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產城融合「加速度」 宜居宜業新城強勢崛起

2022-04-12     港渝網HCM

原標題:巴南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產城融合「加速度」 宜居宜業新城強勢崛起

巴南融媒體中心記者 袁啟芳

龍洲灣片區新貌 資料圖

前不久,中鐵二十局聯合鐵建置業摘得重慶高職城片區約194畝土地,在當前房地產市場低迷的狀態下,中鐵二十局作為央企優質房企的代表,看好巴南、投資巴南、建設巴南的熱情仍然高漲,為巴南的發展增添新動力。

事實上,眼光敏銳的品牌房企早已捕捉到在巴南的發展機遇。近年來,區委、區政府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五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一區五城」生動實踐,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從龍湖、萬達、旭輝、中建等龍頭企業扎堆開發,到吸引來自全市甚至周邊省市的大量購房者安居,巴南一步步發生著「聚變」。

品質樓盤搶灘入駐 居住環境提檔升級

萬科江南城、龍湖春江天鏡、中交錦越、中建濱江星城……走在巴南城區的街頭,你會發現大大小小的地產項目遍地開花,國內一線開發商競相入駐投資巴南,品質樓盤一片片拔地而起……巴南城市價值得以彰顯,城市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隨著中大型項目逐漸增多,城市商業綜合體也更加豐富。近年來,巴南成功引進了萬達、旭輝、海洋公園等商業旅遊綜合體;基礎配套更完善,德普、巴蜀、育才等名校資源落戶;公園遊園星羅棋布,龍洲公園、通江公園等城市公園升級打造,城市功能不斷改善。如今的巴南越來越美,宜居宜業宜游,巴南城市的「頁面」每天都被刷新。

「從龍洲灣新城到高職城,再到界石等片區土地綜合開發建設,帶動城市整體成型成勢,巴南城市建設『跑』了起來。」區土儲中心主任劉忠傑表示,近10年,巴南商住用地出讓總面積和商品房銷售總面積均位列主城中心城區前列,商住地累計出讓約2.4萬畝,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網簽)約3500萬平方米。這一系列數據都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熱愛巴南、選擇巴南的真實意願表達,巴南正在成為商氣、人氣齊聚的城市發展寶地。

加速產業聚集發展 產城融合造新「城」

「下班後可以帶著孩子去巴濱路散步,或者去網紅『打卡』點西流沱小鎮看看夜景……」在巴濱路一房地產售樓部任職的王文媛正滔滔不絕地為看房客戶規划著未來的藍圖。

今年28歲的王文媛是置業顧問,也是該小區的准業主,說起選擇將家安置在巴南,王文媛覺得十分明智:「這裡購物、出行都非常便利,生態環境也很好。」

王文媛選擇的背後,是巴南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所付出的諸多努力。近年來,巴南在不斷完善配套設施,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全力建設以開放創新為動力、以環境優化為載體,以城帶產、以產促城發展為支撐的現代化宜業宜商宜居產業新城,全面提升地區生態顏值、產城融合水平和城市品質。

隨著城市發展,產業與城市從脫離走向融合。近年來,巴南積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區兩群」協調發展重大機遇,全力提升產業能級、創新能級、開放能級,推動生物醫藥、商貿物流、高端裝備製造、「數智」經濟、生態創新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去年,全區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工業投資突破1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突破300家,是西南地區唯一被國家工信部評為「2021年度全國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州)」的區縣。

發揮上游影響 構建「一區五城」發展格局

走進二聖鎮集體村梨園,放眼望去,成片梨樹鬱鬱蔥蔥,當地村民們正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打理果園。近年來,二聖鎮通過梨花節、采梨節吸引了大批踏青遊人前來賞景、采梨,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集體村是巴南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推動城鄉均衡發展的一個樣本。近年來,巴南統籌推進城市與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在農村開展「三變」改革,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發展優質高效特色農業,推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近年來,巴南還積極對接我市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兩點」定位,構建「一區五城」發展定位,勇挑上游重擔、推出上遊方案、發揮上游影響。在圍繞「一區」建設方面,全區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啟動市級農業產業園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開展,湧現出一批有較高知名度的農旅休閒觀光新景點;同時,南部新城、重慶國際生物城、重慶高職城、惠民智慧總部新城和大江科創城「五城」建設快馬加鞭,促進地區企業與區域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巴南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82ff322523a774eebc3035891eb74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