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全民都可以寫文章、拍視頻、當主播的年代,哪怕是條狗,都可以在網絡上寫文章、拍視頻、當主播,唯一的區別,是有沒有讀者或者觀眾。
直播主要靠帶貨收益,圖文和視頻一般有流量、活動和帶貨3種收益,視頻和直播一樣以帶貨收益為主,圖文以流量收益為主。如果加以電商服務、商品掛載、專欄付費、諮詢答疑等方式,收益會大幅增加。
在自媒體最好的2015到2000年紅利期,圖文光流量收益就有不少,很多人都賺得盆滿缽滿。但是,現在已經斷崖式下降,連原來引以為傲的單價(一萬閱讀量的收益)也不到視頻的一半。那時,不少人每天發5篇,日進七八千元;現在,很多人每天發5篇,一個月收入還不到5000塊。
連現在很不友好的騰訊開放平台(企鵝號),那時候流量大力扶持不說,單價好的有200塊,現在幾乎沒有什麼流量,單價有的直接降為2分,是當初200塊的萬分之一。
在自媒體紅利期,圖文的活動收益也相當可觀。即便到了2021年,百家號某項指標榜首能拿5000元獎勵,美柚號月發文量達到要求就能自動產生3000元活動收益。特別是後者,幾乎沒有什麼難度。到了2022年,難度不變,但是活動收益降為1000元。現在,則直接砍掉了這項收益。
可見,現在單靠流量已經沒有「錢」途了,必須拍攝視頻或者直播帶貨。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在中國,圖文讀者只有一億人左右,而視頻(直播)觀眾將近10億人。我外甥女還是學生,只因懂得與時俱進、順勢而為,2022年視頻帶貨賺了幾百萬。
略微涉足過自媒體的人都會明白,圖文是視頻和直播的基礎,但又難度最大。圖文懂,則視頻通、直播能。下面,重點圍繞圖文說說我的2022年自媒體變現的體會和經驗。
01量身定製,打造自己的名片
寫文字、拍視頻、玩直播的人千千萬萬,但是懂得立人設而且能將人設立好的人,並不是太多。
有的人把自己包裝成一位成功學大師,天天在網際網路上教別人怎麼把5000塊錢變成5000萬,還到處標榜自己捧出了多少草根富翁、明星企業,其實他自己可能連大學都沒畢業,早些年擺過燒烤攤,結果因為沒有衛生許可證,被市場監督和城市管理人員趕得雞飛狗跳,後來自媒體紅利期來了,他搖身一變,就成了身家過億的創業精英。
還有的人喜歡給自己設計一些另類而又獨特的口頭禪,或者肢體動作,靠著不斷重複這種符號來完成對讀者或者觀眾的洗腦。
另外,有人喜歡裝知識分子,吹噓自己讀過幾萬本書;有人喜歡炫富,標榜自己是富二代;有人喜歡吹牛,把自己包裝成身居高位的領導;也有人喜歡賣慘,用虛構的情節博取他人的同情。
也許,這些立人設的做法剛開始確實效果明顯,能夠快速吸引粉絲並且成功獲取收益。但是,時間一長,肯定是會穿幫的,那時人設崩塌,前面的努力就白費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立好自己的人設。
我們常說,網絡名字是展示形象的名片,網絡頭像是彰顯人品的窗口。那就從網絡名字和網絡頭像做起吧,圖像可以是自己的真人照片,可以是美麗的風景圖片……只要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就可以了,可以一直不換,也可以過段時間換一下;名字一定要乾乾淨淨、簡簡單單,最好能讓讀者一眼看出你所在的領域,或者個性鮮明、少有相似,但又不能顯得奇葩,或者拉得過長,那樣只會給人譁眾取寵的感覺。
然後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用客觀實在、絕不浮誇的文字,簡明扼要、量身定製地介紹自己。
這樣打造出來的名片,才能經受得起讀者和時間的考驗。
02立足實際,選擇合適的平台
立好人設、定好領域之後,就要選擇合適的自媒體平台了。
目前,網際網路上的自媒體平台多如過江之鯽,主要有微信公眾號、百家號、今日頭條、大魚號、企鵝號、東方號、知乎、簡書、豆瓣、新浪看點、惠頭條、美柚號、一點號、快看點、快傳號、搜狐號、網易號、眾媒號、支付寶生活號、京東號、大風號、易信、看薦、號外號、封面號、小紅書、鳳凰號等三四十個自媒體平台。如果是視頻,還要加上抖音、快手、B站、梨視頻、火山小視頻、秒拍、微信視頻號、迅雷號等十來個平台。
視頻和直播帶貨收益沒有任何限制,但是圖文流量和視頻流量收益有著一定的限制。微信公眾號沒有新手期,註冊帳號就能開通原創,只要滿500粉絲就能開通流量主,即獲取流量收益。有的號如百家號、今日頭條、企鵝號、美柚號雖有新手期,但沒過原創也有收益,只是少一些;有的號如網易號,沒過原創但只要達到一定等級,也有收益;有的號如搜狐號、大魚號、一點號、快傳號,不過原創沒有收益;有的號如知乎,註冊帳號很容易,但想要獲得收益很難;有的號如新浪看點,註冊帳號很難開通收益更難。
大部分自媒體平台適用於各個領域,但也有例外,比如美柚號,主要是針對女性讀者的,所以比較熱門的有育兒、美食、情感和生活等領域,而歷史領域的文章幾乎無人問津。
絕大多數平台的推薦量和有沒有粉絲沒有直接關係,只要領域垂直,能夠持續輸出優質內容,平台自然就會推薦,閱讀量也能隨之上去。同一篇文章可以在全網三四十個平台分發,一般是首發比較重要的百家號或者今日頭條,再複製到其他平台。
如果精力和時間允許,可以註冊所有的平台,就當是一隻羊是養,一群羊也是養,收益總要多一些;如果精力和時間有限,可以選擇微信公眾號、百家號、今日頭條、大魚號、搜狐號、美柚號、網易號、一點號、知乎這幾個單價高、流量多的平台。
03避踩雷區,暢通變現的渠道
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運作規則和發文規範,註冊帳號後一定要細讀一遍,以免踩雷。
一般而言,無論什麼平台,也無論圖文、視頻還是直播,都最痛恨搬運、抄襲、洗稿等行為,一經發現,必將嚴懲甚至封號。在大數據時代,這些行為猶如透明一般,斷無不被發現的可能。因此,一定要堅持原創,杜絕類似行為。
其次,各大平台也都最忌諱談論敏感話題,發現後輕則立即禁言,重則當場封號。如果我們是抱著賺錢的目的來的,就不要這麼做。
另外,有的情況平台沒有規定,對有的平台是雷區,但對有的平台卻是雨露。比如微信公眾號和百家號,切記不要把刪除了的文章重新發布,否則即便完全是自己原創的,也會被系統認為是搬運。但在其他絕大多數平台,可以把前面發過的文章刪除以後重發,而且流量幾乎不受任何影響。微信公眾號還要加上千萬不要買粉絲和千萬不要自己點廣告這兩條,否則就會被平台判為惡意刷粉和惡意蹭流,從而不再推薦甚至關閉流量主。
我在這方面有過很深刻的教訓。2022年我剛殺入自媒體江湖時,就分情感、歷史、文化、娛樂、社會5個領域多管齊下,各個領域都註冊了微信公眾號、百家號、今日頭條等幾個主要平台,一共註冊了近50個平台。前期因為缺少經驗,走了一些彎路,甚至踩到了雷區,談論了一些話題,導致社會號被封、歷史號被禁、娛樂號被限,損失真有點大。
因為當時,我已經把各個號養好了。舉例微信公眾號,情感號僅2022年1月份,我就有近300萬的閱讀量,流量主收入近30000塊。後來,因為刪除前面的文章重發,就不行了。
只有情感領域的搜狐號,2022年的閱讀總量達到近3億。如果單價能像一些作者那樣高達30塊,也有近90萬收入;可我的單價太低,只能賺個酒錢。
在避踩雷區的同時,也要暢通變現的渠道。我認為,若是有一定文字功底的人,想獲取流量收益,首選微信公眾號。堅持領域垂直,一個月之內一般能爆幾篇,達到500粉絲即可開通流量主。微信公眾號的單價在80到100元,是目前單價最高的平台之一。而且一旦爆了之後,只要不違規,就會經常爆,年收入10萬是不難的。一般來說,情感領域的雞湯文最容易爆,其次是娛樂領域的八卦文章。
如果是文字駕馭能力不怎麼好,但在視頻拍攝或者直播有著一定潛力的人,可以選擇拍視頻、當主播。做好了,收入達到圖文創作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都是可能的。
如果是既沒有文字功底,又沒有視頻和直播方面天賦,但有一定的網絡運營手段和能力的人,可以選擇自己當老闆開網店,僱傭網絡上的圖文寫手、視頻作者和直播播主為你帶貨。這個操作辦法其實不是很難,只是大多數人不知道而已,做到了,年入幾百萬是完全可能的。
因為篇幅限制,具體的創作過程和方式以及運營和操作的手段和模式,就不說了。各位不妨自己研究一下,真的不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