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瑞典公主維多利亞,要江山也要美男……

2022-05-09     藍小姐和黃小姐

原標題:名流||瑞典公主維多利亞,要江山也要美男……

之前我們寫過挪威的傻白甜公主瑪莎愛上美國大神的故事(這裡可回顧),瑪莎身為長女,本該是挪威未來的女王,但挪威1990年才實行只看順位不看性別的繼承政策,出生於1971年的瑪莎沒趕上。

瑪莎和大神男友

而同在歐洲的瑞典王室,1977年出生的維多利亞身為長女,趕上了本國的平權運動,榮升為準女王,未來她將成為瑞典歷史上第四位女王,也是自1720年以來的第一位女王。

維多利亞

在此之前,瑞典歷史上曾有過三位女王,分別是瑪格麗特一世、克里斯蒂娜和烏爾麗卡,這三位女王中有兩位的婚姻生活都不怎麼順利,可謂得到了江山,卻失去了愛情。

瑪格麗特(Margaret I)是第一位女王,她出生於丹麥,是國王瓦爾德瑪最小的女兒。

瑪格麗特

10歲時她嫁給了23歲的挪威國王哈康六世,17年後哈康去世,他們的兒子奧拉夫繼承王位,奧拉夫當時只有10歲,瑪格麗特只能替他執政,誰知7年後奧拉夫早夭,作為母親的瑪格麗特被選為女王。

奧拉夫

瑪格麗特是個實幹家,她建立了統一丹麥、瑞典和挪威的卡爾馬同盟。1412年,37歲的瑪格麗特出訪佛倫斯堡(今屬德國)時不幸感染鼠疫,在港口的一條船上去世。

烏爾麗卡(Ulrika Eleonora)是第三位女王,她也是三人之中在位時間最短的,只在位了兩年。

烏爾麗卡原本是瑞典公主,是國王卡爾十二世的妹妹,1718年,國王卡爾十二世在對挪威的戰爭中陣亡,他生前立了自己長姐的兒子弗里德里希為王儲(王位繼承者),但烏爾麗卡以弗里德里希父母的婚姻未得議會准許而否認了他的王位繼承權。

卡爾十二世

弗里德里希被迫承認烏爾麗卡為女王,只希望自己能成為王儲,但烏爾麗卡把王儲之位給了自己的丈夫,弗里德里希於是離開瑞典。

弗里德里希

因為否定了彼得大帝在瑞典的既得利益,烏爾麗卡被俄國貴族反對,即便主動低頭和老對手英格蘭結成同盟,還是在戰爭中被俄國艦隊擊敗。

1720年,在位僅兩年的烏爾麗卡被推翻,由丈夫繼位,俄國通過《尼斯塔德條約》得到波羅的海出口,瑞典因此一蹶不振,淪為二流國家。

克里斯蒂娜(Kristina Augusta)是瑞典歷史上第二位女王,也是我們最熟悉的一位,由她生平事跡改編的電影《瑞典女王》是好萊塢巨星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的代表作。

在這部電影里,克里斯蒂娜的父親戰死沙場,她6歲被迫登上王位處理國事,性格堅毅、驍勇善戰的她對自由充滿嚮往,無心戀愛,更不願結婚。

一次女扮男裝外出時,她邂逅了西班牙大使安東尼奧。

因下雨且旅館只有一間房,克里斯蒂娜和安東尼奧被迫共處一室,在她暴露性別後,倆人一見鍾情。

分別時,克里斯蒂娜說他們很快會再見,而當安東尼奧帶著西班牙國王的求婚任務來到瑞典王室時,才發現重逢時對方的身份已「變成」女王,安東尼奧覺得自己被愚弄,克里斯蒂娜連忙表明自己對他的真情,倆人重修舊好。

為了和安東尼奧共度餘生,克里斯蒂娜決定退位。

然而她費盡周折離開王宮後,發現本該在船上等待她的安東尼奧已經奄奄一息,原來他在決鬥中被重傷,克里斯蒂娜只能把他抱入懷中,靜靜地看著他離開。

送走愛人後,克里斯蒂娜沒有回頭,她在大海中揚帆起航,繼續人生的征程。

視頻來源:b站up主青衣蘿裙

真實的克里斯蒂娜和電影有一些不同,但相同的是她們都終生未婚未育,很巧,克里斯蒂娜的扮演者,瑞典國寶級女演員、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葛麗泰·嘉寶同樣終生未婚未育。

真實的克里斯蒂娜

嘉寶清冷神秘,是有名的冰山美人,她是英格麗·褒曼的女神,也是希特勒口中人類美貌進化的極限、唯一不用搜身就可以接近他的人。

嘉寶

嘉寶私生活極度神秘,唯一承認的真愛是約翰·吉爾伯特(John Gilbert),也就是《瑞典女王》這部電影里安東尼奧的扮演者。

嘉寶和吉爾伯特

在瑪格麗特、烏爾麗卡、克里斯蒂娜之後的瑞典第四位女王,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主角維多利亞(Victoria Ingrid Alice Désirée)。

在某種程度上,她和電影里的瑞典女王面臨過同樣的情況,但是因為生活在對女性更為友好的現代社會,她用不著在江山和「美男」之間做出選擇,而是得到看似兩全其美的結果,我們就來看看這位準女王的故事。

公主和上流男友

瑞典現任國王叫卡爾·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他是父母最小的孩子,也是家中獨子。他的父親於1947年在丹麥的一次飛機失事中去世,當時古斯塔夫剛出生9個月,之後由他的祖父擔任瑞典國王。

古斯塔夫

七歲時古斯塔夫才被告知父親的死訊,成長過程中他對父親也極為陌生,在祖父去世後,古斯塔夫於1973年繼位,目前為止他已經當了48年的國王,是瑞典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在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上,古斯塔夫認識了在現場擔任翻譯和主持人的美人西爾維婭(Silvia Renate Sommerlath)。

年輕時的西爾維婭

西爾維婭的父親是德國人,母親是巴西人。她畢業於慕尼黑口譯學院,主修西班牙語,精通瑞典手語,是一名專業口譯員。除此之外她還會德語、葡萄牙語、法語和英語。

1976年3月12日,古斯塔夫和西爾維婭宣布訂婚,三個月後在斯德哥爾摩大教堂結婚。

婚禮盛況

現在的古斯塔夫和西爾維婭‍‍

婚後西爾維婭開枝散葉,生下老大維多利亞,老二卡爾,老三瑪德琳,他們對孩子用放養政策,維多利亞小時候上的是普通學校。

兒時的維多利亞(中)和父母及弟弟妹妹

維多利亞有家傳的閱讀障礙問題,學習方面需要老師的輔助,各項表現基本符合大家對王室成員的期待。

13歲時的維多利亞

從18歲開始,每當她爸不在國內時,維多利亞就要當代理國家元首,負責去國務廳官宣各類文件,不僅要習慣面對大場面,還要和一群比她年長和經歷豐富的精英們共商國事。

18歲時的維多利亞

她的初戀男友是同樣來自上流社會的丹尼爾(Daniel Collert)。

年輕時的丹尼爾,後來他去當製作人拍電影了。

丹尼爾的親生父母是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全家人相繼去世後,他被瑞典銀行家Göran Collert收養。

丹尼爾的養父

丹尼爾的養父非常有錢,曾經在瑞典多家銀行任職CEO、董事長和董事會主席。在他的培養下,丹尼爾的交友圈也都非富即貴,他和維多利亞在戀愛前就已經是一個社交圈的朋友,也是同校同學(丹尼爾比維多利亞大兩歲)。

維多利亞和丹尼爾的戀愛簡直是上流社會標配,同一個社交圈裡的王室公主和富貴二代走到一起,他們出身相似,經歷相同,討論和關注的是同樣的話題,除了性別不同其他幾乎一樣。

作為相似型伴侶,他們很容易產生共鳴,也清楚了解對方的需求,交往起來很順暢,相處時也非常舒服、自然。

高中畢業後,維多利亞去法國留學,一邊學法語,一邊處理王室公務,同齡人還在享受gap year的時候,她已經開始跟組參加議會項目了。

本身就有閱讀障礙,還要在異國他鄉兼顧學業和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一開始她平衡得還不錯,但不到一年就被快節奏的生活壓垮,再出鏡時狀態崩潰,暴瘦到脫相。

厭食症前(左)後的維多利亞

王室擔心維多利亞憔悴失神的狀態被狗仔拍到,於是很快官宣她因壓力過大罹患厭食症的消息,為了避開國內小報的圍追堵截,本來計劃從法國回瑞典讀大學的維多利亞決定改去美國讀耶魯。

暴瘦時期的維多利亞

男友丹尼爾也為愛漂洋過海,跟著女朋友去了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維多利亞則一邊上學,一邊在專業機構治療厭食症,她放下了王室的公務,過著隱姓埋名的低調生活,因為走在大街上也沒人認識,他們過了一年多的安寧日子。

維多利亞(右二)和男友丹尼爾(左二)

在普通人的角色里,她能被別人真實的對待,可以在咖啡館和服務生隨便聊聊天,不用擔心自己的某個表情會不會被狗仔抓拍,「當個沒人認識的普通人」是很多富豪權貴的心愿,因為這可以讓他們卸下巨大的壓力和焦慮。

維多利亞和男友丹尼爾在學生時代的快樂瞬間

再次出現在公眾視線里已經是她準備回瑞典之前了,此時的她已經恢復了健康,可以從容地在電視節目上聊自己的厭食症,並且準備重啟工作,一邊上學一邊去瑞典駐華盛頓大使館實習。

厭食症好轉後的維多利亞(左)和弟弟妹妹

之後她確實狀態大好,直接開啟女王工作模式,一邊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一邊代表瑞典訪問各國。2001年,她第一次獨自出訪日本。

維多利亞首次獨自出訪日本

可惜好景不長,剛恢復健康沒多久,維多利亞就和男友丹尼爾分手了。

排山倒海的工作一浪一浪地來,親密關係又突然出現了缺失,維多利亞無法掌控突如其來的巨大壓力,她的厭食症再度復發。

來路不明的迷弟

在王室成員的建議下維多利亞開始去健身房運動,希望由此擺脫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她選擇了一家會員制的健身房,私密性很好,需要有兩位現有會員的推薦才能加入,每年會費大約1200英鎊,屬於高檔健身會所。

在這裡,維多利亞遇到了丹尼爾。

是的,很巧,和前男友同名,他本名 Olof Daniel Westling,正常應該叫奧洛夫 Olof,但他和梅根一樣取了中間名(梅根原名 Rachel Meghan Markle),所以大家都叫他丹尼爾。

他很像蕭伯納筆下的賣花姑娘,被與自己身份極為懸殊的異性看中,為了抱得美人歸,吃了不少「愛情」的苦。

丹尼爾出生在瑞典郊外小鎮上的一個普通家庭,學生時代就開始在養老院打工,服完兵役後先在學校工作,之後才轉行做健身教練。

兒時的丹尼爾

維多利亞在法國留學的時候,丹尼爾開始創業,他開了屬於自己的健身房,同時在裡面兼職做私教,就這樣認識了來運動的會員維多利亞。

青年時期的丹尼爾

如上文所說,和丹尼爾在一起的時候,正是維多利亞再次和厭食症作鬥爭的時期,她狀態不太好,無法應付外在的壓力和內心的不安,但丹尼爾始終溫柔的陪伴在側,忠心耿耿地給她打輔助。

維多利亞遇到丹尼爾就像撒哈拉沙漠曬了三天的海綿遇到有點甜的山間清泉,一整個被潤住了,但是她身邊的人卻都愣住了。

維多利亞的朋友們大多和她出身相似,他們見慣了她優雅精緻的日常,習慣於看她挽著富貴二代們的手臂出現在社交場合,而眼前的丹尼爾一看就是不同世界的人,說話有很重的口音,完全接不住他們的任何社交話題,和他們就像是兩個世界的人。

維多利亞的父母也很難接受這段戀情,他們本來就對兒子不能繼承王位心懷不滿(卡爾出生時還是王位繼承人,但後來平權,改成只看順位不看性別,轉由維多利亞繼承王位),女兒又找了一個大學都沒上過的鄉巴佬,不僅不會說外語,連瑞典語發音都不好聽,形體、禮儀方面更是一竅不通,吃穿用住方方面面都和王室格格不入,和他們心中理想人選的條件相距甚遠。

丹尼爾的儀態確實有待提高

丹尼爾的資歷可能連做王室公關都不夠格,但他卻有可能娶未來女王,這個事實讓維多利亞的父母非常崩潰,他們直接對這段戀情表示了反對。但是維多利亞力排眾議,堅持要和丹尼爾在一起,面對眾人的反對,她對媒體表達了自己的心情:「只要在一起開心,他是誰根本無所謂。」

說完愛情宣言就更不對這段戀情藏著掖著了,民眾見證了他們許多的合體活動,比如去參加朋友的夏威夷風派對。

維多利亞全程容光煥發,狀態大好,完全不理眾人對男友的品頭論足,和丹尼爾公開撒狗糧,親親抱抱走全套一個不落

也見證了維多利亞去男友的小公寓約會,帶著保鏢出入丹尼爾家。保鏢把她送到後會在門口等待,以便他們有安全的獨處空間,如果維多利亞在那裡過夜,保鏢會在早上準時出現,確保她安全離開。

維多利亞和保鏢(前)從丹尼爾的公寓走出來

雖然外界一直唱衰,但維多利亞談戀愛談得很開心,經常素顏和男友逛街,也不在乎被媒體拍到。

維多利亞和丹尼爾約會被拍到

她對這段戀情唯一的不滿來自外界,她覺得大家一直在拿丹尼爾的出身和職業說事,還頻繁拿他和自己來自上流社會的富有前男友相比(那個同名的丹尼爾),維多利亞覺得這些誹謗和攻擊讓她「如鯁在喉」。

在紀錄片《與維多利亞在一起的三天》里她首次公開談論了這段戀情,當年的那段表態即使在今天聽起來也非常耳熟,毫不過時,畢竟近幾年不少女明星也都是這麼回應戀情的。

維多利亞在紀錄片里是這麼說的:

我不在乎他的出身,一個人的背景很重要嗎?

和適合的人在一起很重要,幸福是很難得的。

報紙上寫的都是不實的,你們根本不了解他。

我和他在一起的時候是最開心的,我們會盡力一起走下去。

我不在乎他的出身,一個人的背景很重要嗎?

和適合的人在一起很重要,幸福是很難得的。

報紙上寫的都是不實的,你們根本不了解他。

我和他在一起的時候是最開心的,我們會盡力一起走下去。

維多利亞不顧所有人的反對,一意孤行要和丹尼爾在一起,這份固執終於影響到了她的口碑,民眾開始質疑她是否有資格做未來女王。在媒體詢問她王位、男友要哪個時,維多利亞說自己兩個都要,「不會為其中一項而放棄另一項」。

這要是放在從前,估計公主肯定不能得償所願,但是生活在現代,見女兒意志這麼堅定,王室屈服了,他們轉變態度,和維多利亞站到一邊,被迫接受了這段戀情,既然丹尼爾不夠格嫁入王室,那他們就把他變得夠格。

就這樣,王室開始從頭到腳地改造丹尼爾。

青蛙變王子

歐洲小報把這段歷程戲稱為丹尼爾進了「王子學校」,他就像一個剛進幼兒園的小男孩,從怎麼正確吃飯開始學,再到怎麼走路,怎麼站怎麼坐,如何社交,如何穿衣,王室還給他安排了英語課、法語課和德語課,也給他配了專門的老師惡補瑞典歷史和政治。

再次出現時,青蛙成功變王子了,那個粗鄙私教,架上眼鏡,改變口音,改變身型,變成了西裝革履的金融男,仿佛馬上就可以直接去華爾街敲鐘。

變身前後的丹尼爾

2010年,八年戀愛長跑結束,未來女王要嫁「金融型男」了!

既然王室同意了這門婚事,婚禮自然是要好好辦,於是慶典當天,世界見證了自1981年黛安娜和查爾斯大婚之後最豪華的王室婚禮,全程邀請1200人,花費250萬美元。

婚禮除了豪華,另一大特點就是充分顯示了對女方父母的尊重,一是婚禮時間和父母當年的結婚時間一致,都是6月19日。

從左至右:維多利亞的父母,維多利亞夫婦,丹尼爾的父母。

二是維多利亞的婚紗選用了母親貢獻的傳家寶白紗,又經由瑞典設計師Pär Engsheden巧手雕琢,配上瑞典特色的浮雕冠冕(這個皇冠我們頭條有提到這頂冠冕已經成了瑞典王室的「婚禮專用」),還有類似款式的手鍊、耳環,整體造型既有瑞典風情,又端莊大氣,襯得維多利亞很有女王風範,而且女人味十足。

王冠和耳環是一套

王冠細節圖

宣誓和交換戒指

共享婚禮蛋糕

婚禮舞會

新人合照

當天賓客堪稱世界王室大聚會,大合照一眼看上去都是熟人,我們寫過的挪威王室、盧森堡王室、摩納哥王室、日本王室都參加了這場盛大的婚禮。

婚禮大合照

挪威的梅特王妃,哈康的夫人,我們之前也寫過她。

西班牙美艷小萊後

摩納哥的阿爾貝,夏琳王妃的老公,我們之前也寫過他。

瑞典的克里斯蒂娜公主和日本的德仁天皇

婚後,丹尼爾飛上枝頭變鳳凰,身份由平民變王子(不過目前來看,即使未來維多利亞成為女王,他也不會成為國王,應該是一直保持王子頭銜了),開啟了一系列公務活動。

參加王室活動

參加商業活動

婚後倆人生下一女一子,2012年迎來女兒Estelle,2016年迎來兒子Oscar,因為第一個孩子是女兒,所以瑞典未來的100年應該都是女王統治了。

戀愛不易,維多利亞和丹尼爾且行且珍惜,憑藉經久不衰的超高恩愛度被坊間視為王室模範夫妻,但世事難料,近年來,這對情比金堅的眷侶竟然頻頻傳出要離婚的新聞,不是說丹尼爾在外面沾花惹草背著老婆偷腥,就是說維多利亞厭倦了男方的碌碌無為。

一開始王室按兵不動,直到最近才發布了公告說一切都是不實報道,但見慣了這些年隨時發公告隨時翻車的境況,幾乎已沒有人會把王室的這則闢謠視作他們恩愛依舊的證明。

儘管眾說紛紜,但離婚原因離不了那幾樣,說起來總像是炒冷飯,與其討論他們為什麼要分手,不如聊聊他們當初為什麼會在一起。

維多利亞認識丹尼爾的時候,正處在厭食症復發的困難時期,整個人從身材到心理都處於失控狀態,而且當時她和前男友富二代丹尼爾走不下去,戀愛八年最終分道揚鑣,情感的潰敗和厭食症的折磨已經讓她措手不及,面前卻還有著如排山倒海般傾瀉而來的工作,她被現實壓得透不過氣,是丹尼爾的出現給她開了一扇小窗,做為一個私教,他當然知道如何給富有的公主提供合適的情緒價值。

雖然貴為未來女王,但維多利亞並不如大家想像中那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她從小就有閱讀障礙,在學校成績一般,甚至需要老師的特殊輔導,學生時代收穫的大多是對於她身份的羨慕和垂涎,加上她父母非常喜歡弟弟,當年修改法律變成第一個孩子繼承王位(而不是長子繼承)時,維多利亞的父親甚至提出反對意見,覺得兒子卡爾生生被被剝奪了繼承權,對他很不公平。

而且卡爾娶的是傳出過同性戀情和拍過半裸照的性感模特,從傳統角度來說他的戀情明顯更驚世駭俗,但和丹尼爾被堅決反對不同,王室對卡爾的戀情非常支持。父母的愛子之心溢於言表,但多愛兒子就有多傷害女兒,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維多利亞都沒有收穫到豐沛的肯定和正面反饋。

老二卡爾和模特老婆

老三瑪德琳公主超美,她嫁了個不願來瑞典的英國富商,隨夫定居美國。

不管怎麼說,維多利亞最終是可以成為女王了,但收穫名利地位的同時,她也必須面對無窮無盡的工作和壓力,十八九歲的年紀,又要處理學業(本身還有閱讀障礙),又要處理公務,還要面對媒體的檢視和大眾的討論,她有心無力,handle不了。

明明她不是最優秀的學生,不是父母最愛的孩子,但偏偏獲得了最至高無上的權力,這之間巨大的落差很難不讓她產生自我懷疑,從弟弟手中「搶」來的王冠真的屬於她嗎,她是最合適的繼承人選嗎.....

丹尼爾恰逢其時地出現了,他採取的策略有點類似嫁入豪門的乖巧女性,以絕對下位者的姿態出現,甘當輔助,自願淪為愛人的「附屬品」,他公開宣稱自己此生的功能就是幫助維多利亞更好地完成她的工作,以圓滿她的人生。

這太能幫她找回自信了,她怎能放下這個幫助她「自我認同」又恰好能承接她負面情緒的對象呢,弱勢的丹尼爾當然不是世俗眼中門當戶對的「王子」,但他可以是維多利亞粗壯樸實的一根肋骨。

實在是非常俏皮可愛的一張合照

所以,維多利亞是幸運的,她幸運地生活在現代社會,幸運地因為平權運動而承接到王位,幸運地堅持了自己的願望,既得到了江山,也得到了美男。

至於將來如何,即算丹尼爾的出軌傳聞為真,維多利亞也不是當年柔弱無助的維多利亞,她早已能玩轉王室的工作,又有兩個可愛的孩子,老公的去與留,都不太會成為問題——

難怪劉瑜要說「我有時會想,要是我不幸生在了200年前,就得裹小腳,生一串孩子,早上五點起床喂豬,每天給一家老小15口人倒馬桶,老公打你沒有婦聯可以伸冤,不讓識字讀不了納博科夫,還人均壽命43歲……然後就覺得,啊,在歷史的長河中,我竟然有幸生在了當代,竟然可以上學,可以工作!我真是太走運了!」

現代女性,要江山也要美男,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力,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啊,加油!

推薦:Miss.L&H返場||輕巧、美貌、兩穿的羊皮蝴蝶結穆勒鞋

上文:名利場||大殺四方的台劇大美女林韋君,愛和帥哥談戀愛有錯麼?

推薦:Miss.L&H返場||輕巧、美貌、兩穿的羊皮蝴蝶結穆勒鞋

上文:名利場||大殺四方的台劇大美女林韋君,愛和帥哥談戀愛有錯麼?

作者:sereson

責任編輯:Miss H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8fba6af2b1424d8d4cfaded1185933b.html




道歉聲明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