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舊奶嘴變身「拍痰神器」

2023-04-05     樊村聊教育

原標題:變廢為寶,舊奶嘴變身「拍痰神器」

拍背促排痰,家長直呼難掌握!醫護人員想妙招,將隨手可得的奶嘴變成「拍痰神器」,幫助家長們輕鬆擺脫拍背難的困擾。記者從武漢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了解到,這一妙招得到就診患兒家長的廣泛認可,大家紛紛為醫護人員點贊,直呼這真是專業又貼心的好辦法!李文清護士長將「奶嘴拍背法」推薦給廣大家長朋友,希望更多家長能運用這個小妙招,解決拍背難題。

4月重症肺炎寶寶遇上拍背難題

4個月的小公主諾諾(化名)家住黃岡,因為是早產寶寶身體一直較弱,4個月體重都沒超過10斤,還因重症肺炎在當地多次住院,這不還沒消停一個月,再次高燒不退、重症肺炎,家人不放心帶著孩子來到武漢兒童醫院呼吸內科就診。

經過呼吸內科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諾諾的病情得以控制,可在拍痰這件事情上卻遇到了難題。據諾諾的爸爸李先生介紹,在當地就診,醫護人員反覆叮囑給孩子多拍背,可家長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作為拍背主力軍,媽媽因為每天頻繁拍背,手臂、手腕疼的抬不起來,爸爸因為手大、力氣大,不是把娃拍吐就是把娃拍的哇哇大哭。

舊奶嘴助爸爸輕鬆掌握拍痰絕技

經過仔細觀察,醫護人員發現爸爸拍背存在定位不准,拍背方法不正確等問題,為此武漢兒童醫院呼吸內科黨支部組織委員李文清護士長帶領科內小護士成立「諾諾幫扶小分隊」,通過隨手可取的小物件,輕鬆解決諾諾一家人的拍背難題。

在「諾諾幫扶小分隊」的幫助下,爸爸準備好廢舊的奶瓶嘴,避開骨突出處、脊柱以及腰部以下,用食指和中指夾住奶嘴,手掌包裹住整個奶嘴頭,利用手腕關節的力量,輕鬆自然的叩擊孩子背部,發出」空、空「的聲音。按照此標準,李先生變身拍背達人,每次拍背有節奏的發出「空、空」的聲音,媽媽聽聲音「辨」輕重,在一旁監督爸爸。一連2天時間,爸爸每天給諾諾拍背2、3次,每次5-10分鐘,醫護人員檢查發現諾諾的痰鳴音明顯減輕了不少。李先生直對醫護人員豎起大拇指,直呼這個辦法真是太棒啦!

變廢為寶,廢舊奶嘴變身拍背神器

「給小寶寶拍痰是家長公認的難」據武漢兒童醫院呼吸內科黨支部組織委員李文清護士長介紹,咳嗽、有痰是兒童呼吸系統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在臨床護理呼吸系統疾病患兒時,像諾諾一樣存在「拍背難」的家庭不在少數,家長拍背普遍力不從心,一方面因為手掌過大,難以準確定位拍背位置;另外因為力度控制不到位,拍背輕了沒有效果,拍重了又容易傷著孩子。

「想辦法幫家長利用隨手可取的物件輕鬆掌握拍背難題」呼吸內科黨支部組織委員李文清介紹,為解決孩子拍背難,整個呼吸內科黨支部發動護理人員行動起來,以解決護理問題和病人需求為導向,做工作中的有心人,充分發揮人文護理在兒童呼吸系統疾病中的作用,為家長正確掌握叩擊拍背方法尋找解決辦法。細心的專科護士黃晶偶然中發現,奶瓶和奶嘴幾乎是每個嬰幼兒的標配,而奶瓶上的矽膠奶嘴無論是大小還是軟硬程度,正好適合給嬰兒拍背。在一次一次叩擊過程中,奶嘴能均勻受力於孩子背部,產生有效振幅,促進痰液排出;此外,拍背時發出的「空、空」聲音大小正好可以作為拍背輕重的判斷標準。

這一妙方一經想出,立即得到了全科人員的認可。在醫護人員反覆試驗後,推廣至全科室,家長們在護士的幫助下快速掌握了奶嘴拍背法,病區里時不時聽到「空、空」的叩擊聲,孩子們也能更快、更好的恢復健康。

李文清護士長說,通過宣傳報道,我們希望更多家長能掌握「奶嘴拍背法」這個小妙招,輕輕鬆鬆通過拍背解決拍痰難題。

呼吸科專家:拍背真的有助於排痰

「拍背促排痰是最有效也最安全的方法」武漢兒童醫院呼吸內科陸小霞主任醫師介紹,兒童尤其是嬰幼兒,咳嗽反射以及纖毛運動功能差,痰液排不出將會延長康復周期,這時就需要家長的幫助。家長在拍背的過程中,利用重力及震動,可以幫助粘附在氣管壁上的痰液鬆脫,同時促進器官纖毛擺動,讓痰液從小支氣管中匯聚到大氣管,更容易排出。

對於嬰幼兒來說,有時他們不會把痰咳出來,會直接咽進肚子裡,這時家長也不用過多擔心,痰液可以經消化道通過大便排出,家長可以觀察到期間大便中會帶有大量粘稠物質。

陸小霞主任醫師提醒,雖然奶嘴拍背法簡單又好學,但是也有很多注意事項,建議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溫馨提示,拍背選擇餐前或餐後1-2小時進行,每日2-3次,每次10到15分鐘,期間間隔2小時;避開骨凸處,在肺部區域移動性叩擊;期間密切觀察患兒面部情況,有口鼻分泌物時立即擦拭,有呼吸不暢時要留心窒息的風險。此外,在孩子生病期間,可以適量多飲水,降低痰液粘稠度,促進痰液更容易排出。

(記者嚴冰王冉通訊員張璟禕攝影張祖國編輯沈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78f9758b82b5fa6108ff03c029c3c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