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干播濕出技術在五十團的推廣應用
隨著全球溫度變暖,導致高山雪線不斷上移,水庫蓄水量逐年減少,使用洪水灌溉期推遲。根據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五十團農業取用水指標逐年遞減,供需水矛盾必將日益突出。水作為農業生產的命脈,嚴重製約著農業的發展,為緩解供需水矛盾,改變春季大水漫灌的傳統種植模式,採取干播濕出技術發展節水型農業是今後農業生產發展的必然趨勢。
推廣棉花干播濕出技術,可減少冬春灌用水150方/畝以上,減少冬春灌打埂以及人工灌溉成本,並能實施播後滴水促苗,避免春季大風導致棉田失墒及風災、低溫天氣給棉花出苗帶來的影響,在保證棉花實現一播全苗的基礎上,通過合理調控,實現節水、節肥和高效,對本地區棉花生產技術改革和水平提升以及生產效率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總體情況
五十團2022年度率先在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實施整團推進干播濕出技術,干播濕出推廣應用面積約1.08萬hm2,其中棉花面積約0.93萬hm2,均採用側封土方式,棉花平均出苗率較歷年大水漫灌提高18%,平均保苗株數提高3000株/畝以上。籽棉總產5776.8萬kg,平均單產415kg/畝,同比單產增長37kg/畝,增產率9.79%,增產100kg/畝以上的連隊1個,增產50~99 kg/畝的連隊6個。
2 棉花干播濕出栽培技術
棉花干播濕出栽培技術是膜下滴水蓄墒排鹽種植技術,在棉花播種前既不冬灌也不春灌,直接在整地後鋪設地膜、滴灌帶及播種棉花,待適宜溫度時通過膜下滴灌方式少量滴水,使膜下土壤墒情達到棉花種子出苗的要求。推行干播濕出播種技術既節約了冬、春灌用水,又達到了棉花苗齊、苗壯、苗勻的生產目標,為棉花高產、穩產夯實了基礎。
2.1 選地
應選擇土地平整、土壤結構一致、鹽鹼輕、總鹽含量低於0.3%的土地為宜。
2.2 整地
深翻土壤30cm,細碎土壤,重鎮壓,達到「上虛下實」的播種狀態。有條件的地塊對土壤進行深松,深度50cm以上,有利於改善土壤耕層結構,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進根系生長。對於沙性重的地塊,做到邊犁邊整邊播,杜絕出現土壤過虛導致形成的膜面不展、錯位等,為苗全打下良好基礎。3月20日可開始整地,犁、耙、耱、鎮壓一條龍作業,防止土壤板結,整地質量達到「邊齊、地平、土碎、地表乾淨、耕層土壤疏鬆、上虛下實」標準。
2.3 人工選種
播前進行人工選種,標準為健籽率在99%以上,發芽率在90%以上,全面做到種子包衣。
2.4 適時播種
當5cm地溫連續5d穩定達到12℃時即可播種,宜選擇高溫階段播種,最佳播期一般在4月5日至15日。
2.5 播種質量
採用帶切膜邊鋒鴨子嘴的穴播器,實現十字型膜孔播種,到頭到邊,種孔不封土,調整覆土裝置,實現膜邊側封土(1.0~1.5)cm。播深以1.5~2.0cm為宜,深淺要一致,錯位率不超過2%;力求做到「淺播種、勻下籽、低錯位、勻覆土」,禁止膜面堆土、撒土,覆土時不可劃爛地膜;播種機導帶管、導帶滑輪等鋪設滴灌帶的播種機附件設備定位要準確,距窄行中心位置偏差±2cm,防止穴播器鴨嘴扎滴灌帶;邊鎮壓邊播種,做到行距一致,接行準確,交接行(66±1)cm,播行直,下籽均勻,空穴率≤3%,保證一個輪灌區棉田當天完成播種任務。
採用一膜三管,將3條滴灌帶分別鋪設在窄行中間,通過滴灌浸潤保障土壤墒情均勻一致,以勻墒出苗保障出苗整齊,能有效縮小中行、邊行的大小苗差異。採用寬窄行(行距63cm+13cm+66cm)種植模式,干播濕出側封土,膜上精量點播,種穴不覆土,覆土只壓膜,一次性完成滴灌毛管鋪設、鋪膜、播種、覆土等作業環節,鋪膜達到「嚴、平、直、緊、實」五字標準,地膜採光面大且平展,播行端直,接行準確,誤差<5cm,膜邊垂直入土,下籽均勻,錯位率、空穴率<3%。
2.6 播後管理
加強組織協調,播種前完成出地樁的安裝,同一個滴灌系統,滴灌帶的型號要確保一致;按滴灌系統相對集中播種,落實「淺下種,快布管,少滴水,早出苗」的技術要求,棉花播後24h內完成地面管連接,48h內滴完水,滴水量15~20m3/畝,防止滴水量過大和滴灌帶跑、冒、滴、漏形成田間積水;同一地號2d內滴完水。滴水後適時補墒,防土壤板結卡苗。
2.7 田間管理
播種後及時查膜蓋土,尤其是風口處棉田要嚴格檢查,全面清理已播種棉田地頭殘膜殘稈、包裝物,做到車走地凈;及時查墒、查有無板結、缺行斷壟;對棉花子葉展平(顯行)的棉田,落實薊馬防治及子葉期化調技術措施;及時調試封土機,子葉展平至一葉期及時封土保墒。
3 技術優勢
3.1 節約用水
通過全面推廣干播濕出技術,棉花平均出苗率85%,保苗株數提高在3000株/畝以上。與2022年同期相比,春季灌溉節約用水1514.61萬m3。
3.2 節本增效
與大水漫灌相比,棉花干播濕出技術所需水費成本降低,加上打埂、接埂、破埂及僱人澆水人工費等,平均降低成本120元/畝。平均增產37kg/畝,增效277.5元/畝,全團春播節約成本1850.4萬元,全年增效3862.8萬元。
3.3 防災減災
推行干播濕出技術後,有效避免了搶墒播種、用水和勞動力緊張的矛盾。可以根據氣象預報,人為控制播期、出苗期,有效避免因春季頻發的降雨、大風、沙塵等災害性天氣過程導致重播的經濟損失。
4 棉花採用干播濕出技術遇到的問題
(1)對土壤性質、墒情掌握不精準,機車調配不到位,犁、耙過早,導致沙性土壤嚴重失墒,干土層過厚,不能正常播種。(2)在滴水出苗過程中,有部分滴灌支管配置不合理,部分支管間距較大,低壓運行,出現滴水不勻現象;滴灌帶滴頭流量偏大,不能帶壓運行,造成低洼處土壤嚴重板結,跑冒滴漏現象嚴重。
綜上所述,在當前水情日趨嚴峻的大環境下,推廣應用干播濕出技術可以更大限度的節約用水,其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干播濕出技術還能有效解決鹽鹼地難抓苗的難題,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5 高度重視做好宣傳引導工作
5.1 加強節水宣傳
加強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的宣傳,增強職工群眾的節水意識。
5.2 重視高位推動
團鎮黨政主要領導親自安排部署,深入基層調研,並組織召開不同形式的座談會,打破職工群眾種植棉花春季大水漫灌的老經驗、老做法。
5.3 夯實思想基礎
組織相關部門及各基層單位負責人,到周邊先進師團對棉花干播濕出技術進行學習,從思想上提高認識。
5.4 全方位引導
利用第六師代管優勢,發動第六師駐團「訪惠聚」工作隊、種植能人等,錄製六師棉花干播濕出小視頻,通過全過程各節點技術規範教學,起到了廣泛宣傳引導作用。
作者:胡榮國(第三師五十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來源:新疆農墾科技2023年第3期,圖文編輯:天山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