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烏戰爭雙方陷入僵局狀態,烏克蘭方面已經轉入戰略防禦,俄羅斯方面也沒有能力大規模進攻,俄軍和烏軍之間的戰線沒發生大的改變,但地面作戰發生了大量的坦克突擊和反坦克作戰,雙方都有大量坦克的損失。
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的戰報都挺生猛的,根據俄烏雙方的戰報統計,目前俄軍已宣稱的擊毀烏軍坦克和裝甲車數量為7422輛。而烏軍已宣稱的戰績為摧毀俄軍3000輛坦克和6100輛裝甲戰車。俄烏雙方的戰績加一起,超過了16000輛坦克和裝甲車輛。如果上述數字屬實的話,俄烏戰爭就是二戰以後最大規模的機械化戰爭。
據專門追蹤俄烏雙方武器裝備損失情況的開源情報專家Andrew Perpetua的報告顯示,俄羅斯軍隊在戰爭爆發初期,共出動2987輛坦克,在經過了23個月的慘烈戰鬥以後,可能已損失了至少2619輛坦克,包括有1725輛坦克被摧毀,145輛坦克受損,有205輛坦克被遺棄,還有544輛坦克被烏軍繳獲。同時俄羅斯在兩年時間裡生產或翻新改造了1500輛以上的「現代化」坦克,因此前線俄軍的坦克數量還能保持在2000輛左右。
烏克蘭軍隊的坦克損失可能更嚴重,開戰前烏軍裝備的坦克幾乎全部打光,目前烏軍的大部分坦克是戰爭爆發以後美歐西方支援的,型號也亂七八糟。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談到西方援烏新式坦克時,曾透露過俄軍讓烏軍的西方坦克損失慘重,例如在去年8月份烏軍「大反攻」的不到一個月時間裡就有311輛坦克被俄軍摧毀,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德國豹式坦克。這意味著俄當時幹掉了大約100輛豹式坦克。普京還說過,烏克蘭士兵經常拒絕使用西方坦克,因為這些西方坦克是俄軍的重點打擊目標。普京還揶揄地說,西方坦克燒起來,要比蘇聯製造的坦克更美妙。
很多網友說,既然俄軍裝甲部隊在烏克蘭戰場上打得那麼笨拙,坦克損失那麼慘烈,在前線遍地都是坦克殘骸。那麼如果換上我們的99A主戰坦克,就能砍瓜切菜一樣幹掉烏克蘭守軍吧。若99A坦克去了俄烏戰場,就能改變戰局嗎?
說句實話,假如我們的99A主戰坦克到了烏克蘭戰場上,所遭受的損失可能不會比俄軍坦克少多少。同樣的反面例證,是烏軍裝備的幾種性能特別好的西方重型坦克,也是一樣無法突破俄軍的防線,也是在戰場上損失慘重。
按照目前俄烏戰場的作戰狀態看,想搞大縱深裝甲部隊的坦克突擊,下場一定會很悲慘的。現實表明,隨著反裝甲技術和步兵火力的發展,裝甲突擊這種二戰時代開始的戰術很可能已經不適合今天。
美國戰爭研究所(ISW)的軍事專家萊利·貝利總結,裝甲機械化的機動作戰依賴於某種程度的突然性,也就是裝甲部隊應該秘密而快速地機動到某個地區,並且讓敵人措手不及。但是在烏克蘭戰場上這種突然性已經很難出現。雙方都難以出其不意,任何機械化縱隊都無法發起突然攻擊,這導致戰鬥異常激烈,雙方都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俄烏前線充斥著巨量的輕便反坦克彈藥,尤其是毀殲率極高的輕型反坦克飛彈,例如「標槍」和NLAW反坦克飛彈,烏軍裝備了數萬枚,幾乎每一個步兵連都配備高性能反坦克飛彈。地面部隊廣泛應用小型四軸無人機,以及後來出現的FPV自殺式無人機。
野戰炮兵系統也有了重大改進,成為一種無人機+火炮+炮兵精確彈藥的火力打擊系統。此外還有大量密布的地雷,以及綿延戰壕的阻擋。上述因素首次讓戰爭中的防守方占有了一定優勢,集群的坦克裝甲目標在戰場上的生存力較低。
尤其是由AR眼鏡第一視角控制飛行的FPV自殺式無人機,已經顛覆了地面作戰的規則和邏輯。FPV無人機的優勢是可以由飛手直接控制飛行,能夠選擇打擊薄弱部位,通常會命中坦克的上部或後部。在安裝了破甲戰鬥部的FPV自殺式無人機目前,任何紙面上異常強悍的現代化主戰坦克,都猶如待宰羔羊。
兩年來,俄軍和烏軍裝甲部隊的地面突擊戰的損失都特別大,即使以往吹噓的厚實安全可靠的60噸以上的西方重型坦克,也是一磚撂倒,拉去回爐的貨。
如何提高坦克生存力的最佳方式,總結俄烏戰場的實戰經驗,如何提高坦克對抗智能反坦克彈藥和FPV無人機的能力,如何提高坦克生存力,是一個關鍵問題,例如披掛爆反裝甲,安裝頂棚,配備干擾機等等。還有一個重要方法,被俄烏雙方的坦克手同時認可,那就是少裝炮彈。
無論是盤式裝彈機的俄式坦克,還是尾艙或分散布置彈藥的西方坦克,都不要把炮彈裝滿。一次戰鬥只裝填十幾發炮彈就足夠了。少裝炮彈,真的可以大幅度降低中彈以後引燃發射藥導致殉爆的機率。
最新的死亡公路,就鋪滿了烏軍坦克裝甲車殘骸。這是俄羅斯公布的戰績,在扎波羅熱拉博蒂諾村的戰場上,有一條1.5公里的道路,俄軍沿著公路摧毀了烏克蘭軍隊的十幾輛坦克和裝甲車。
包括英國挑戰者2坦克,波蘭T-72M坦克、美國M2A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美國M113裝甲輸送車,美國斯崔克輪式步戰車,BMP-1步兵戰場車,烏克蘭產的科扎克-7裝甲車。
儘管我們的99A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比較厚實,但99A坦克的側面、頂部和後部的裝甲也是十分薄弱的,在智能攻頂反坦克彈藥和FPV無人機面前,99A坦克也一樣沒有招架之力。
那麼,又有網友提問,使用電子干擾設備能壓制無人機嗎?
答案是不能。
好多人覺著如果有電子干擾系統,就可以輕易壓制那種廉價的FPV自殺式無人機,普遍認為採用民用標準的FPV無人機抗干擾能力極低。
其實,這些都是對戰場電子對抗的誤解。俄烏戰爭的作戰經驗表明,所有反無人機系統和電子干擾系統,都只能局部的偶爾的發揮作用,但不能在廣闊的戰線上壓制無人機,一是無法密集地部署干擾系統,二是無法保證干擾系統能隨時開機。
俄烏戰場的作戰實踐證明,輕型步兵一樣能有效抵禦重型裝甲部隊的猛烈進攻,目前戰場上的步兵防禦作戰是占優勢的。在小型無人機、炮兵和高效率反坦克武器的加持下,戰壕和地雷陣再一次成為對抗大規模機械化進攻的有效防禦手段。
在俄烏戰爭爆發以前,很多人對「大地的力量」一無所知,現在大家都相信了。哪怕開挖一個簡單的深度不到2米的步兵戰壕,然後間或防炮貓耳洞,再以交通壕相連,前方密布地雷,就能有效地抵禦敵方重型機械化部隊的猛攻。
坦克裝甲車輛的進攻作戰已經變得非常危險和困難。作為進攻方的裝甲部隊,則存在很多限制。這時候再進行單純的坦克縱深突擊,就跟自殺沒什麼區別。在作戰中,誰最先暴露在野戰中,誰就先死。所以,交戰的俄烏雙方都儘量避免大規模的坦克裝甲突擊,而是以遠程炮兵火力作為核心,進行分散式的步兵作戰,把坦克當做機動炮台,而真正交火的鋒線上的人員和武器裝備非常少。
由於損失巨大,坦克的陸軍「扛把子」地位已經被極大地削弱了,甚至有很多激進的網友要求徹底淘汰主戰坦克。
那麼問題就來了,主戰坦克已經窮途末路了嗎?
上面的內容看完以後,很多人就認為坦克和裝甲車輛已經到了被淘汰的邊緣。筆者認為,得出這個結論似乎尚早。坦克和裝甲車輛依然是同時具備火力、防護力和機動能力的最佳武器。尚沒有哪一種同時具有較好火力、機動性和防護力的武器來代替坦克。除非步兵部隊放棄機動性,只專注於地雷陣+塹壕的防禦作戰。
俄烏戰場上雙方都有多次純步兵的豬突進攻,下場都非常慘,缺乏坦克掩護的步兵的損失很慘重,傷亡比搭乘坦克步戰車作戰慘烈的多。即使在戰場上有大量坦克和裝甲車輛的損失,那也比無防護的步兵肉搏強得多。
因此,是到了必須加強99A坦克的頂部防禦的時候了。此前央視播出的高原列印鐵拳頭,西部戰區第76集團軍的99A主戰坦克縱隊,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進行山地高速裝甲突擊演練,大家發現解放軍目前的主戰坦克在防禦領域沒有太多變化。
我們的各種加強防禦和反無人機的措施,也必須提上日程了。從俄烏戰場的實踐看,無額外防護措施的主戰坦克,在進行野戰突擊時,生存力極低。
目前對面的印軍,裝備了長釘LR2反坦克飛彈,裝備了大量無人機,以及比較先進的自行火炮。抗衡裝甲部隊突擊的能力有較大進步。
因此我們也需要改進,借鑑俄軍在戰場上的經驗教訓,裝甲部隊的進攻要有無人機伴隨和配合,以便讓地面的坦克擁有更強戰場態勢掌控能力。此外要儘量加強坦克的上半球、側翼和後部的防禦,例如加裝主動防禦系統,反無人機頂棚和無人機干擾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