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金融將有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4-10-15     環球時報新媒體

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數字金融正日益成為支撐金融強國夢想的關鍵支柱。在去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數字金融首次被列入金融業「五篇大文章」,並隨後被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把握數位技術革命的契機,推動金融與數位技術的深度融合,努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做好數字金融這篇大文章,也是10月18日即將拉開帷幕的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聚焦的重要方向之一。

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金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金融行業越來越受到新技術的深刻影響,隨著兩者之間不斷關聯、融合和創新,數字金融成為順應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新時代最具標誌性意義的金融模式創新。

就數字金融的豐富內涵,金巍介紹說,一是強調了新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可以創造新的模式、業務、流程和產品;二是突出了數位技術、數據要素、數字化基礎設施的重要作用;三是涵蓋了傳統金融機構、類金融組織、金融科技企業、數字平台企業等金融全產業鏈的數字化再造;四是突出了金融對於經濟社會數字化變革的全新支持模式。

數字時代的到來,發展數字金融也已成為金融業轉型發展的重要著力點。金巍介紹說,數字金融通過賦能傳統金融業務,在支付、風控、客戶服務等方面均帶來了顯著的創新。例如,在支付領域,移動支付、刷臉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通過生物識別和大數據技術大大提升了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在風控領域,數字金融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實現了更精準的風險評估和管理;在貸款服務中,通過智能算法,金融機構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個性化的信貸產品,大大縮短了審批時間,提高了客戶體驗。這些創新不僅優化了傳統金融業務流程,使金融服務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也推動了金融服務的普惠性發展。

數字金融助力金融強國建設,將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有力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就此,金巍表示,首先,數字金融通過智能風控和數據分析技術,幫助中小企業更快、更便捷地獲取融資,助力創新創業的加速發展;其次,數字金融在綠色金融、供應鏈金融等領域的應用,有效推動了產業鏈的優化和資源的高效配置,推動了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此外,數字金融能夠通過普惠金融手段,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公平性,為農村地區、低收入人群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務,促進經濟的平衡發展。

中國在數字金融發展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條件。在採訪中,金巍介紹說,首先,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大,政府多次出台相關文件推動數字金融的發展;其次,中國擁有全球領先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尤其是移動支付的廣泛應用為數字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第三,中國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關鍵技術領域保持前沿探索,並在部分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這為金融機構利用技術創新服務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同樣重要的是,中國擁有龐大且多樣化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在普惠金融和農村金融等領域,數字金融能有效填補傳統金融服務的空白,進一步提升金融的普惠性和可及性。

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即將於10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金融街舉辦,主題為「信任和信心——共商金融開放合作 共享經濟穩定發展」。對此,金巍表示,金融街作為中國金融改革的核心區域,在推動中國金融開放、政策創新和國際合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金融街匯聚了大量的金融監管機構,為推動金融創新、開放和政策改革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另外,金融街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金融機構入駐,搭建了完善的金融生態系統,大力推進金融科技的發展,為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平台。金巍說,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以「信任和信心——共商金融開放合作 共享經濟穩定發展」為主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金巍認為,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重建信任、增強信心,促進金融開放合作,將是推動全球經濟穩定發展的關鍵。以此為主題,不僅反映了中國金融業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戰略定位,也展示了通過金融開放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堅定信念。(倪 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7340eb4bcbb6ee0978c783710dbb7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