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一季度數據太差?或許這恰恰是觸底反彈的信號

2022-04-02     狐狸看樓

原標題:樓市一季度數據太差?或許這恰恰是觸底反彈的信號

2022一季度剛結束,來自克而瑞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百強房企整體業績規模同比大幅降低47%。許多人看到這個數據的第一感受可能都是驚嘆、唏噓,以及擔憂房地產的未來。

但在樓市資本論看來,這或許恰恰是房地產觸底反彈的信號。數據是相對「滯後」的,呈現的只是過去。而我們要結合過去的數據觀察當下的形勢,才能預判未來。

當下的形勢就是:2022年的一季度是房地產在深度調整期中的築底過程,房企仍在積極調整或積極自救中,剛需買房人手握資金看好了房子但仍想觀望看看,投資人因為避險心理也同樣在觀望——許多企業因此在一季度的深度調整中遇到了階段性的流動性問題。

我們看到,連續下行的過程,房地產行業運營底部已至,雖然一季度市場數據面上仍在顯示下行,但政策面、資本面上卻已經開始「反彈」。因為所有人的目標都是一致的——要健康穩定發展。

如今,大家都已經行動起來了。接下來,隨著企業健康化、經營穩定、產品品質有保障、市場上的買房人的信心也將繼續恢復並減少觀望情緒陸續入市,在反彈向上之後,我們相信,一個健康的新循環正在形成。

【一】資本市場上的新變化

作為健康新循環形成的支持之一,我們關注到的一個資本市場動態是融創一筆債券的階段性困境得到解決。

4月1日,此前在無奈之下與「20融創01」債券持有人洽談展期方案的融創,發出公告稱,該筆債券展期方案已獲得82%的持有人支持,方案順利通過。

贏得債券持有人認可的,首先是融創在積極自救中展現出的強烈償債意願和負責到底的決心。

實話說,樓市資本論此前也了解過很多企業的展期方案,但是像融創董事長孫宏斌這樣為債務展期拿出「法律責任+人格擔保」措施的,則很罕見。甚至,此前不少房企在尋求債務展期時,實控人均拒絕接受投資人提出的類似無限連帶責任擔保要求。

有人評論,這是孫宏斌的做事風格和對融創的情懷所系:「老孫,這次是拚命也要和融創扛過去。」

人非草木,自然不能排除有這些感性的因素,但是樓市資本論認為,作為地產圈的知名企業家,孫宏斌和融創固然非常有「一定要還債到底、也一定要持續穩定經營」決心,但這個決心也不是憑空而來的,背後肯定也有理性客觀因素的支持。

同理,債券持有人也是理性的。能贏得債券持有人信賴並認可展期方案的,肯定也不止是看起來很珍貴、但不落地就不值錢的「決心」。

因此,真正贏得債券持有人更多認可的——還是融創還債的行動、以及能支持融創持續還債和持續經營的基礎。包括外部政策變化、市場變化基礎,以及融創內部自身企業基本面基礎。

根據3月31日「20融創01」的兩則公告:融創已宣布回售約37.83億債券,並表示已將本期債券的利息足額劃付至中國證券,提前付清利息。同時另一筆曾經公告可能逾期付息「21融創03」也於3月31日公告,將於2022年4月6日正常兌付該筆債券的本年度利息。

這表明融創的狀況正在好轉,同時在當前的市場發展趨勢下,只要安然度過本次債券展期,融創將在持續還債和持續穩定經營中找到穩定發展的支點。

這一次,「20融創01」展期獲得82%持有人投票,也讓我們看到,市場投資者或許也看到了政策的趨勢、市場的變化,並因此認可當前基本面狀況良好的融創等企業,才願意接受當前的解決方案,並支持未來長期穩定向好發展下的共同利益。

【二】樓市中的新變化

健康新循環形成的另一個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支持,則是來自樓市中的一些向上發展的新變化,這也是投資人願意給企業恢復時間的關鍵。

3月30日,財聯社消息,已從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確認,福州市樓市限購政策有所鬆動:外地戶口不用提供醫社保證明,可以購買第一套福州五區的房子。而類似這樣政策寬鬆支持市場穩定發展的事件已經全國多地發生。

據樓市資本論不完全統計,從年初至今,全國已超過60個城市出台樓市鬆綁政策,哈爾濱、寧波、青島、南寧、合肥、福州、重慶、佛山、廣州、溫州、鄭州、蘇州等眾多一、二線城市在列。

因果效應下,樓市暖風的吹拂,市場面也有了積極的反饋。以鄭州舉例,據央視財經3月19日報道,新政發布兩周後,鄭州樓市已經有明顯回暖。

此外,還有許多城市的做法是降低房貸利率:

3月25日,武漢傳出消息,主要銀行機構從3月25日起對新簽約的按揭貸款首套房利率按照LPR+60BP(1BP為0.01個百分點,目前5年期以上LPR為4.6%),即5.2%執行,二套房利率按照LPR+80BP,即5.4%執行。

除武漢以外,杭州、蘇州、南京、長沙、成都等許多城市也都下調了房貸利率。3月貝殼研究院監測的103個重點城市主流首套房貸利率為5.34%,二套利率為5.60%,分別較去年12月累計回調30個、31個基點,其中3月環比回落13個、15個基點,為2019年以來月度最大降幅。

此外,銀行放款時間也在集體縮短,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3月103城平均放款周期在1個月左右,接近2020年三季度最快的速度。目前近五成的城市放款周期不足一個月,19城放款周期低於20天,其中長三角城市占13城。

對此,專家表示,從「鬆綁」到房貸利率下行、銀行放款時間縮短,樓市已經發生變化。在3-4月各地新房加快推盤節奏的環境下,樓市的整體回升需要時間,但在局部,有的城市市場已經有所回暖。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一線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上漲0.15%,較2021年四季度由跌轉漲,市場有所恢復。二線城市一季度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上漲0.06%,3月價格環比由跌轉漲,市場初現恢復跡象。

在樓市觸底反彈,從局部到整體平穩健康回暖的過程中,我們看到整個市場的共識者都已經行動起來了。

融創等企業在積極解決短期流動性問題後,快速進入到持續穩定經營的過程中,政策面上給出的積極信號正進一步落地在市場中、投資人在更理性地與企業探討更好的解決方案、買房人在看到好產品的持續上市之後也將陸續出手。

我們相信,觸底反彈之後,這個市場、這個行業,將走得更長、更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6f439cbde6a09c31956e59879e22633.html