改革落實情況納入監督檢查和巡視巡察內容。
全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要把學習研究宣傳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頭等大事和政治責任。要按照全會要求,抓好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健全常態化培訓特別是基本培訓機制,強化專業訓練和實踐鍛鍊,全面提高幹部現代化建設能力」;要在學深學透的基礎上加強課題攻關,以務實舉措紮實推動全會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匯聚形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澎湃動力和強大合力。
(作者為江蘇省委黨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