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發射兩顆!長沙天儀研究院已成功發射30顆衛星

2023-12-10     華聲在線

原標題:再發射兩顆!長沙天儀研究院已成功發射30顆衛星

華聲在線12月10日訊(全媒體記者 潘顯璇)12月9日07時39分,朱雀二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三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記者了解到,此次搭載的三顆衛星中的兩顆——鴻鵠衛星以及天儀33衛星,均由長沙天儀研究院研製。這是天儀研究院的第18次太空任務,至此已成功將30顆衛星送入太空,在衛星發射數量和服務能力上領跑中國民營航天。

鴻鵠衛星是一顆由天儀研究院自主研製的50kg級空間科學試驗衛星。該星主要搭載了由上海藍箭鴻擎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綜合電子載荷、氙氣霍爾推進載荷、氪氣霍爾推進載荷,將完成霍爾推進軌控功能及性能驗證、綜合電子載荷器件及開關機壽命驗證等任務。此次搭載,將是我國首次利用氙氣、氪氣永磁電推進系統實現累計百公里級軌控試驗,同時還計劃完成霍爾電推進系統近3000小時的在軌點火試驗和10000次開關機壽命驗證。

鴻鵠衛星上還搭載了由星呈慧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星呈Ⅱ號」氬氣型離子推進器。該型推進器使用成本遠低於氙氣和氪氣的氬氣工質,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性價比,能廣泛應用於微小衛星的入軌、組網調姿、退役離軌等軌道控制場景,可以大幅降低衛星星座的部署成本。

天儀33衛星是一顆50kg級空間科學試驗衛星,由天儀研究院與湖南科技大學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遙感相機模組以及多項新技術載荷,並首次採用多項天儀自主研發平台技術,能夠為載荷的常態化在軌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溫控、熱防護和能源保障條件。尤其該星採用新研熱控技術,用於實現衛星在太空受限空間下的精確溫控,溫控精度設計值優於0.5°C,控溫能耗預計下降50%以上,能夠為高溫度敏感性科研載荷提供可靠的環境保障。同時,天儀33衛星的多層還應用了高性能復合材料,進一步提升了衛星的防輻射能力。

在供電方面,天儀33衛星首次採用了基於天儀自主研發的高功耗長時段供電技術,使衛星能夠支持大電流載荷常態化開機,滿足了載荷不間斷在軌試驗的需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758ec1ff37ddf7e2eaed8a06b37b9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