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作為三朝元老被嘉靖輕易打敗,他真的想歸隱田園嗎?

2022-07-30     仲安筠

原標題:楊廷和作為三朝元老被嘉靖輕易打敗,他真的想歸隱田園嗎?

其實,如果大家了解中國歷史,就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說中國古代有很多有名的老臣,他們不僅僅輔佐了一代皇帝,他們往往輔佐了好幾代皇帝,為一個朝代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可是他們往往都做不到一個好的下場,甚至只能夠狼狽回家,了度殘生。造成這樣的現象往往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皇帝的心理,他們覺得這樣的大臣在朝廷上都有這很複雜的人脈,如果讓他們一直待在朝廷之上,就會對自己的地位產生威脅。第二就是他們自身,他們往往做了很多年的官,已經看淡了官場的爭鬥,只想過普通人的日子。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這樣的一位大臣吧!他就是明代的三朝元老,楊廷和。

提到他,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尊重。畢竟他輔佐了明代的三過皇帝,而且也為明代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以說,明王朝之所以可以在朱厚照時期延續下去,最關鍵的原因就是這位老臣一直在用生命支撐著一個朝代的發展。但是我想大家也都知道,在嘉靖皇帝上位之後,他就淒涼的回家了。那麼他和這位皇帝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他為何最後決定隱居回家呢?如果大家對這個問題十分好奇的話,就跟隨著我的腳步,一起去探明真相吧!

首先,這位皇帝之所以可以成為皇帝,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因為上一任皇帝朱厚照,並沒有留下任何的子嗣。由於朱厚照實在是太貪玩了,而且他的壽命也比較短,因此他沒有孩子,大臣們就只好根據族譜選擇一位藩王做下一任皇帝。而他們選擇的人就是嘉靖,畢竟當時的朝廷還是由楊廷和把持的,楊廷和覺得這個孩子才十幾歲,比較容易控制,因此就選擇了他。可是,當時的楊廷和並不知道他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正是因為他選擇了這個孩子做下任皇帝,才導致了自己悲慘的結局。

首先,嘉靖從小就是一個特別有掌控欲的人,他覺得自己既然已經成為了皇帝,自己既然成為了一個國家的主人,就應該有君主的樣子。而且在他的腦子裡,君主的話就是一切,他說的話就是任何人都不能違抗的。因此,秉持著這樣的信念,他也對楊廷和這樣的老將並不太在意,他覺得他們只是多做幾年官罷了,並不能夠掌控自己。可是他卻不知道,楊廷和的厲害之處並不在於年齡,而在於能力。他之所以可以輔佐三位皇帝,之所以可以對大明的發展有如此多貢獻,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十分有遠見的人。

他不僅可以對現在發生的事情做出正確的決斷,他還可以對將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出正確的預測,從而做好準備。這樣的能力在大明的歷史上沒有幾個人可以擁有,而楊廷和就是其中一位。所以,當皇帝觸怒了他時,他並不生氣,因為他覺得這位皇帝不過還是一個孩子罷了,只要多多的管教,就能夠聽自己的話。所以這樣微妙的關係就一直持續到了大禮議之前,真正讓楊廷和和皇帝決裂,也就是因為這件事情。當時大臣們想讓皇帝認前一任皇帝朱厚照為父親,但是在嘉靖皇帝看來,這件事情是決定不可能的。畢竟讓他認別的人做父親實在是難以接受的,可是大臣們卻堅持必須要他這樣做,不然就要把他趕下皇位。

皇帝很清楚,之所以這些大臣們敢這樣對付他,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大臣們的背後站著楊廷和。在這些大臣們看來,楊廷和比皇帝更加厲害。他也想過把這位大臣處死或者流放,免官。可是這樣的代價就是滿朝的文武都會罷官,或者是以死來威脅。但是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他才十幾歲,實在是承受不起這樣的代價。可是他也不能認一個從未某面的人作為父親,他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了。在這個時候,有幾個想要投機的人就去找了皇帝,為他提供了很多的不用認皇帝作為父親的依據。

本來大家都覺得這場戰爭會持續很久,可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楊廷和竟然主動辭職了。他選擇回老家過平淡的日子,皇帝也沒有猜透他為什麼會這樣做。在楊廷和兒子問他的時候,他終於說到:畢竟我已經做了很多年的大臣了,我覺得我為大明王朝做的已經夠多了,我已經對得起這個國家了,既然這個皇帝不喜歡我,那我也沒有必要繼續做下去,也沒有必要繼續爭下去了,還是過回普通的日子比較好。或許這樣的境界,也是很多大臣們都達不到的吧!

畢竟在很多臣子看來,他們需要做的就是打敗所有的大臣,最終能夠有皇帝一樣的權利。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這樣要付出的代價是很高的,很多人就是為了得到權利而最終付出了生命,甚至是付出的一家人的生命。在小編看來,他及時的退出權力的紛爭,是一個十分明智的決定畢竟他能夠保存自身,也能夠留下不錯的名聲,更關鍵的就是可以獲得很簡單的幸福。

其實小編也想說一句,能夠把人生參透的大臣,楊廷和絕對是其中之一了。畢竟他曾經做到過首輔的位置,能夠成為最厲害的大臣。可是他也甘心從內閣首輔的位置下來,做回一個普通的人。我們也能夠從中看出他的確是一個不一般的人,他的確是一個已經把一生看透了的人。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的像這些人學習,畢竟要追求功名,要追求權利,要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我們要學會滿足,就像他一樣,如果他一直和皇帝對抗,那麼他的下場可不僅僅是回家這麼簡單了。所以,有些時候,適時的放手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也是一種最為正確的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8b79262fa0bf77f02c304e0ca15ac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