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版傳媒商報:混淆是非、歪曲事實,對《新華字典》的攻擊該停了!

2023-12-18     商務印書館

原標題:中國出版傳媒商報:混淆是非、歪曲事實,對《新華字典》的攻擊該停了!

近日,某網民發視頻稱起訴《新華字典》引發關注。該網民在視頻中稱《新華字典》中釋義「玩弄女性」「腰裡別著一支手槍」「孩子小成了累贅」涉嫌違反出版管理條例。該網民還表示《新華字典》12版中,沒有「倭寇」一詞,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

記者就此問題諮詢了法律專家和語言學專家。他們認為,有網民起訴《新華字典》這一行為,本身可能是出於對出版物內容的關注與對未成年人的關心,但其判斷是非專業的、不客觀的,其觀點可能混淆了是非、歪曲了事實

其一,網民指出「第12版《新華字典》第511頁,對『倭』字的解釋只有一個『古代稱日本』,將倭寇的歷史罪惡就一筆購銷,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第37條,『存在宣揚美化否認侵略戰爭行為的和屠殺慘案的內容』」,這可以說完全是牽強附會。法律規定,違反法律的前提是「存在」違法行為,《新華字典》對「倭」僅作解釋,沒有更多描述,更遑論「存在」的前提。對於違反這條規定的論斷,是典型的「莫須有」罪名。

此前6月,網傳新版《新華字典》中將「倭寇」一詞刪除,專業媒體已就此情況作出調查,事實如下:一是漢語工具書有字典和詞典之區分,《新華字典》作為小型字典,重在收字,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所有版本中,在「倭」字下都未曾收錄「倭寇」這一詞語,因此所謂「新版刪除」該詞不屬實。二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詞典》,作為中型詞典,各個版本里均一直收錄有「倭寇」一詞。《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內文「倭寇」一詞的解釋為:14~16世紀屢次騷擾搶劫朝鮮和我國沿海的日本海盜。抗日戰爭時期也稱日本侵略者為倭寇。

《新華字典》1957年版內文「倭」字

《新華字典》第12版內文「倭」字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內文「倭寇」一詞

其二,「玩」字列有「玩弄」一詞,早在1951年,《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關於強姦罪及量刑問題的意見》中就曾使用「玩弄女性」這個詞。在《新華字典》中,對「玩」字一個釋義是「不嚴肅對待;戲弄」,這恰恰說明,在《新華字典》的表述里,「玩弄女性」這種社會現象是要堅決反對的,從這個意義看,「玩弄」是貶義詞、負面詞。褒義詞與貶義詞,正面詞語與負面詞語都是漢語詞彙系統的組成部分。

其三,「累」字列有「累贅」一詞,意思為「負擔」,舉例為「孩子小,成了累贅」。查閱報刊語料,這樣的用例表述不在少數。養育小孩,是成年人的責任,「孩子小」,大人需要去照料、培養,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負擔」。因此,國家才一再為生養孩子出台各種照顧和鼓勵政策。

其四,「別」字的一個釋義是「繃住或卡住」,其後有一用例為「腰裡別著一支手槍」。影視劇、文學作品中「別槍」的場景很常見,「別槍」的人可能是正面人物,如警察、解放軍,也可能是反面人物,如強盜、土匪。這裡只是根據語言事實舉例。

其五,「玩弄」「累贅」「別槍」等詞語,屬於漢語詞彙系統中的負面詞語、消極詞語和中性詞語。《新華字典》收錄負面詞語、消極詞語是無法避免的,是符合辭書編纂規範的。編纂字典詞典,必須全面客觀反映語言現象。負面詞語、消極詞語是漢語詞彙系統的組成部分,任何通用型字典詞典都不能迴避,必須收錄,如「搶劫」「詐騙」「偷盜」「貪污」「腐敗」等詞語,收入字典詞典,是希望使用者懂得這些負面詞語的意思,並不代表編寫者認可或提倡詞語所表示的內容。如「搶劫」這個詞,收錄目的不是教唆搶劫,而是告訴讀者「搶劫」這個詞的涵義和使用語境。「別槍」「玩弄女性」「成了累贅」的舉例,屬高頻用詞、典型搭配,均有語料庫支撐,所以被收錄到《新華字典》中。

此事的發酵更顯現出目前存在的某種網際網路亂象。很多自媒體帳號為了追求流量,對事實根本不加核實,放任助長放大了謠言傳播。同時,這也反映出平台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傳播不實消息和流言謠傳的,對以無端攻擊民族品牌產品方式惡意蹭流量的,應該建立甄別和管理機制,而不是放任自流,甚至跟著上熱度。

《新華字典》第12版封面

《新華字典》經過國家級權威機構的質量檢查,是合格圖書,曾獲多項國家級獎項,更是優秀圖書。《新華字典》(第12版)內容科學嚴謹,釋義、例證與時俱進,彰顯時代精神,符合國家相關管理條例和規定的要求。

《新華字典》是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從第1版到現在的第12版,歷時70多年,是新中國的文化品牌。《新華字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文化軟實力發展提升的體現,其編纂出版和修訂,得到歷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指導,一大批語言文化名家全力投入和悉心審改,是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成長,更是新中國文化教育的基石。《新華字典》有一個「大學者編小字典」的優秀傳統。70年來,一批又一批新中國文化建設者們以崇高的精神品格編纂、修訂和出版《新華字典》,葉聖陶、魏建功、邵荃麟、丁聲樹、陳原、王力、呂叔湘、周祖謨、曹先擢等,都先後參與過這本小字典的編纂修訂。《人民日報》、中新社等國家級媒體都曾對《新華字典》的貢獻做過專題報道。

《新華字典》1957年新1版封面

從一定意義上講,《新華字典》是我們民族優秀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載體,我們要珍惜這樣的民族文化品牌。

本文轉載自《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781cbeeb22bd00560df13edf8928f92.html







閱讀非洲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