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0萬曝光,被忽視的「火鍋+茶」悄悄崛起

2023-04-28     火鍋餐見

原標題:近2000萬曝光,被忽視的「火鍋+茶」悄悄崛起

本期看點

1、火鍋界爆火話題都挺「茶」

2、「火鍋+茶」的尖子生筆記

3、「火鍋+茶」還能怎麼玩?

圍爐冰茶/龍井鍋底/茉莉泡毛肚

火鍋界爆火話題都挺「茶」

發現沒?最近火鍋店爆火的話題,都與「茶」有關。

1、近1000萬播放量,圍爐冰茶實火

今年初夏,圍爐煮茶的2.0版——圍爐冰茶強勢來襲,一周紅遍全網,相關話題在抖音的播放量已經超過900萬次,夏季「圍爐」正式上線。

以重慶火鍋+茶館模式的北步園火鍋老闆,開在公園裡的殷火鍋等,反應極快,進行了上新。

圖註:爆火的圍爐冰茶 圖源小紅書

冰爽回甘的冷泡茶裝進透明的玻璃瓶,擺上冰塊,配上乾冰營造出的縷縷霧氣,仙氣繚繞中,透出絲絲涼意。

鮮切水果、茶點用精緻的中式器具擺盤,各式各樣的冰粉、竹筒水果茶,這款「仙女下午茶」誰能不愛?

2、800萬閱讀量,龍井茶湯鍋底爭議中走紅

淄博燒烤火了之後,全國各地美食紛紛請求出戰,但杭州卻被冠上了「美食荒漠」的稱號,熱情似火的杭州商家,試圖從本土特產中尋找創意。

如誕生在杭州的大耳牛·牛火鍋,將其招牌鍋底牛油麻辣鍋與龍井茶湯鍋組了cp。

一邊是飄著紅油的麻辣鍋底,一邊是清澈見底的鍋里飄著一片片茶葉,還撒著一撮桂花,喝茶還是涮火鍋?傻傻分不清楚。

圖註:牛油麻辣+龍井茶湯鴛鴦鍋 圖源落胃

這款龍井茶湯鍋底上線就「引爆」全網,微博相關閱讀量已達800萬,不過走紅中也伴隨著爭議,有網友覺得「食之無味」,也有網友覺得「只是營銷噱頭」。

3、各大官媒報道,茉莉花茶毛肚太出圈!

「這是什麼搭配」「喜歡喝茶和喜歡涮毛肚的人都沉默了」……

最近,一款蓋碗茶毛肚吸睛出場,四川觀察、文旅成都、成都同城熱搜等官媒/平台陸續報道。

4月23日,如在蜀老火鍋在其公眾號上發布公告,實名認領各大官媒都在跟蹤報道的創意菜——茉莉花茶毛肚。

圖源如在蜀公眾號

並表示,這道菜不是黑暗料理,名字叫「飄雪千層肚蓋碗」,蓋碗只是創意擺盤,還需要燙熟了吃。

浸泡過茉莉花茶的千層肚,進一步消減掉了「體味」,還帶上了絲絲茉莉花的清香,夏天吃起來也更加清爽,敗火。

有了這波澄清,加上前期的全網追蹤,再配上「總要來趟成都,吃一碗茉莉花茶毛肚」的網絡爆火文案,這款飄雪千層肚蓋碗火出了圈

舊品新做,「火鍋+茶」的3種走紅形式

其實,茶與火鍋的搭配由來已久,川渝人民愛吃火鍋,同樣也愛喝茶,麻辣刺激的火鍋加上一杯敗火去油的老鷹茶,可謂是最初的完美cp

慢慢的,一些火鍋店開始直接用老鷹茶、紅茶煮火鍋,在菜品、場景上也嘗試加入茶元素,以此來凸顯差異化。

同時,新中式茶飲、圍爐煮茶的走紅,也讓喝茶這件事不再是高年齡段人群的專屬,也一樣代表著年輕人獨特的氣質,這讓一些火鍋老闆更加看到火鍋與茶,這塊市場蛋糕。

綜合觀察,火鍋餐見總結了「火鍋+茶」在市場中的3種表現形式。

1、定位上,以「茶火鍋」作為細分

《2023中國火鍋經營發展報告》顯示,火鍋門店數在2022年末達到43.3萬家,激烈的競爭讓許多品牌進一步挖掘細分市場,精準打造差異化。

所以在巴奴毛肚火鍋、鹵校長、譚鴨血這些之外,近幾年我們會發現一些小眾品類被挖掘,比如螺螄粉、糟粕醋、蹺腳牛肉、豆花。

茶火鍋也是如此,像川渝一位笑星創立的矮冬瓜,率先把火鍋+紅茶的賣點提出,在煮鍋底前,店員會當著食客的面萃取紅茶,並且頭杯的茶水會倒給顧客品嘗。

雲南的鄭記普洱茶火鍋,主推一半麻辣一半普洱茶清湯的鴛鴦鍋,還有北京的一家藏茶素火鍋,除了鍋底增加藏茶之外,還搭配鮮香的素食涮菜,讓差異化更加明顯。

2、產品上,上新/擺盤借鑑茶元素

爆火的圍爐煮茶、圍爐冰茶自不必說,像營口一家滷味火鍋店,還上新了茉莉花茶鍋底;

杭州的一家森系火鍋店則把龍井茶香毛肚三脆卷作為招牌;許多川渝火鍋都在等位區設置了老鷹茶作為招待……

圖註:龍井茶香毛肚

此外,擺盤上,因為小份菜、拼盤制的流行,在川渝火鍋店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九宮格、六宮格的蓋碗拼盤,不僅美觀還能讓顧客感受濃厚的川渝氣息。

圖註:蓋碗擺盤

同時,巴蜀大將的蓋碗咖啡,朱光玉最近的竹蔗茉莉青提抱抱竹新品,在呈現方式上不乏有新中式茶飲給予的靈感。

3、模式上,「火鍋+茶館」跑出代表品牌

如果說前兩種的結合方式還停留在表層,那由其衍生的「+茶館」模式,則更系統、全面的融入了茶文化。

這方面不得不提首創這一模式的北步園,其創始人告訴火鍋餐見,它們不止在產品上與茶結合,比如非遺老鷹茶鍋底、蓋碗套餐、茶泡魷魚、茉莉花丸子等;

在此基礎上還把選址定在犄角旮旯的巷子裡,在巷子裡別有洞天的打造了小北茶館,增加沉浸式體驗。

還有北京壺·茶館火鍋,四款優質小罐茶現選現泡增添儀式感和價值感。

圖註:開鍋選茶,圖源北京生活探索隊

大紅袍冰泡鵝腸、綠茶麻將蟹鉗肉、竹製座椅、茶壺擺件等緊扣「茶」主題,相比北步園,它又用賽博朋克風增添了一些潮流感。

「火鍋+茶」還能怎麼玩?

火鍋+茶館代表品牌的跑出,與去年圍爐煮茶的爆火,將之推向了一個高度,但靜下來思考,我們也能看到「火鍋+茶」的一些痛點。

比如,「茶」在產品上的呈現不易被感知,以茶類鍋底為例,顧客評價中,也能看到「混合濃郁的火鍋底料之後,茶香味就淡了」「沒有嘗出來鍋底有茶的味道」等評價。

同時,它與毛肚、牛肉等食材相比,相對小眾,高價值感的打造是難點,教育市場的成本也較高,觀察到一些茶火鍋門店體量都很小,也有下屬門店因為客流少出現閉店、暫停營業的情況。

不過,我們也發現,誕生了北步園的川渝、壺·茶館的北京,都屬於茶文化深厚的地區。

由此推測,像雲貴、廣東這些同樣有茶文化積澱的區域,未來也可能會跑出更多代表性的「火鍋+茶館」品牌

「茶與火鍋,太值得挖掘啦」,就像北步園創始人張偉告訴我們的那樣,圍爐冰茶其實在前幾年也出現過,只不過當時沒有人包裝,而今年它就被重做火了。

「所以未來,火鍋+茶怎麼走,還是要真正把中國茶文化植入,場景革命,沉浸式體驗;產品融入茶文化以及以茶為主創新產品的結合」。

往更深層次的文化創新挖掘,加上年輕人喜歡的表現形式,是這一模式將繼續進階的方向。

不過前提是要注意圍繞顧客需求,畢竟脫離需求的註定不長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8ca29bdfdff363d204f6c5c0e016f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